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章 春雨落泠泠,九州刀客行,顾尘,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雨寻烟答道:“可以。”
千亦唤过小微微在一旁坐下,放下竹篓,便往东厨去了。
小微微坐在雨寻烟旁边的一张桌上,怯怯的向雨寻烟谢了一声,便迫不及待的从怀里拿出哥哥的信,看了起来。
只看了一眼,小微微便确定这信是哥哥写的。
因为信上没有一个字。
如今人族与妖魔相抗,虽不再讲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小微微家境贫寒,和哥哥一样,自小未学,并不识字。
所以信上,是只有兄妹二人才看得懂的画,一幅又一幅。
说实话,这画实在比“鬼画桃符”还更甚一筹,不仅丑,还丑得令人无语,可小微微却看得有滋有味,像是在吃山珍海味一样,脸上满是开心的笑容。
见小女孩看得那般欢喜,衣着又十分寒酸,再联想到方才那白衣长刀,背着竹篓的少年,雨寻烟忽想起几个时辰前,几个老人在雨夜里酣畅对饮的场面——
“十年不得音讯,现在才知道这小子升了官,百户了!哈哈!”
“我家那小子也是,虽然没你家的升得快,可也是个总旗了!”
“百户也好,总旗也罢,人活着就好啊!”
“说得极是!也多亏了那送信的少年,深夜冒雨送信,可惜当时回过神,人家已经走远了,不然定要请来好好喝一场!”
“是啊!我等欠那少年一个人情。”
……
几位老人酩酊大醉,击箸而歌,浮人生之大白,至二更天方休。
此际看到小微微手中的信,雨寻烟心道,原来方才那少年就是几位老人口中所说的少年,只是此际卯时过半,少年似乎才把信送完,看来是忙了一夜。
就在小微微看着信,雨寻烟思索着少年的来历时,千亦端了三碗面出来了,热气欢腾,宛若百鸟跃于枝头,而不知少年用了什么调料,香味更是扑鼻沁心,让人微醉。
雨寻烟本已吃过晚饭,也不是贪吃之人,此际闻到香味,竟然有食指大动的趋势,于是本打算谢绝少年好意的心思,也微微犹豫起来了——
这少年心地不错,而且面都已经做好了,不若就接受了他的好意?
正在雨寻烟打算“勉为其难”的接受少年的面条时,少年却根本没有走过来,三碗面刚放在桌上,一道白光从少年的竹篓中蹿出,抱着最大的一个碗就欢快的吃了起来,定睛一看,竟是一条雪白的小狗!
小微微显然也没想到千亦身边还有这等萌物,尤其是吃饭时,这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小狗,竟然还有模有样的拿着筷子,夹面条吃!屁股坐在桌上,小尾巴晃来荡去,一个爪子抱着碗,一个爪子拿着筷子,飞快的吃着碗里的面条,宛若长鲸吸水。
小微微看呆了,心中对这小白狗瞬间爱到了极点,甚至前一刻还宝贝一样看待的信纸,此际和茅房里擦屁股的纸都没啥区别了。
雨寻烟也看呆了,但她是被气的。
方才她见千亦端了三碗面,下意识认为其中一碗是给自己做的,好不容易说服自己,给少年一个机会,岂料、岂料这面压根和她一个铜子儿的关系都没有,竟然是给一条小狗准备的,枉她自作多情,人家根本就没打算搭理她。
千亦背对这雨寻烟,虽然感觉后者气息有些波动,但想来和小微微一样,是因为懒懒这条小白狗。
这一路上,但凡看了懒懒吃饭的人,尤其是“胸肌发达”的人,几乎都是这等反应,所以千亦并没有多余的表情,款款而坐,开始对付碗里的面。
小微微这才晃过神来,也开始吃面,但目光几乎就没离开过懒懒,估计什么味道也没吃出来,实在是浪费了后面有人想吃都没得吃的面。
很快,一碗面吃完了。
懒懒的速度竟是比千亦只快不慢,最后筷子一扔,干脆抱着比它脑袋还大了三倍不止的海碗,直接往里倒,小肚子撑得鼓鼓的,于是直接摊开肚皮,四只小短腿往桌上一扔,呼呼大睡起来。
千亦提着小家伙的尾巴,面无表情的一扔,把小狗扔进了竹篓。这等粗暴行径把小女孩惊得“哎呀”一声,一下子站了起来,慌忙跑到竹篓边,待看到小狗毫发无损才松了口气,可心疼之色却丝毫不减。再看向千亦时,明显有些不满。
千亦没想到一个在他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举动,居然引起女孩这么大反应,心想,要是后者知道自己曾用懒懒的脑袋砸过石头,会不会发狂?
不敢多想,千亦清清嗓子说道:“吃完面你就自己回家吧。”见小女孩神色有些迷茫,又解释道,“占你屋子的那群乞丐已经被我赶跑了,以后都不必担心。”
干巴巴的说完两句话,千亦发现自己已没什么可说,那点可怜的交往能力也难以提醒他再向雨寻烟道一声谢,便从怀中取出些碎银,放在桌上,背上竹篓,往夜色中而去。
屋外,雨落泠泠,却不再淅沥,渐渐三三两两,闲敲一滴。
“大哥哥!”小女孩忽然站了起来,喊住了千亦。
少年回头,小微微有些红脸,声音略显支吾:“你……你叫什么名字啊?”
“千亦。”千亦说道。
“那……住在哪儿?以后还会来永安吗?”
少年没回答,屋外忽然响起了钟声。
哐——
晨钟暮鼓,最是悠扬。钟声拾起一夜落雨,漫过沁香河畔,摇过酒肆小巷,荡漾出巍巍城墙。
这是有容国院的钟声,钟声一响,宛若雄鸡一唱,天下尽白。
千亦望着渐渐明朗的天空,似乎东方有霞云氤氲,西面有彩虹飘荡。
他道:“我来永安,往有容国院而去。”
说完浅浅一笑,恰如初见模样。
作者注:书中的官职大致借鉴明代,不过又略有不同,希望精通历史的读者看到,勿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