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第170章 老朱:听说你少年不识愁滋味,
林家龙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72.第170章 老朱:听说你少年不识愁滋味,,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林家龙女,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位皇后很快就聊得热络起来,倒也不奇怪,毕竟是两个皇后的典范加标杆,有共同语言也很正常。</p>
但希望长孙皇后不要把马皇后的厨艺带歪……</p>
很多人其实对长孙皇后写的《女则》有误解,认为长孙皇后是迎合封建礼教写的规范女性行为的书,但实际上她那本书上主要是采集古代女子的得失事迹并加以评论,而且还教人怎么合理地去后宫干政(bushi)。</p>
两个皇后去一边儿了,李世民继续给老朱介绍:“这二位,是我麾下大将程知节,以及尉迟恭。”</p>
“久仰大名!咱早就听说过你们的事迹了!”老朱立刻热络地说道。</p>
凭心而论,他是真稀罕这样的悍将啊……</p>
但话又说回来了,就尉迟恭这性格,在老朱手底下未必能活过洪武十三年。</p>
为什么说是洪武十三年呢?因为这一年有个胡惟庸案,可以捎带脚地把人砍了。</p>
二将立刻见礼,哪怕不是唐皇,可也毕竟是个皇帝。不过大唐倒是没有明清那样动不动就下跪的规矩,二将只是叉手一礼。</p>
“这是我的两个犬子,大的那个……哎,和你们家那四个小子玩一块儿的是李恪,这是李治。”李世民伸手摸摸李治的狗头,对老朱介绍道。</p>
老朱不禁肃然起敬:“这就是那个立……”</p>
*来自李世民的憋屈值+5000</p>
这话还没说完,李世民上去就照着李治的腚上来了一脚。</p>
“去,找你三哥玩去!”</p>
李治撇撇嘴,似乎对于这样没事儿就踢一脚的行为已经习惯了。</p>
“这是我小女儿,李明达。”李世民一弯腰,将李明达抱了起来。</p>
“胡子叔叔,你好。”李明达奶声奶气地说道。</p>
“哎,你好啊。”老朱对于这个大唐公主传记字数最多的公主也很喜爱,毕竟李明达实在是太招人稀罕了。</p>
“我们就在你这叨扰一阵子,过段时间等贤弟的法力恢复得差不多了,就带些工匠过来。”李世民对老朱说道。</p>
老朱忙不迭地点头:“要得,要得。”</p>
又聊了一会儿,李世民提出先行告退,先去把家人安置一下,再收拾收拾房子。</p>
老朱当即便送了二十多个宫女过去帮忙,这地主之谊还是要尽的。</p>
李清也没跟着去,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p>
“贤弟,你咋没跟着去?”老朱挠挠脸,看着坐在一旁的李清。</p>
“我?啊,不着急,他们又不是没有钥匙。”李清笑呵呵地说道:“回去之前,我得给你看点好东西。”</p>
“啥好东西,弄这么神神秘秘?”老朱一下子就被勾起来好奇心。</p>
既然贤弟说好东西,那必然好。</p>
李清没急着掏视频,而是看向一旁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的朱标。</p>
“小标,你还有一部分调查报告落在我这了。”李清伸手从怀里掏出一摞纸,递给了朱标。</p>
朱标恍然道:“瞧小侄这记性,原来这部分报告是留在叔父处了。”</p>
老朱这才想起来,自己这五个儿子里,竟然只有朱标给他交了这个报告?</p>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看向那正在窃窃私语聊着什么的四个儿子。</p>
其实他们四个也没聊啥,就是在讨论李恪那么够意思,请他们玩遍长安,他们怎么着也得表示表示,表示回来,带李恪玩一圈儿应天府才是啊。</p>
咱应天府的秦淮河,多出名?是吧,正所谓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话还是朱橚刚才提到的。</p>
“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朱挨个点名,“你们四个,去看了一圈大唐,就没有什么想和咱说的?”</p>
“啊?说啥?”朱樉乍着爪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p>
朱棡却下意识地感觉到了不对,他和朱棣对视一眼,心里不由得暗自焦急。</p>
坏了,爹这是想起来找茬了!</p>
“老二不知道,老三,你来说说。”老朱看向老三朱棡。</p>
“儿臣以为,大唐的工业化是可取的。”朱棡绞尽脑汁地说道:“对,儿臣看那个火车,出行十分的方便。在大唐的时候就曾经问过吴王李恪,他说那火车载重可以达到万万斤,带着上千人前进,一日可行数千里。”</p>
“儿臣想,若是把这个火车和铁路学来,那咱们大明可就如金汤一般坚固了!就算是北平,也可几日内抵达,完全不惧北元骚扰!”</p>
“嗯。”老朱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看向朱棣。</p>
“老四,你觉得呢?”</p>
“回爹的话,儿臣觉得,大唐现在推行的那个火枪还有火炮,实在是军中神器!”朱棣说到这里,眉毛一下就挑了起来,神采飞扬:“要是大唐的武器,在咱大明中推行,何止北元,儿臣甚至能横扫大漠!”</p>
横扫大漠,做回自己!</p>
“嗯,那你呢,老五?”朱元璋又看向朱橚。</p>
朱橚傻呵呵一笑:“儿臣觉得长安的青楼挺好玩儿的……”</p>
听到这句话,朱元璋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黑了下去。</p>
“你们几个,是不是在大唐的这段时间里,一直流连于青楼?”老朱一边说,一边去解裤腰带。</p>
“啊,这个……”朱橚忽然间意识到自己失言了。</p>
“贤弟,这几个小畜生,是不是真……”</p>
老朱这话还没说完,李清便打开手机,招呼老朱过来看。</p>
老朱凑过去一看,屏幕上现出的,是他好大儿点灯熬油地在那修改调查报告。</p>
咱的标儿还是一如既往地优秀啊……老朱心里美滋滋地感叹着。</p>
随后,画面一转,变成了一处莺歌燕舞之所。</p>
他看到自己的几个儿子们,每人双臂都夹着两个美人,纵情地欢呼着。</p>
尤其是老二朱樉,喝完进口酒后,竟然诗兴大发,跑到栏杆边上,一迈腿骑了上去,神采飞扬地冲着外面的行人振臂高呼。</p>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青楼。爱上青楼,为赋新词强说愁!”</p>
听到这句话的四兄弟,尽皆伸手糊在了自己的脸上。</p>
二哥啊……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p>
老朱拎着裤腰带,冰冷的目光看向朱樉。</p>
“老二,咱听说你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青楼?”</p>
(本章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