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香如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7 身后之谋,刘备的日常,熏香如风,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数年前,夫君重建前汉郡县,令高车十二部皆迁入城中安居,又表各部大人为归义侯。然漠北苦寒之地,却鞭长莫及。今扶余、沃沮,极海之地,亦归向化。只需将‘北海六氏’收归帐下,北疆万里之土,当与西域连成一体。帝业可成矣。”
刘备方才醒悟:“归义王以归葬旧土为名,引南北之争。欲使草原各部刀兵相见,造‘鹬(yu)蚌相争,渔父得利’之势也。”
“夫君明见。”副伏罗氏言道:“父王薨时,并未言明何人可继‘归义王位’。故依旧俗,能报老王(遗愿)者,可为新王。十二部大人,皆欲举兵北上。然留守北海之六氏,势必寸土不让。夫君若能居中调停,当可一统各部。如此一来,广至北海,皆为王化。”
“归义王,何其善待刘备。”悉知内情,刘备一声长叹。
“夫君切莫如此着想。”副伏罗氏又言道:“父王曾言,天下皆视我辈为异端,蔑称‘胡虏’与野兽等同。唯夫君视我为同类,共出一种,待如手足兄弟。为长久计,融合向化,乃大势所趋。然能一统各部者,唯夫君一人耳。”
“为夫已尽知也。”刘备叹道。
蓟王心怀天下,海纳百川。一言一行,所作所为,皆可佐证归义老王所言。俗语曰“将心比心”。正因听其言,观其行。关内游牧,皆转农牧。虽全面向化,然各自习俗,却得以保留。居有定所后,最大程度降低了自然灾害对游牧的影响。青储饲料辅以苜蓿精料,再加马邑、牛牢遮风避雨。所产鲜奶,出栏牲畜,羊毛皮革,皆第一时间贩卖蓟国。互通有无。生活可谓云泥之别。
蓟国胡女成风。便是明证。胡女所生子嗣,亦别无不同。二十等爵对全体国民开放。再加陇右羌胡、极东扶余,蓟王大名,如雷贯耳。被称为:“北境守护者,草原撑犁孤涂,鲜卑驯鹿人,哺育万马者,东胡共主,诸羌执鞭者,遥远绿洲主人,陇右牧羊人,四海弄潮手。”
足见一斑。
新增“四海弄潮手”,自是真对扶余、沃沮、三韩半岛,倭国列岛所言。
话说,自“牵招刘备”始,刘备大名便在四海之内,广为流传。又经东西游商,播撒丝路沿线。海内人尽皆知。除去洛阳贵胄,故步自封,坐井观天,夜郎自大。自以为宅兹中国,一切尽在掌握。殊不知,江河湖海,皆已流传“麒麟降,国祚尽”之童谣。
刘备本想坐观风云,随遇而安。然天下人,却皆已等之不及。
改朝换代,民心所向。
便是归义王亦如此着想。不惜设下身后之谋,倒逼刘备出面,一统塞外草原。
此行,必不可少。
然后世有民谚:“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虽说高车王庭,与没鹿回部,皆以刘备马首是瞻。然此去北海,刘备还是带足人马。
除去锦帆校尉甘宁、楼船校尉郭祖,正攻略倭岛。黑山、白波三校,安置流氓,守备太行八径。刘备将蓟国:荡寇、讨虏,扬武,鹰扬、折冲五校,并护军左校许褚,领麾下白毦精卒五千为中垒。共计精兵三万,浩浩荡荡,奔赴北疆。
发妻公孙氏与高车妃副伏罗氏,先后产子。乌莲、七位小姐姐,及安氏姐妹,亦临盆在即。奈何军情紧急,大战一触即发。眼看帝国将乱,为长久计,刘备须迅速稳定大后方。
形势所迫,纵有千般不愿,刘备亦需此行。除去蓟国六校,门下属吏,刘备唯将小师弟周瑜,带在身侧。暂命其为参军。临行前,门下祭酒司马徽,又举为其僦车少年,寒门子弟,姓徐名福为参军,与周瑜相伴。
得少年徐福。
蓟王欣然笑曰:“孤此去,无忧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