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空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1章 函夏考文苑,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三秋空城,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乔治·伊士曼虽然定了在上海开店的想法,不过他本人肯定不能留下来,准备回到纽约后另派一名管理人员常驻上海。而他之前运过来的相机胶卷啥的则暂时存放在李谕的豫园中。</p>

消息已经有人知道,张元济这天便带着人来找李谕先行购买。</p>

乔治·伊士曼给第一批照相机定的价格很低,一台十五元,基本就是成本价。当然这里面满满都是商业策略:柯达毕竟是卖胶卷为主,只要消费者爱上摄影,疯狂拍照买胶卷,他们必能大赚特赚。</p>

李谕以为张元济他们也是想买照相机,没想到张元济指着一人说:“这位小兄弟叫做郑正秋,最近刚刚成立了新民影戏公司,想要拍摄一部电影,特地找疏才兄弟买胶卷。”</p>

目前胶卷全靠进口,供应确实相对紧张。</p>

郑正秋被称为“中国电影之父”,编剧并参与执导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p>

现在这位电影之父只有24岁,他拱手尊敬道:“久仰先生大名!”</p>

“不必客气,”李谕说,“胶卷我也不懂,库房里有不少,你自己看看哪些能用上。”</p>

郑正秋道:“多谢。”</p>

他今年刚开始组建新民影戏公司承接亚细亚影戏公司的编剧、拍摄业务。</p>

亚细亚影戏公司是一家洋人投资的企业,老板为俄裔美国人布拉斯基,他是第一个被允许进入紫禁城拍摄纪录片的洋人。</p>

这个老外很会经商,在国内电影界首创洋人投资、国人办事的操作模式,十分超前。</p>

如此做的好处很多,本土影视从业者必然更懂国人口味,而且可以积累拍摄经验;他们投资商赚的钱只会更多。</p>

类似的模式在后世更常见。</p>

郑正秋很快就找到了需要的胶片,看了看后说:“我们也是第一次使用美国胶卷,迫不及待想试试效果如何。”</p>

李谕问道:“之前用的胶卷是哪国产?”</p>

郑正秋回道:“一般是德国产。”</p>

李谕心想,难怪一战时期他们的影戏公司几乎停业,原来是因为买不到德国出口的胶卷。</p>

李谕好人做到底,把之前从美国拷贝回来的传奇摄影师迈布里奇的《奔跑的马》借给他观看,同时提供了那时买回的电影放映机。</p>

郑正秋必然晓得迈布里奇的大名,就像后世所有人都知道雷德利、卡梅隆一样。</p>

郑正秋眼珠子都快掉出来:“院士先生竟然有如此珍贵的东西!”</p>

李谕笑道:“好东西就应该拿出来让懂行的人发挥出更大价值。”</p>

“感激之心情难以言表!”郑正秋高兴道,“幸亏今日造访先生府邸,受益匪浅!”</p>

“受益匪浅也是从前人影片中受益,我不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李谕轻松道,然后又问,“阁下准备拍摄什么类型的影片?”</p>

郑正秋说:“我一直认为影戏应作为改革社会,教化群众的工具。当下民国新立,我想拍摄一部讽刺婚姻包办制度的影片。”</p>

李谕说:“好创意,希望先生拍摄工作一切顺利,成功上映。”</p>

国内电影拍摄起于晚清时北京的丰泰照相馆,即谭鑫培出演的《定军山》。不过四年前丰泰照相馆突然遭遇大火,就此一蹶不振,上海顺势接过了电影中心的地位。</p>

民国前十年,国内拍摄的电影大都质量一般,只能算是学习摸索阶段。要等一批优秀的电影人以及演员出现,民国电影业才会绽放辉煌。</p>

好在即便现在拍摄水平和影片质量都比较初级,但电影作为新事物,基本上拍什么出来都有人看。电影公司要是能够正常运转起来就不至于亏损,还能越做越大。</p>

——</p>

去武昌见了黎元洪、然后在京城见过袁世凯的章太炎转了一大圈,回到了上海,同行的多了一人——创办复旦大学的马相伯。</p>

他们两人现在都是袁世凯总统府的高级顾问。</p>

章太炎先找孙黄两人聊了聊,结果不用多说,自然谈崩了。</p>

现在南方革命派已经铁了心要二次革命,就连此前持有保留意见的黄兴都坚定地站在了孙先生一边。</p>

让他们如此团结的原因就是善后大借款被彻底敲定。</p>

国会真心气炸了,不仅没有通过国会审批,袁世凯擅作主张搞的这项借款条约简直就像不平等条约!根本不能忍。</p>

孙黄等人认为这是袁世凯想要扩充军力,借机消灭新生的国党,只能反了!</p>

章太炎好心劝了一句:“袁大总统多少有些专制,不过当今时局需要一个强人,诸位能忍则忍;而且退一步讲,你们现在拿什么跟他打?”</p>

孙是个乐观派:“我要亲自号召各省都督,心中有公理的绝对站在我们这边!”</p>

章太炎叹了口气:“言尽于此,听不听是你们的事。”</p>

——</p>

章太炎告别孙黄,与马相伯一起邀请李谕在汇中饭店见面,他们还有一个附加小任务。</p>

“疏才兄弟你看,”章太炎拿出一份文件摆在桌上,“大总统有意效仿法国科学院,设立中国科学院,这种事肯定要问你,所以让我们来听听你的意见。”</p>

李谕虽然心知北洋政府根本搞不成科学院,但这时不方便点明,只能接过那份文件,但只看题目就愣住了,诧异道:“函夏考文苑是什么?”</p>

章太炎说:“这是我们给中国科学院取的名字。”</p>

李谕疑惑道:“直接叫中国科学院不好吗?为什么要起一个这样的名字?莫非有什么出处?”</p>

章太炎作为国学大师,解释道:“‘函夏’一词出自《汉书·扬雄传上》,‘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释义为,函夏,函诸夏也。此后便以‘函夏’代指全中国。”</p>

李谕算是领略了一把什么叫做考据,但他连《汉书》都没看过,所以听得迷迷糊糊,只通过最后一句知道了大概。</p>

李谕接着问道:“考文苑又怎么解释?”</p>

马相伯说:“这个词汇没有典故,是我根据academy一词进行的雅译,指代最高层次学术组织。”</p>

“原来是这么回事!”李谕恍然,“可总感觉哪里怪怪的。”</p>

章太炎问道:“什么地方奇怪?”</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半岛小歌手

超绝可爱林娜琏

如果可以那就在未来相遇

懒猫Anila

父债(父女h骨科)

祭月

女主被男主们找到了(高H直播伪无限流)

吃瓜吃饼群众

掌中世界

晦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