白日梦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7、第 7 章,多功能科举考生,白日梦录,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较高瘦些的男孩率先开口道:“我姓范,名良,家住城东。旁边这位姓周,名承悦,跟我家住在同一条街。”
一旁的周承悦也对着王谨笑了笑。几人正打算继续寒暄,就听到了齐夫子的脚步声,忙停下话头,去自己的位置坐好。
齐秀才天生就长了一张不苟言笑的脸,因多年前的意外,脖子上还留下了一道疤。虽然算不上“凶神恶煞”吧,但也是那种一看就知道不好惹,熊孩子见了自动退散的主儿。
只见他低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先让王谨自己看书,便给范、周二人讲起了千字文。
先是一口气读了几段,然后便停下来简单地讲解了释义,又带着两个学生一起大声朗读了几遍,让他们今天把这一段读熟,接着便走到王谨面前。
王谨上辈子虽然也看了不少史书名著,但都是简体版的,有的还是简化版。
因此,这辈子的前几年他一直在让自己适应繁体字,还专门花五十点数买了一本繁体版的古汉语字典,如今已经很有效果了。
哪怕是《千字文》里那些比较生僻的繁体字,他也能不带停顿地读下来。
刚刚齐秀才讲书的时候,王谨先是对照着书上跟着默念了一遍,确认自己每个字的音都是对的,接着便把《千字文》从头到尾都看了一遍。
齐秀才刚刚就在注意着王谨的举动,此时他走到王谨面前,便径直开口问道:“可有读过《千字文》?”
“回先生,家祖父和家母曾教过一些,只是有些字他们也拿不准。”
“那你先跟着我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如果有记错的音,一定要赶紧纠正过来。”
来他这里读书的大多都是商人或者家境殷实的农家子弟,有些学生家里的长辈也曾读过几年书,便给孩子教过一些,但大多数都是半桶水,稍复杂一些的字就只认半边了。
齐秀才以前就碰上过好几个被父母带着识错了字,然后怎么都纠正不过来的孩子,让他头疼了好长一段时间。
王谨点头应是,便跟着齐秀才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
读过一遍后,齐秀才道:“你先读一遍我听听。”
他本来是想听听王谨有没有记错的音,没想到,这孩子竟是直接闭上眼睛背了起来。
齐秀才心里有些惊讶,不过他也没开口说话,就这么听着王谨背完了那一千个字。
他摸了摸自己刚蓄起来的胡子,内心有些纠结。
记得那日这孩子的家人来时,确实曾说过,这《千字文》,他们只教了前一半。
也就是说,这孩子要么就是早就将识得的部分都背下了,只空出了不认识的部分。刚刚读了一遍,就都对得上了。
要么就是,在仅仅读过一遍之后,就能将没学过的后半部分都完整背下来了。
而不管是哪一种,对一个六岁孩童来说,都是相当不容易的,都能称得是上一句“神童”了。
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孩子,自己到底是应该夸他几句,还是该给他讲一讲伤仲永的例子,压一压他的心性呢?
王瑾仿佛看出了他的纠结,径直开口道:“学生虽记性不错,但就算能一口气把书全都背下来,也不会动笔写文章。学生此举并非炫耀,只是想告知先生自己的情况,将来能省出背书的时间,花在学习其他内容上。四书五经内容繁杂,更别说还要读诗、读史、练字、学律法、学算术等等等等,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学生是万万不敢托大的。”
王谨之所以要说这样一番话,主要是因为齐秀才的私塾人数较少,就算他每天都给所有人一对一指导一番,时间也是够用的。当初他选择来这里,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齐秀才有些发懵,看着眼前这个六岁大的孩子严肃着小脸说出这样的一番话,他竟不合时宜地有些想笑,然后又觉得有些恍惚。
现在的小神童,已经进化到这个地步了吗?他们那个年代,明明没有这么夸张的啊。
真是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旁边的两位新鲜出炉的小师兄也惊呆了,吓得他们手里的书都掉了。
发生了什么?
小师弟呢?
刚刚那个,那么乖巧可爱,人畜无害的小师弟呢?去哪里了?
他们这几段话念都还没念通顺呢,人家就已经把全文都背下了?
而且,居然,居然还有人会主动要求多学一些内容?
两位小师兄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好好的一个小师弟,那么乖巧可爱,怎么就成了一个书呆子了呢。
可惜啊可惜,本来还想着以后能一起玩呢,看来是没机会了。
唉。
两个小孩在内心长吁短叹了一番,这边齐秀才也反应过来了,他低咳了两声,开口道:“既如此,那我便先给你讲讲释义吧。下午是练字和复习的时间,有什么问题可以来书房里问我。”
王谨应是,于是齐秀才便给他讲解了几个较难些的字词的意思,让他自己将字、音和释义对应起来,接着又对着范良和周承悦讲了几句督促的话,随后便离开了课室。
王谨对着两个小师兄笑了笑,无视了他们有些僵硬的表情,低头一边回想着刚刚齐秀才讲的释义,一边用手指在桌上一笔一划地熟悉着几个生僻字的写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