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不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270章:拉夏枢相下水!斗士欧阳修的愤怒,我写死你!,我在大宋做台谏官,上官不水,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b>五月二十四日,入夜。</P>
赵祯身着便装,秘密来到了开封府府衙。</P>
参知政事吴育、知开封府包拯、大理寺寺卿赵概、左司谏何郯、还有苏良都在。</P>
紧接着。</P>
苏良用了一刻多钟的时间,向赵祯汇报了他的自救之策。</P>
赵祯听后,直直摇头。</P>
“胡闹,简直是胡闹!当朝士大夫怎可用如此卑劣的欺诈之术?”</P>
“官家,这可能是揪出真凶的唯一机会,那真凶污我名、辱我妻、利用小报恶意引导民间舆论、挑拨朝官弹劾我,若不能还我清白,日后恐怕很多正直的官员都会深受此等栽赃陷害!”</P>
“朕不是说了吗?疑罪从无,一个月后,若无证据证明你害人,朕便恕你无罪!”</P>
苏良摇了摇头。</P>
“官家,开封府与大理寺已出案宗结果,称景明社成员未做逾矩之事,我妻也未与那祁三郎有染,百姓相信了吗?他们不相信,乃是因祁三郎的死因还未调查清楚!”</P>
“欧阳学士与外甥女的事情也早已结清了案子,但百姓还不是拿着那首《望江南》嘲讽他。百姓不相信,是因一直都未曾查出《望江南》到底是谁写的!”</P>
“谣言如刀可杀人,可毁人一世,唯有将此事调查得一清二楚,才能使得那些居心不良者无法造谣!”</P>
“臣也想借此事,告知天下人,我朝虽不以言获罪,但谣言若害了人,理应重惩!”</P>
一旁的吴育补充道“官家,是时候趁着这个机会打压一番那些制造和传播谣言者了,甚至此事过后,可修订《宋刑统》,再立新法。”</P>
赵祯想了想,道“但是……但是此策对夏竦有所不公,万一他查不到真相,此事该如何收场?”</P>
这时,包拯站了出来。</P>
“官家,能使出此等手段陷害苏良的真凶,必然身在朝堂。”</P>
“或许夏枢相不是真凶,但他定然知晓一些线索,整个大宋,最有可能寻到“杀手苟二爷”的,非夏枢相莫属。就冲着这个概率,也应试一试。”</P>
苏良接着说道“官家,事后,无论是夏枢相找到了真凶还是找到替罪羊,我都会亲自向他致歉!”</P>
“官家,当下唯有此策才有可能彻底解决问题,为了全宋变法,可以一试啊!”赵概也说道。</P>
赵祯认真地思考起来。</P>
他顾虑的是,此策非君子之策,且完全是针对夏竦而行。</P>
赵祯最开始怀疑的也是夏竦,不过没有找到证据,但他笃定幕后的真凶必然是朝堂官员。</P>
但这种案子,线索太少,很容易变成悬案。</P>
苏良见赵祯犹豫,便开始分析起利弊。</P>
“官家,若不用此策,日后栽赃陷害者定然还会故技重施,朝堂恐怕永日难宁!”</P>
“这种下流的计策,唯有小人能使,唯有君子被污,实乃后患无穷,庆历新政不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吗?‘私党’二字将一切都毁掉了!”</P>
“若用此策,无外乎有三种结果。”</P>
“其一,真凶非夏竦,但他为证清白,找出了杀手苟二爷或直接找出了真凶,真相大白。”</P>
“其二,真凶为夏竦,但他为避免晚节不保,找出了杀手苟二爷或替罪羊,臣洗脱嫌疑。”</P>
“其三,夏竦未曾找到凶手,甘于被诬陷,或他就是凶手,但就是死不承认。”</P>
“第三种结果的可能性极小,因为夏枢相最爱面子,不会让自己晚节不保,曾经他多次用计,使得官员们在无法自证清白的情况下,只能无奈外放,这次,该是让他自证清白还债的时候了!”</P>
苏良此策的核心就是拉夏竦下水,让他自证清白。</P>
此策,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夏竦。</P>
此招虽有些阴损,但夏竦确实有能力自证清白,且天下人皆知他与苏良不合,栽赃陷害的动机也很明显。</P>
赵祯听到苏良的话语,不由得想起,当年夏竦污蔑富弼、石介造反时所做的事情。</P>
那时,石介的坟墓差点儿被掘,富弼也差点儿被一贬到底。</P>
他望着众臣期待的眼神,犹豫了一下后,道“朕准了,接下来朕要如何做?”</P>
“官家,你就当作什么都不知便可……”苏良向众人讲起了接下来的计划。</P>
……</P>
五月二十五日,垂拱殿御案的案头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