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9章 宋誓(1),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笔大笔的钱!而且是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都要支出这么多。</p>
官家去那里找这许多的钱呢?</p>
须知,大宋如今岁入虽有六千多万贯,但其中七成以上,都是花在军事上的。</p>
剩下那三瓜两枣,既要养庞大的官僚集团,满足上上下下的胃口,还得供养皇室、勋贵、外戚。</p>
就这,还是王安石变法带来的财政收入增加的缘故。</p>
不然的话,大宋早就因为财政崩溃而被迫退出和西贼的战争。</p>
赵煦迎着群臣的注视,他笑了笑,轻声道:“朕知此事艰难,欲致于此,就必须让利于民,与天下同心同德!故此,朕今日欲与卿等约法!从今之后,朕对臣民,将止于仁,何谓仁?仁以爱人!故今后一切宫中用度,所有皇室开支,皆出宫中钱帛,与天下市之,而天下州郡官府用度、耗费,也当与百姓市之,且从今以后,地方官府未得都堂批准,严禁私加赋税。”</p>
资本发展第一要素。</p>
私人财产,必须受保护。</p>
至少,在法律、制度上要受到保护!</p>
不能今天皇帝一道旨意或者官府一道命令,就让百姓,用白菜价甚至明显不公平的价格卖出他们珍贵的财产——这样的事情,在现在的大宋,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说是数之不尽。</p>
也不能,明天皇帝或者某个高官,想要什么稀奇玩意,就征发百姓,去免费收集,搞什么花石纲、生辰纲。</p>
更不能后天,地方官或者皇帝一拍脑袋,临时开征一个杂税项目,肆无忌惮的盘剥百姓、商贾。</p>
这样,谁跟你玩啊?</p>
所有人赚了钱,要么只会想方设法的存起来。</p>
存到床头下,存到地窖里,甚至带到棺材里,也不跟你皇帝嘻嘻哈哈。</p>
要么就只会拿去买地买田,将财富变成土地。</p>
什么投入扩大生产,什么推动技术进步?</p>
想都别想!</p>
没有人是傻子。</p>
当然,步子迈大了,也容易扯着蛋。</p>
所以,赵煦很注意分寸的。</p>
他现在的一切作为,都只会在儒家思想和价值观内操作。</p>
最多打打擦边球。</p>
于是,这一条约法内容,或者说誓言。</p>
其实只是口头上的君子协定,不会写入任何法律条文之中,也不会成为任何具体诏令。</p>
但它将成为一条无形的约束。</p>
经筵官们激动的俯首再拜:“陛下圣明!”</p>
这一刻,新党和旧党的界限消失了。</p>
对士大夫,特别是有理想的士大夫而言。</p>
他们最害怕的事情,是卖炭翁中的场景,是皇帝奢侈无度,是宫中大兴土木。</p>
因为这将倒向一个可怕的结果——政治败坏,天下大乱。</p>
士大夫们心里是有数的。</p>
唐末五代乱世,他们记得很仔细。</p>
那个时候,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成锦绣灰。</p>
什么士人?什么文臣?</p>
统统砍了!</p>
而当天子,愿意约束自己,愿意与大臣约法。</p>
这实在是了不起。</p>
大臣们激动的看向赵煦,赵煦也给了他们恰当的正向反馈。</p>
他与群臣一一对视,然后,说出了他要做第二个事情:“此外,朕还当向卿等承诺,今年之内,罢废汴京各城门的入城税。”</p>
“四方商贾,天下之物,皆可无税而入城!”</p>
这让经筵官们,不禁再次匍匐而拜:“陛下圣明!”</p>
哪怕是伴读们,现在也激动起来了:“陛下圣明!”</p>
前面的公平交易,不再强征、强买,限制地方征税。</p>
其实离这些人都很远。</p>
因为这些事情,并不是士大夫勋贵外戚们的烦恼。</p>
它们只是平民百姓普通人的烦恼。</p>
毕竟,说真的,除了少数头铁的地方官外,大部分官僚都不敢对来自汴京的达官贵人家里的亲戚、下人的买卖加税,更不要说强买强卖了。</p>
回头人家一纸诉状,是可以直接告到御史台、大理寺甚至是都堂、宫里面的。</p>
哪个傻子,肯拿着自己的前途去得罪人?</p>
地方上的官僚,对来自汴京的大人物们的亲戚、下人,巴结都来不及。</p>
现在的大运河上,高官勋贵外戚们的船只,早就已经是免检的了。</p>
便是一般的士子、官员,也都在借机利用自己身份,夹带商品,穿州过郡,赚取利润。</p>
那些税卡,卡的永远都是布衣百姓。</p>
所以,大宋的商人们,才会拼命的不遗余力的供养着自己的孩子甚至是家族的子弟读书。</p>
可是,今年之内,取消汴京各个城门的税卡。</p>
却是实实在在的惠及了他们所有人的仁政。</p>
因为,大宋朝的税,是出了名的多。</p>
每个县都有税卡,每个州、每个路也都自己的税监。</p>
做任何买卖,都得交税。</p>
汴京城的城门税,更是让无数人肉疼的存在。</p>
汴京的城门税可怕到什么地步?</p>
伱就算是只带铜钱出入,也得交一笔税!</p>
一百文就得交六文钱,这叫事例钱。</p>
这钱干嘛的?</p>
养那些在城门口收税的税吏的!</p>
不止如此,现在就算是你不带任何东西,就穿着衣服从城门口过去,搞不好也要交税。</p>
为什么?</p>
因为你身上的衣服,也是商品啊!</p>
为了方便收税,开封府专门在南熏门外,建造了护栏,以便让猪贩子们可以将猪赶到一起,方便他们点数、收税。</p>
对赵煦来说,他早就恨不得,罢废汴京的城门税了。</p>
因为这在他眼中,严重阻碍了资本的流通,也严重阻碍的商品贸易的往来。</p>
想想看,出一次城就要扒一次皮。</p>
凭空制造了物流障碍,也凭空提高了成本,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p>
更要命的是——这些税大部分,其实都没有进封桩库。</p>
好多都变成了开封府、都商税院的公使钱,甚至是直接落到了税吏们自己兜里。</p>
落到赵煦手里,一年下来,也就十来万贯。</p>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留着?</p>
借着这个机会,赵煦直接将之罢废。</p>
同时,也是撬动大宋地方税卡制度的一个契机。</p>
而对汴京城的勋贵外戚士大夫们来说,罢废汴京城城门税卡,他们得利是最多的。</p>
虽然法律规定,他们出入城门是免税、免查的。</p>
可问题在于,生意和买卖不是他们本人在做,都是别人帮着打点。</p>
而他们也不可能因为这种事情,堂而皇之的和城门税吏打招呼——这是找死,只会迎来御史弹劾。</p>
现在,城门税税卡罢废。</p>
一切阻碍都消失的干干净净。</p>
每个人都能得到好处。</p>
那么谁的利益受损了?</p>
答:城门税吏。</p>
可没有人在乎他们!甚至不关心他们!</p>
这一章,写了一天,修改了N次,还是不太满意,但也没有办法。</p>
只能先这样了。</p>
唉!</p>
今天状态实在糟糕的很!</p>
昨天欠的,只能明天还,今天的后天还把。</p>
妈蛋哦!</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