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个名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4章 新时代的开启3,不明不清,第十个名字,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用皇帝的话讲,祖宗在制定法度时很多东西是没有的,比如工厂。现在既然有了,还按照原本的模式运营管理既不合理也不合情,必须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才能更有效率。</p>
<div class="contentadv"> 陈家树,辛亥科(1611)殿试榜眼,外放福建任职三年,修缮水库一座,灌溉沟渠无数,成绩斐然,1614年调任工部右侍郎,这次被皇帝钦点为建设部尚书。</p>
轨道公司经理熊三拔成为了第二步入大明高官行列的外国人,皇帝在建设部内新设交通司,由熊三拔任郎中,专事修桥铺路。</p>
甲寅科(1614)探花宋应星,接替了徐光启成为虞衡清吏司郎中。同科进士庄际昌迁进屯田清吏司郎中,接替了毕懋康。</p>
徐光启被皇帝钦点为第一任工业部尚书,原工部郎中李之藻迁进工业部左侍郎、原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王徵迁进工业部右侍郎、原工部屯田清吏司郎中毕懋康调任工业部任化工司郎中。</p>
在新成立的工业部中洪涛还规划了五个司,分别是重工业司、轻工业司、矿业司、化工司、军工司。徐光启、李之藻、王徵、毕懋康的尚书、侍郎、郎中只是对外的头衔,实质上每人都要独领至少一个司的具体工作。</p>
徐光启负责轻工业司、李之藻负责重工业司和矿业司、王徵负责军工司、毕懋康主管化工司。没辙,有专业知识还有实践经验且符合大明官员身份的就这么几个人,只能身兼多职了。</p>
想从工匠和海户司学员当中选拔有才能之人任官员的想法此时还不敢拿出来随便说,这等于是要挖全体士人阶层的根,得温水煮青蛙慢慢来。</p>
过不了几年,新学里的毕业生中也会涌现出不少可用之才,到时候才是对中低层官员大换血的好机会。等到中低层官员都换了,高官们想反对也没了依仗。</p>
现在朝臣都等着看笑话呢,既然皇帝如此信任新人,那就让他们去搞呗。俗话说的好,爬得越高摔的越狠。</p>
如果没把预算搞出来,或者建设部、工业部、农业部出了大问题,到时候就不仅仅是称不称职的问题了,连带着始作俑者也得跟着一起颜面尽失。看皇帝今后还有什么脸面大言不惭,把祖制说改就改!</p>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景阳皇帝还真不是冒失小伙子,做事之前把前因后果都想清楚。</p>
这时他又舔着脸说了,税务部、户部、农业部、工业部的新增工作暂时不予履行,先把机构和人员组建起来,什么时候正式主持工作等消息。</p>
眼下朝廷依旧按旧制运转,但多出来的三位尚书要增补到总参军机名单里去。得,这下朝臣们傻眼了,合算折腾了半天,新成立的部门只是个摆设,可总参军机的名额却实打实的拿走了。</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