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难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章 事半功倍,崇祯大帝国,故土难离,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卷风雨飘零
肯出钱,能出得起钱,事情一切都好办了。
这是友好谈话的基础。
至于其他有争议的问题,可以暂时搁置,容以后慢慢解决。
应该说,郑芝龙是真土豪,职业又是海盗又是商人,来钱快,很任性。
他原本就是草莽之人,讲究仗义疏财,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民黔首,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关系维护得很好。
好像善财童子。
今天崇祯皇帝对郑家用皇恩浩荡来形容并不过分。
至少,在他来之前是不敢想象的。
故而当崇祯皇帝长吁短叹向他诉说朝廷诸多难处,尤其是粮饷之难,土豪郑芝龙拍着胸脯表示要意思意思,要为大明分忧,要为皇上分忧。
分忧的具体表现就是,他愿意为朝廷提供粮五十万石,饷二百万银两,用于聊表心意。
这很好,崇祯皇帝表示朕心甚慰。
高兴之下,临时赐宴武英殿。
其实郑芝龙这个人,崇祯皇帝觉得大明朝廷原来把他忽略了。
如果用好他,大明财政不至于落到如此窘境的地步。
而且,这还是往小里说。
在雄才大略的崇祯皇帝心中,郑芝龙是他图谋南洋倭国,了解世界的最好窗口。
在如今的年代,海盗绝对是走出去放眼看世界的一群人。
用好他,许多事情可以事半功倍,效果杠杠的。
宴席上,崇祯皇帝从郑芝龙这里,得到了许多关于南洋和倭国的地理人情以及南洋海面的具体情况。
从而也解开他心中困惑许久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历史上郑芝龙手握十几万人马,有着纵横南洋海面无敌的坚船利炮,却为何在大明凉凉之后,不远赴台湾或者海外单独建国?
反而非要死死的赖在大明,不肯挪窝半步。
以至于被绿帽王多尔衮欺骗,落得身死魂灭,阖族上下除了郑成功一系外,全部死翘翘的悲惨结局。
原来,现在的南洋诸国和台湾,除了穷苦和没有开发之外,最关键的还是气候问题。
穷苦很好理解,南洋除了交趾和暹罗,也就是后世的越南和泰国有点国家的模样,其他的还是用部落称呼比较合适。
向郑芝龙这样的土豪过去,有钱都没地方花。
这也就很好理解,有些国家的君王,其实就是部落首领,为什么要定居大明直到老死也不愿意回去。
甚至连死了都要安葬在大明。
无它,大明繁荣富足有文化,希望来世投胎到大明的好人家。
另外,南洋的热带雨林气候,也是令人非常头疼的问题。
这同样非常好理解,历朝历代有为的君王,在兵锋强盛的时候,为什么不顺手攻克下来,完成开疆拓土的伟业?
绝对不是因为战力,这些猴子的战斗力基本为渣渣。
郑芝龙就表示,他的海盗军团可以横扫整个南洋。
但那里的气候,兄弟们却实在受不了。
所以说,南洋不是那么好侵占的,一个水土不服就能干倒一大批人。
时下南洋环境炎热潮湿,蚊虫遍地,瘴气弥漫,到处是原始森林和沼泽地,还有神出鬼没的野人和土著。
除非后方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不然去了也是送人头。
可即使有充分的后勤保障,还有疾病是无法对付的。
那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疟疾,热带、亚热带地区猖撅流行的疾病,曾夺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随着郑芝龙娓娓道来,崇祯皇帝和杨嗣昌君臣二人心里通透许多。
尤其是杨嗣昌,终于明白郑芝龙作用的重要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