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圣人你登报纸上了
肥皂有点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章 圣人你登报纸上了,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肥皂有点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什么专访?
什么记者?
圣人反应都慢了半拍,看着拿着纸和笔,一脸期待地看着他的赵景澄。
赵景澄的小胖脸都是朝前的,就像讨糖吃的孩子。
圣人一笑,让赵景澄坐了下来。
赵景澄将纸铺在了桌子上,小屁股在凳子上扭来扭去的,然后开始了。
莫少珩给他们开了小灶,讲过一个专访先得从轻松的话题开始。
“圣人,我这个人物访谈,就是问一些小问题。让百姓了解我们北凉的圣人到底是怎样的人。”
“比如,圣人,你喜欢甜食还是咸食?”
圣人:“……”
什么乱七八糟的问题。
不过难得清闲,有一句没一句的答着,结果赵景澄还认真的记录了起来。
但慢慢的,问题变得深入了起来。
“圣人,你平时下朝后,都干些什么?”
“圣人,请你说说,前朝和本朝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为何前朝衰而本朝兴?”
赵景澄心道,得问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嘛。
伺候在旁边的老宫人,整个人都紧张了。
本朝是在推翻了前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才有了现在的赵氏皇族。
一向,对于这些问题,所有人都是避之而唯恐不及,毕竟这样来的皇权,听上去是有些不妥的。
当初北凉初建,可没有现在这么太平,反党猖獗到了不行,各地甚至都有声援反党的。
哪怕到了现在,都时常能听到一些异动的消息,百姓经常有被鼓动的情况。
圣人也不知道为何,回答前面那些小问题,回答得顺口了,竟然开口答了两句。
圣人道,“我北凉贫瘠,粮产不丰,百姓生活向来艰辛。”
“但,前朝皇室为了享乐,不断增加赋税,一年胜过一年。”
“赋税重时,达到了十税九,百姓苦不堪言。”
“而我北凉,哪怕赋税最重的时候,也才十税四。”
这是在回到赵景澄刚才问的前朝和北凉的区别。
圣人也在感叹,现在很多人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甚至是他,当时的年龄也很小。
但,他也看到了百姓遍地尸骸,路有冻尸,而皇室依旧歌舞升平之景。
“百姓孱弱如乞,兵马自然不丰,诸国践踏若泥,我赵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北凉。”
别看现在北凉依旧又穷又贫的样子,但至少百姓能吃上一口饭了,能安心睡一个好觉了,要是前朝,那诸国的兵马时刻窥伺,毫无国门可言。
这还是赵氏这么多年努力治理,才艰辛换来的。
“前朝皇室糜烂,未将百姓置于心中。”
“而我北凉,奉行的则是民安而国定,只有百姓安定,北凉才会安定。”
算是回答赵景澄的另外一个问题,为何前朝衰而本朝兴。
圣人回答完,也是一愣,怎么就随口答了起来?
一个毛头小子,也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问题,哪里懂这些。
哪怕是那些自喻正义的读书人,都未必懂,不然也不会经常有复兴前朝的消息传来。
赵景澄的确不太懂,但他埋头苦写。
……
此时,莫少珩正在和赵棣在郊区外,为新的宣纸厂选址。
说实话,赵棣看到那些被制作出来的白净的宣纸的时候,惊讶得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以前的牛皮纸也就罢了,虽然产量高,成本低,但也仅仅只是用来做包装。
用毛笔写字的话,墨会晕开,将字浸成一团,也只有用刻章盖上简单的字样,勉强能用。
但现在,眼前的宣纸……
赵棣十分清楚,这样的成本低廉,但和普通纸张已经没有区别的宣纸出现,对所有的读书人,对整个北凉会有怎样影响,意味着什么。
莫少珩说道,“我准备印一批《论语》。”
“啧啧,我那些小货郎连个课本都没有呢,怎么也得人手一本。”
古有赵则平一本《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可见《论语》在古时读书人心中所占的地位。
赵棣:“……”
要是以前,有人说这话,每一个小货郎人手一本《论语》,他估计都要认为,对方是不是也太天马行空了,不是做不到,而是完全没有意义,将书给更有意义的人不是更好。
但现在……
他看到了宣纸,也看到过莫少珩的那个活字印刷。
书籍,或许真的将不再是什么昂贵的东西。
北凉,将发生难以想象的巨变。
莫少珩还在道,“殿下,你要不要投资一点?”
赵棣看了一眼莫少珩,答了一句,“回去之后,我将府里的账本给你。”
投,为何不投,多开几个宣纸作坊,富了自己又能强了北凉,何乐而不为。
莫少珩:“……”
等回了凉京,莫少珩去了乌衣巷,今天的三街战报还没有写呢。
一群学生已经等着了。
手上记录的人物专访递交了上来。
写得都挺有意思,还有人有模有样采访自己府里长辈的。
“不错。”莫少珩答了一句。
然后,在接过其中一份专访的时候,眼睛都不由得亮了。
有些惊讶地抬头,正好看到赵景澄扭扭捏捏的样子。
这小胖子,好强的业务能力。
让采访一个有影响能力的人物,他还真……
说实话,要见圣人,莫少珩都知道其中的难度,但赵景澄做到了,无论赵景澄用的什么方法,但他做到了。
非但如此,他提的问题,还非常的犀利。
值得夸奖,“非常不错,是一个合格的新闻人。”
其他学生不服气了,为什么只夸赵景澄?
伸长了脑袋,往赵景澄递交的笔录上一看。
一个个张大了嘴巴,鸦雀无声。
都……都专访到圣人那里去了?
妈呀,赵景澄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了吧,他怎么想到的啊。
赵景澄骄傲得跟一只小公鸡一样。
莫少珩说道,“作为新闻人,我们要有捕捉新闻的敏感度,在新闻真实的前提下,紧抓热点,时事,赵景澄专访提的这两个问题就不错。”
“今日的三街战报,就采用赵景澄的这篇报道。”
莫少珩将赵景澄的内容整理了一下。
最后在这篇报道的最后,加上了一句,记者赵景澄采访撰写。
也实现了莫少珩一开始的承若,“赵景澄正式成为三街战报的记者。”
当然,还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算是具有鼓励意义。
赵景澄激动了。
其他学生更加激动,他们也要。
莫少珩一笑,还给这些学生讲了讲一些笑话,比如新闻人就堪比最出色的刺客一样,为了获取一手的咨询,什么昼夜潜伏,什么不畏艰险手段施尽。
不畏暴力,不具强权,为百姓发声,为世间正道发声。
莫少珩口中的新闻人,简直伟大光荣到了极点,是身赋使命的职业。
是天职。
说得一个个学生,都快找不到北了。
莫少珩其实就当笑话在讲,只是他赋予的新闻人的意义,却深深印在了这些小脑袋瓜里面。
产生的影响,是莫少珩也完全没有想到的,到时,他都有种想要自抽巴掌的冲动。
莫少珩说道,“继续努力。”
一个个学生抓紧了小手掌。
他们也要搞大新闻,他们也要不畏强权,为百姓为世间正道说出真实的声音。
莫少珩将稿子让人拿去印刷,然后就去忙其他事情了。
而一群学生,眼睛滴溜溜地转,也去搞他们的大新闻了,只是大新闻哪里有那么容易,绞尽脑子的在那想办法。
傍晚,同样是在三街之战结束后,一份用细线绑起来的三街战报如时到来。
只是,正看到报上的内容的时候,差点没有拿稳。
然后又赶紧将战报抓得紧紧的,就像将它掉在了地上,都是什么大罪一样。
小货郎们,也举着战报,叫卖了起来,“卖报卖报,圣人亲自点评北凉建业之艰辛……”
鸦雀无声。
然后是集体的倒抽了一口凉气。
该不会……该不会今日的人物访谈,是访问的圣人吧?
吞了一口口水。
声音都有些哆嗦,“小货郎,来……来一份报纸。”
拿着买来的报纸,手都是哆嗦的。
特别是看到人物专访板块时,圣人那些答复,如闻圣训。
愣是有人将战报举过了头顶。
然后才敢仔细看内容。
一开始,圣人的喜好啊,日常啊什么的,也看得让人津津有味。
愣是感觉,圣人亲民了一些。
这战报是莫少珩弄出来的,涉及到圣人,定是不敢乱写的。
有人甚至还赶紧记录了起来,这可是了不得的消息。
当然,对于百姓来说,这么近距离的了解圣人的喜好,那种感觉无法言语。
就像……他们和那至高无上的圣人又贴近了一些一样。
哪怕是金殿上的大臣,能站得靠近一点圣人的位置,也是无上的荣耀,更何况是百姓。
以前他们完全不了解圣人,现在,哪怕透露出一丁点“私人消息”,都贪婪地吸收着。
怎么形容呢,就像粉丝看到了偶像的生活日常照。
当然,比这个更加的疯狂。
莫少珩都不得不让加印了好几次,因为得到消息的人,根本不用小货郎去街上吆喝卖报,他们自己上门买了。
不卖?铺子都要给砸了那么凶残。
这也是莫少珩始料未及的,他想到了会畅销,但没有想到畅销到了几乎达到了强买的地步。
然后就是专访上面剩下的两个问题了。
“百姓孱弱如乞,兵马自然不丰,诸国践踏若泥……”
有些年纪大的,身体都是颤抖的,眼泪忍不住往外掉。
现在的年轻人,哪里知道他们当初过的什么日子。
辛辛苦苦种的庄稼,需要上缴九成,明明是丰年,依旧饿尸遍野。
完全不知道,那种每天都吃不饱饭是什么感觉。
酷吏不去对付诸国的践踏,专门苛待他们这些百姓。
听说现在都还有人指责赵氏皇族篡权夺位的,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简直丧尽天良,反正他们是不想再回到过去的日子了。
这世上本是如此,总有些不知道民间疾苦的贵族,还在怀念前朝的虚假繁荣。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百姓的日子,自然不会有任何感同身受的地方,自然复兴前朝在他们心中,或许真是什么正义的事情。
有些百姓也容易被他们鼓动,毕竟北凉之人,也都是前朝子民,拥护赵氏皇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失了忠义道德的。
“民安则国定……”
原来圣人的想法是这样的啊。
后面虽然只有“民安则国定”五个字,但似乎也将圣人治理北凉的思想道清楚说明白了。
这就是前朝衰而北凉兴的原因么。
北凉的确是和前朝不一样。
其实,很多百姓,对北凉取代前朝的想法都是朦朦胧胧的。
一是,朝廷不许谈论此事。
二是,他们没有经历过前朝,所以感受不到其中的区别。
但现在,圣人给他们说清楚了。
有些东西,避而不谈或许是好事,但也留下了不少祸患。
今日,注定是不一样的一天,凉京似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变得安享太平,不再那么浮躁,但似乎又没有什么改变,因为依旧是照常的那么生活。
一夜之间,一张小小的战报,传进千家万户。
最后那几个字“记者赵景澄撰”也进入了所有人的视野,虽然没有看懂。
而一群学生,对这几个字却羡慕得不得了,也不看看,赵景澄今天走路眼睛都是朝天的,因为不看路摔了好几次,依旧没有将小孔雀一样的脑袋低下来。
第二日,金殿。
入殿前,百官居然也在对昨日的战报议论纷纷。
圣人之言居然以这样的方式进入民间,这也是他们从来想象到的。
今日是小朝会,金殿上并无大事发生,甚至圣人看上去心情十分不错的样子。
金殿的气氛,好像都要开明了很多。
圣人的确心情不错,在这个位置上,至高无上的权力什么的都有了,但总也会有些让人郁闷的事情。
比如时不时传来的一些光复前朝的消息。
他兢兢业业地治理北凉,难道不比前朝好?
可偏偏有些人,拿这事来堵他的心。
现在好了,你们那么喜欢前朝,甚至不顾性命想要复兴前朝,还有那些被鼓动的百姓,你们自己看看前朝是个什么玩意。
争着抢着去过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这下开心了吧?
虽然这么挤兑自己的子民,有点那啥,但圣人就是忍不住心里爽。
让你们一天天,隔三岔五地来堵他的心。
跟除了一口恶气一样,暗爽暗爽的。
这个什么战报不错,上上报也挺好。
只是圣人也是开心得太早了,以后有够他堵心的时候,一群不畏强权的新闻人正在嗷嗷嗷地等着他呢。
退朝后,百官如同往日一般,陆陆续续向皇宫外走去。
只是,才出皇宫的大门。
突然……一群唧唧叫的少年冲了过来。
知道那架势有多吓人吗?一个个少年那小腿甩得,跟不着地一样,生怕跑得慢了。
要不是这些少年他们大部分都认识,还以为……还以为是什么凶悍的刺客朝他们冲来了。
真的,跟一群不要命的死士一样,死士都未必有他们这么激动。
心里一突,这是个什么情况?
吓了他们一跳。
怎么见他们出来,就激动成了这样?
一群学生已经冲了上去,各自奔向自己的目标,“朱大人,我是三街战报的记者,方便回答我几个问题吗?”
“就耽误一会儿的时间。”
众人:“……”
怎么感觉,被一群小狼狗给盯上了的错觉。
三街战报的记者?
就是昨日将圣人言传遍了整个凉京的那小纸张?
不知道为何,被问的人愣是站直了身体。
脸上也变得笑眯眯了起来。
朝臣嘛,肯定有想对百姓讲的话。
只是他们现在觉得,被采访挺高心,没看到连圣人心情都不错,只是……以后有他们哭不出来的时候。
这一群学生是来搞新闻的,的确激动了一点点。
甚至还有人跑去采访太子赵岚了,将不畏强权的新闻人的觉悟发挥到了极致。
范慎,“殿下,能回答一下,关于三年前,我北凉三公引导的官员制度变革,你是持支持态度还是反对态度?”
不得不说,范慎很会搞新闻。
三年前,以北凉三公为首,引导的官员制度变法,轰动一时。
北凉官制,一向是贵族推举制度。
由贵族自行推举,然后由朝廷决定任命。
但三公觉得,此制度限制了北凉发展,决定变法。
只可惜,哪怕三公这样的人物联手,轰动了整个朝廷,但此次变法依旧失败了。虽然失败,但影响深远,范慎此时旧事重提,看似时过境迁,但以当时的轰动程度来说,这一问未必不能再掀起话题。
这事,牵扯的人太广,太多了。
新闻嘛,可不得越刺激越敏感越好。
这是他们老师说的。
赵岚一脸晦气。
范慎是莫少珩的学生,他是知道的,居然跑过来问他这么莫名其妙的问题。
现在因为这个三街战报,原本在他那里玩竞技的战队也来问他,问他有没有和莫少珩那里一样的三街战报,说什么打完比赛,没有战报看,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问他会不会弄一个。
他怎么弄?
纸张昂贵不说,光是雇读书人来抄誊,都是好大一笔花费。
要真按莫少珩的三街战报的价格来卖,他每一天还不得亏死,本来最近生意就差。
但现在百官皆在,也不好表现得太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