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星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章 阮阮牌补习班与态度奇怪…,病弱美人在七零,画星河,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以往十一年时间,就不说知青,整个公社范围内,都有近百个高中毕业生既没有被推荐去大学,也没有被招工进入单位。

对于广播里传出的消息,大家心中有无数的疑惑想要得到解答,对于国家政策方面的疑惑,大家的第一反应自然是去找公社管文教的干部进行咨询。

红星大队的知青们,对于考试科目和范围也有很多疑惑,估摸着公社的日报应该已经发下来,于是在第四天下午,也纷纷去了公社,想要去公社里拿一份《人民日报》,看看是否有更确切的消息。

一去才发现,其他的知青,当地初高中毕业生,也都是这样想的。公社的办公大楼前,聚集了近百人。从十来岁的到二十来岁的都有,甚至还有些不少头发花白的学生家长。

大家闹哄哄的,全都在讨论着恢复高考的消息。

除了考试科目,报名时间都不确定外,众人面临的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没有书。

过去十一年,让绝大多数人都失去了上大学的希望,高中毕业,很多人也只能在家务农,渐渐地大家就形成了一种观念:

读书无用。

在这种氛围下,书本教材这种没用的东西,自然是很少有人会保留,不是卖了废品就是拿去点火或者擦屁股了。

“同志,你有以前的教材没,借我看两天!”

到处都充斥着这样的询问,连公社供销社的笔墨纸张,也全都被抢购一空。

因为大家都想借这几天的人民日报看消息,公社的书记干脆就让人把这些报纸全都贴在了墙上。

然而,让人失望的是,大家看完了这几天的日报内容,也没让心中的疑惑得到解答。

问公社管文教的副书记,对方也表示暂时还不清楚,要等上面的指示,让大家如果着急,可以去县文教局去问一问催一催。

去县城自然就没有公社那么方便,没法大家都去,只能借了自行车,派两个代表去。

宋阮阮有自行车,可以带一个人,知青们问江海又借了一辆自行车,一共四个人一起去了县城。

宋阮阮对于县城的兴趣一直不是很大,没有特别大必要的时候,基本都不去。

如今的城里,享受不到什么逛街购物的乐趣,各种基础设施不完善,找个厕所都很难,吃饭也只有几个国营饭店,到处都挤,她觉得还不如在红星大队待着舒服。

她这次去城里,目的也和知青们一样,主要还是为了打探消息。

她虽然知道要今年肯定会高考,但对于具体细节也是一概不知,如今消息很滞后,想要快点知道,自然还是得亲自去打探。

到了县城文教局,那场面比公社有增无减。

恢复高考的消息,搅得所有有学生的家庭都心思浮动。不仅是高中毕业生,连初中生和家长们,也异常关心自己是否有参考的资格。

宋阮阮等人一到文教局门口,便看到上头有人拿着个喇叭不断在喊话:

“同志们,高考的具体情况我们目前也没有更多消息,一切要等上面通知。可以报名的时候,会通知到各个街道和大队,请回去耐心等待!”

“啊!为什么连县文教局都不知道?”

赶了二十多公里路的知青们难掩失望。

宋阮阮想了想,道:“大概是太久没组织高考,上面的人还没拟出来具体章程,只能回去等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恢复高考的道路困难重重,滞留十年的考生数量实在太多,上面突然下达命令,各省即使以最快的速度响应,拟定出章程,再层层下达,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但即使文教局已经给出了答复,文教局所在大楼的门口,依然是挤满了人,可以说是门庭若市。

不带任何比喻的意思,就是变成了一个小型集市。许多人一堆一堆地挤在一起,那场面,堪称是一个大型抢购现场。

“这个我要了!”

“那本我也要了!”

“我先来的,给我!”

“我出一块钱那本给我!”

“这就是些废报纸,竟然要一块钱一斤,能不能少点?”

“同志,那是在干什么?”同来的男知青好奇地向着路人打听。

路人道:

“买书啊!你们也是准备参加考试的吧,还不快点去抢几本书!”

男知青恍然大悟:

“原来是在卖教材啊?”

路人一副你们不懂行的样子道:

“哪啊,现在怎么可能还买得到教材,早就被人抢光了!你们都不知道,现在城里这些书抢得有多厉害,以前那些旧书几分钱一斤,现在一本就要几毛一块,就这也都还抢不到呢!现在大家都开始抢废旧报纸了!但凡是有字的东西都能拿去卖钱!”

其余三个知青都惊呆了。

他们完全没想到,现在城里人抢书抢得这么厉害。

不过转念一想又完全能理解,这对多少人来说,都是十一年才等到的一次机会,一旦考上大学,从此命运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现在城里正式工人的最低工资是十八块钱一个月,而大学毕业生,据说是一开始就有五十多块,还能更容易地升上去当干部,这样截然不同的锦绣前程,谁能不疯狂。

连公社里一些招工走了的都想回来参加高考,学校的老师们也蠢蠢欲动,更何况其他人。

而如今的书本教材非常有限,有书本的人基本上都是自己用或者给亲朋好友了,能流通到市面上的,除了废品站的,就没有别的,废品站也不可能有太多书。想参加考试的人又很多,可不是就得疯抢么。

理解之后,就觉得有些后怕。

如果没有宋阮阮,以他们的反应速度,现在到城里来,别说是正规的教材,恐怕连废纸都不一定抢得到。

而现在,他们拥有了连城里人都梦寐以求的完完整整的两套教材。

何其幸运!

想到这些,众人看向宋阮阮的目光便带着深深的感激。

回去跟其他知青一说,众人倍加珍惜教材机会的同时,也越发地感激宋阮阮。

既然文教局说了有进展会通知到各个大队,众人便安心留在生产队等消息,按照指示,他们上午干半天活,下午和晚上,全都用来复习。

宋阮阮每天给他们讲两个小时的数学课,从初一的课程开始,系统性,融会贯通地讲,然后再额外给他们一个小时答疑。

因为课程内容很多,宋阮阮把进度拉得很快。但即使如此,一周的时间过去,知青们的掌握情况也还不错。

一方面是知青们都明白这次考试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分外拼命在学习,他们不干活的时候看书,听课,干活儿的时候也在一刻不停地思考着和数学相关的知识。

另一方面,宋阮阮在讲课方面也格外有一套,辅导过不止一个学渣,很明白怎么让他们更容易地理解那些数学知识。

在宋阮阮的引导下,众人从原本最害怕数学,变得心里逐渐有了底气。

如此一来,反而显得其他科目比较进展缓慢了。

让他们惊喜的是,接到消息八天后,宋阮阮竟然告诉他们,其他科目她也给他们整理了笔记,让他们到公路岔路口去搬。

那笔记足足拉了一面包车,像是书一样,全都已经装订成册。

众人帮忙将笔记搬到江家,宋阮阮便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套。

这笔记总共有十本,总结了包括数学在内的每一科教材上的内容,相当于每个人都有了一套完整的复习资料。

众人简直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县城里抢书都抢疯了,他们却每个人都拥有一套如此珍贵的教辅书,这是多么大的优势。

宋阮阮微笑着对众人解释道:

“你们要谢就谢江海,是他觉得你们这么多人用一套书太影响复习效率,印笔记的事是他提的,钱是他出的,印刷厂也是他找的。现在县城里纸张紧缺,白纸都要留着印考卷。印刷厂原本都不愿意接这活儿,后来还是江海想了好多办法,自己去外面找到了这一批印刷纸,好不容易才让他们答应给赶工赶出来的。”

众人诧异不已。

他们都知道,要让县城印刷厂给印这么多东西一定不容易,但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多困难,而江海,为了他们能人手有一套教材,竟然付出了这么多。

除了陈美珍和李兰兰这种经常和宋阮阮在一起的女同志,其他人原本对江海的印象其实很不好,觉得他就是个混混二流子。

就算是做生意赚了些钱,那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是会钻空子而已!

可如今,他却如此仗义热心,在他们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给出了这样大的帮助。这简直是雪中送炭,再造之恩。

众人看向江海的眼神顿时就变了:

“江海同志,以前是我误会你了!你简直是外冷内热,菩萨心肠!”

“江海同志,你的大恩无以为报,不管我这次考不考得上大学,都永远铭记你的恩德,你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要喊一声,我在所不辞!”

“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面对众人真心实意的感激,江海稍微有些不自在。

在他看来,这其实大半是宋阮阮的功劳。而他一开始也是为了让宋阮阮高兴才去做的。

“都是乡邻,没必要这么客气。”

他冷淡地道。

然而众人完全不在意他的冷淡,每个人都喜笑颜开。

有了宋阮阮的笔记,众知青的复习效率再上一个台阶。

现在哪里还挑复习哪套教材,他们看城里那些人抢书的架势就知道,绝大多数人都是四处瞎撞。他们目前学的是深的那一套教材,就算是复习错了,也比城里那些人要考得好。

这样的信念之下,众人白天干活儿时的精气神都完全不一样了。

其他学生都是本地人,家里都不让他们下地了,只有他们的家人最近还在照常挣工分。

村里的王三婶家的二儿子今年也准备去参加高考,看知青们神采奕奕的样子,不由得有些羡慕地道:

“你们这些知青就是和我们老农民不一样,以前在城里,上学学得扎实,现在也不怕考。我家那小子就不行了,好不容易给他找到两本书,每天在家唉声叹气说看不懂!”

知青点的张会蓉是个藏不住话的,听到这话,立刻就道:

“哪啊婶子,我们还不是一样的,以前上学有几个人能有心思认真学。就算有,这么多年也早就把知识还给老师了。现在我们不愁,主要是因为有宋阮阮同志给我们补习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豪门小说相关阅读More+

虐文女主作死日常

我要成仙

炮灰他只想夺冠[快穿]

勺棠

我与祖国共青春[快穿]

朱含笑

帝师死后第三年

道玄

非典型官配[娱乐圈]

长风引路

假霸总只想咸鱼[穿书]

不吃姜的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