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水星的进动
三秋空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9章 水星的进动,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三秋空城,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离开巴黎,李谕先前往斯德哥尔摩领了奖。</p>
虽然获奖理由对于李谕来说不算最突出的成果,但两获诺奖已经相当罕见,此前仅居里夫人做到。</p>
国内报道后必然群情振奋,愿意投身科学的青年才俊将越来越多,这是李谕最希望看到的。</p>
而李谕在科学界的威望更到了一个新的高度。</p>
诺奖的宴会结束后,李谕便前往柏林看望普朗克与爱因斯坦两尊大神。</p>
普朗克在自己的别墅会见了李谕,同在的还有爱因斯坦以及弗里茨·哈伯。</p>
这三位都是诺奖获得者。</p>
“很高兴再次见到你,”普朗克端着红酒迎接李谕,“也恭喜你再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p>
爱因斯坦同样祝贺道:“非常令人惊叹的成就。”</p>
李谕笑道:“诺奖对诸位来说都是囊中之物,逃不掉的。”</p>
爱因斯坦给李谕介绍了弗里茨·哈伯:“哈伯先生是我的朋友,一位非常优秀的化学家,他成功用空气中的氮气合成了氨,为氮肥工业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支持。”</p>
李谕同他握手道:“你好,哈伯先生。”</p>
哈伯说:“很荣幸遇见你,院士先生。”</p>
弗里茨·哈伯已经四十多岁,是个秃顶,个子不高,但衣冠楚楚。</p>
哈伯是犹太人,不过他一直竭力使自己同化到德国人中,甚至改变了信仰,受了洗,衣着举止都发生了改变,并戴上了一副典型普鲁士人风格的夹鼻眼镜。</p>
哈伯的科研实力很强,如今是普鲁士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地位不低。</p>
值得说明,哈伯是另一个典型的“天使与魔鬼”化身。</p>
合成氨的技术自然可以用于化肥工业,解决上亿人口的粮食问题,但德国同样可以用合成氨技术生产炸弹。</p>
更为人诟病的是,一战时期哈伯亲自指挥了大型化学武器进攻,他在战场投放了180吨氯气,导致了差不多5000名英法联军的阵亡。</p>
哈伯此后又制造了很多其他化学武器。</p>
化学武器与生物武器刚问世就认定为极端不人道,哈伯的所作所为最终让他众叛亲离。</p>
他的妻子为此自杀,爱因斯坦也与他决裂,称他为“科学界败类,丧心病狂的走狗”。</p>
但哈伯还是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1918年仅颁发了物理学奖与化学奖)。</p>
按道理,诺贝尔的几大自然科学类奖项不像和平奖与文学奖那样,很容易被不相干因素干扰。物理奖、化学奖、生理或医学奖历来很少受到异议,但哈伯的获奖却招致了非常大的反对。</p>
英国的权威期刊《自然》发表评论文章进行抨击:“哈伯将其聪明用到了战争和杀人方面……这永远是人类的耻辱,德国人的耻辱”。</p>
美国的《纽约时报》言辞更加激烈:“瑞典皇家科学院将殊荣授予了战争罪犯和放毒者。”</p>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哈伯很想融入德国,但当小胡子希特勒上台后,开始迫害犹太人,哈伯也没有逃过魔爪,被迫远走他乡,于1934年病逝于瑞士。</p>
不胜唏嘘。</p>
普朗克对李谕说:“刚才爱因斯坦先生给我们展示了一项非常有趣的思想实验,要证明重力可以扭曲光线。天哪,这个说法简直比我当年的那句‘能量是不连续的’还要离经叛道!”</p>
李谕说:“爱因斯坦先生考虑这个问题的出发点一定是水星近日点的进动吧?”</p>
爱因斯坦笑道:“果然是同时精通数理以及天文学的李谕院士,你猜对了。”</p>
哈伯是搞化学的,问道:“水星怎么了?”</p>
爱因斯坦说:“自从牛顿时代以来,人们对水星轨道的微小移动一直得不到解释,近日点是行星椭圆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的点,人们注意到,水星近日点的移动,要比牛顿定律计算出的结果略大一些,大约每世纪都要快43弧秒。”</p>
哈伯问道:“此前学界是怎么解释的?”</p>
李谕接上话:“过去天文学家怀疑水星轨道内部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对水星轨道形成了摄动,就像早些时候发现海王星一样;天文学家甚至给它起了名字,叫做‘火神星’。可经过多年的天文观测,水星轨道内部并不存在行星。”</p>
哈伯继续问道:“那么爱因斯坦先生想要怎么解释?”</p>
爱因斯坦在桌子上拿出一张纸,在中间抠了一个大洞,然后又用笔尖在大洞周围扎了一些小眼。接着他拉上窗帘,让光线变暗,把纸放在窗帘前:“中间的洞是太阳,四周是星星,你现在可以看见星星吗?”</p>
哈伯摇了摇头:“看不见,太亮了。”</p>
爱因斯坦把手伸到纸的后方,挡住大洞,四周的小眼便能目测到透进了亮光,他解释说:“日食期间,只要选好观测位置,就能够拍下白天星星的照片。再与夜间的位置进行对比,就可以证明重力扭曲了光线。因为白天能看到挡在太阳后面、本来不应看到的星星。”</p>
哈伯赞道:“天才的想法!”</p>
李谕说:“下一次日食就在明年八月份,最佳观测地点在克里米亚,还有充足的时间准备。”</p>
哈伯讶道:“克里米亚?俄国人的地盘?”</p>
爱因斯坦说:“是的。”</p>
哈伯说:“恐怕需要外交上的帮助了,这不仅仅是一次科学考察。”</p>
爱因斯坦看向普朗克:“需要先在普鲁士科学院中获得许可。”</p>
普朗克说:“我会帮你争取,不过你要拿出准确可靠的计算稿,才能说动他们。”</p>
爱因斯坦拍了拍李谕的肩膀:“我们会搞定的。”</p>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确实可以解释水星近日点的进动,是一次非常漂亮的证明。</p>
不过历史上,爱因斯坦这次的计算其实出错了,他得出的结果是18弧秒,甚至不到正确值的一半。</p>
李谕自然可以帮他矫正。</p>
两人随即共同完成了文章。</p>
——由于是李谕与爱因斯坦协作完成,多年后,这篇手稿甚至登上了拍卖会,被人以6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p>
普鲁士科学院。</p>
爱因斯坦宣读了他的观点:“我们的考察队将跨过奥匈帝国,抵达俄罗斯,然后在克里米亚架好观测仪器,他们有两分钟的时间来记录天象。”</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