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山巍[14](磁分散电弧等离子体!...),黑科技进修手册,木兮娘,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盛明安已经在潘教授手底下当了四个月的实习生,每天学习和工作相结合,不是盯死数据就是跑数据,忙得不可开交,工作和学习内容也实属枯燥无聊。
不过他乐在其中,不像其他研究生叫苦连天。
繁忙之余的空闲时间,盛明安会上社交软件同陈惊G聊几句,多数时候碰不到相同的闲暇时间,但不管时间再晚,他们都会互相回复彼此的留言。
盛明安一开始不习惯这种联系方式,是陈惊G主动并坚持了半个多月,他便也渐渐习惯了。
这天中午,在实验室里盯着量子模拟项目数据的盛明安,耳边突然响起久违的黑科技程序上线的‘叮咚’声:【恭喜宿主完成‘学业有成’成就,解锁黑科技程序第三关卡及奖励。】
【第三关卡小提示:请证明暗物质最有力候选粒子之一,轴子的存在!】
【奖励:‘材料革命――石墨烯的产业化使用’,磁分散电弧等离子体的数值模拟。】
【祝贺宿主完成关卡、攀登学术高峰,不畏艰险,敬科学,敬物理。】
结束语变了?盛明安挑了挑眉毛,不是以前简单一句‘请宿主积极完成关卡’,而是听上去更真诚的祝福语。
“盛神,我来换班。”身后有同期研究生敲门进来说道。
盛明安点头,交代了几句实验进程、科研器械使用以及目前记录的数据变化后,便收拾桌面的草稿本和手机准备离开。
同期研究生瞥了眼他页面还亮着的手机,随口打趣:“跟女朋友聊天?”
“什么?”盛明安抬头,见他看向自己草稿本上面的手机聊天页面,于是关闭屏幕回答:“只是跟朋友聊天。”
同期研究生已经看见聊天界面最上面的联系人称呼‘哥’,天天捧着手机跟记录日记似的发文,除了科研就只在收到回复时变得表情生动,而且又喊‘哥’、又说是朋友,成年人懂的都懂。
“我明白。”同期研究生比了个‘OK’的手势说:“事关隐私,我不会到处说的。”
她只是没想到盛明安的性-取向会是男性。
话说谁这么牛逼摘下盛神?
要是认识的话,说不定能取经。
同期研究生古怪的表情让盛明安感觉不自在,他摇摇头到茶水间等外卖,一边走一边回想黑科技程序的关卡提示和奖励。
解锁第三关时,黑科技程序给予他一个奖励、一道关卡,都是笼统广泛的大课题,需要一步步完成‘学业’、‘事业’等光环成就。
‘学业有成’应该是指毕业。
不过从他拿到毕业证书到现在已经过去七-八个月,黑科技程序才判定光环成就达成,不知道通关影响因素发生了什么变化才导致时间延迟大半年。
盛明安喝了两口黑咖啡,苦涩的味道迅速在舌尖蔓延,成功起到提神醒脑的效果,但也让他眉头忍不住紧蹙。
以前喝两大杯苦涩的黑咖啡面不改色,现在喝两口就受不了了。
盛明安思索他变得喝不惯黑咖啡的原因,应该是从去年进蓝河科技研发光刻机开始,整整一年多,在陈惊G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改掉每天空腹喝黑咖啡的习惯,由浓茶替代咖啡提神醒脑的作用。
实验室的茶水间只有咖啡机,茶叶前几天喝光了,只剩下一些没提神效果的花茶。
盛明安倒掉咖啡,下单买了绿茶,心想如果陈惊G在的话,一定会提前冲泡好茶水放置在他工作岗位的左右。
收回发散的神思,盛明安将注意力放在黑科技程序的关卡和所谓的‘奖励’,首先是暗物质的候选粒子。
暗物质是物理理论上一种可能存在于宇宙中的不可见的物质,是宇宙的主要组成部分。1922年由天文学家卡普坦首次提出‘暗物质’的概念,之后被物理学家们以各种实验间接论证其存在但无法直接证明、观察和捕捉。
20世纪70年代,粒子物理学家研究出粒子标准模型,很好的描述了目前已知的基本粒子三种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及其组成物质,但中子中性而夸克内部带有电荷且电荷被某种不知名原因影响而呈现均匀分布的状态。
标准模型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于是又有物理学家作出粒子内部存在某个迄今未知的磁场遍布空间抑制了中子的不对称性的假设,由此猜想进行调整粒子标准模型,允许该磁场的存在,进而得出存在一个新粒子的理论。
该新粒子被命名为轴子。
轴子几乎没有重量,目前无法被观测,但数量无限多。
人们意识到轴子的存在可以用来解释宇宙标准学模型中缺失的将近85的宇宙质量,如果证明了轴子的存在,就能解释暗物质的来源以及宇宙中主要的物质组成成分。
简单点来说,人们通过解释粒子内部的基本力和物质组成类比宇宙标准模型,通过假设粒子内部存在的某个磁场、某种新粒子,进而推断出宇宙中的暗物质。
因为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世界的作用力都相似,彼此建立起来的标准模型可以互通有无。
理论上而言,轴子一定存在,但这个假想粒子只是‘可能’是构成暗物质的潜在粒子之一!
所以黑科技程序说的是‘暗物质最有力候选粒子之一’而不是‘暗物质粒子’这个肯定的答案,真是该死的严谨!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建立相应的暗物质粒子探测装置,华国15年发射的DAMPE(暗物质粒子探测),可能这么说不认识,中文名‘悟空’就应该熟悉了。
其次还有世界最深地下室的‘熊猫计划’实验探测器于去年完成升级,也是探寻暗物质的大型机器装置。
国外还有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国际多国联合合作的新型探测器XENON1T等等。
以上是不同装置、不同方式寻找暗物质的途径,而证明‘轴子’的存在无疑可用德国的ALPS装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CAST装置(世界最灵敏的轴子望日镜),或者国内‘熊猫计划’实验探测的轴子晕望远镜。
除非亲自参与这些科研大工程项目、得以操控大型科研装置,否则光凭文献和软件模拟,绝对不可能捕捉到‘轴子’。
这一关着实很难!
盛明安暂且将其放置处理,转而看向下面的材料革命,磁分散电弧等离子的数值模拟?
这跟石墨烯提取技术有什么直接联系吗?或者有什么直接作用?
黑科技程序总不会给他没用的提示。
盛明安若有所思,陷入头脑风暴中,从等离子体工艺制备石墨烯的方式联想到目前已有的几种技术。
射频感应加热等离子体、微波加热等离子体,是热解碳氢化合物合成石墨烯的技术,但耗能太高,产品均匀性低和稳定性不足,存在非常明显的技术瓶颈,不能实现石墨烯的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磁分散电弧等离子?”盛明安喃喃自语:“热等离子体的技术,因为等离子体的导电率随温度升高,电弧自动收缩,要求石墨烯合成在瞬息之间……”
大面积均衡加热难以准确控制,最终导致成品性能不足。
要想低成本、大规模生产就得解决产品均匀差和能耗高的技术缺陷。
但不管是那项技术都主要涉及到热等离子体的原理,利用高温下的热等离子体条件实现复杂的工艺过程。
而实现热等离子体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是电弧热等离子体。
可是热等离子体分散状态下必须达成大面积而且密度均匀分布的条件,也是当下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简单点来说,采用热等离子体技术合成石墨烯是获得石墨烯的方式之一,而通过解决热等离子体电弧分散状态时的不稳定、不均匀性等问题,就是实现高质量低成本、产业化生产石墨烯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