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536章 人口问题,蜀汉之庄稼汉,甲青,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需众人齐心”这个话,估计就是诸葛老妖暗中提醒自己,要以国事为重,齐心协力。
齐心就齐心吧,冯永倒也没有什么意见。
想要过小日子,就得让诸葛老妖先好过了。
他好过了,大汉就好过了,大汉好过了,自己才能好过。
倒是蒋琬,看到冯永一脸的满不在乎,却是微微一愣,也不知这位君侯,是当真不知道这其中的含义,还是假装不知道。
只是这是丞相与君侯两人之事的事情,蒋琬倒是不好过于说太多。
“君侯,琬此次来,其实还有一件事。”
“还有?”冯永差点就叫了起来,“没完了?”
薅羊毛也不是这般薅法,牧场的羊毛真要这么薅,羊都要被你薅成秃子!
蒋琬似乎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点多,脸色有些不好意思“君侯可知,前些日子,广汉郡有乱民呼啸于山林之间,连丞相运往汉中的北伐军资都遭到了掠夺。”
广汉郡的有乱民,冯永自然是知道的,因为兴汉会内部早就有人传了消息过来,锦城的粮价突然大涨,原因就是广汉郡有民乱。
锦城属于蜀郡,相当于后世的北都,而广汉郡就在蜀郡北边,相当于后世的河北。
广汉郡有动乱,直接就影响到锦城的人心稳定,随之而来的,就是粮价的突然暴涨。
前些日子冯永还跳脚大骂了一阵,早不乱晚不乱,偏偏在兴汉会大量购粮的时候乱,为此不知要多贴进去多少钱。
那个时候冯永这才反应过来,这广汉郡的民乱,不仅仅是蜀中世家对朝廷的抗议,而且他们甚至还借机抬哄锦城粮价,从自己身上放了一回血。
这怎么不叫某只土鳖暴跳如雷,浑然不记得自己以前坑了人家大出血好几回。
人家这回,最多也就是拿回了一点利息而已。
如今冯永听到蒋琬主动提起这事,便好奇地问道,“朝廷清查出了多少隐匿人丁,值得那些世家这么大动干戈?”
“目前为止,查出了三十余万。”蒋琬神色凝重,“谁都能猜出世家隐匿了不少人口,却是没想到有这般多。”
“嘶!”冯永牙疼似地吸了吸气,“才三十万?”
“才?”蒋琬这回是当真地惊愕了,“三十万已经不少了,君侯可知在此之前,大汉的在籍人丁有多少?”
“多少?”
“先帝登大宝时,曾清查过府库中的册本,时有户二十万,九十万人。然这几年,汉中与蜀中各郡又多了不少人丁,计有二十二万户,百万人。”
“如今朝廷府库宽裕,这才能重新整理人丁田亩,没想到却是能多出三十万。君侯,这可是三十万人,不是三万,比以前可是多了近三成。”
蒋琬略有激动地说道,“这其中,君侯当真是居功甚伟!若不是……”
会不会说话?会不会说话!
你这么说,要是在不明就里的人耳里,就误会成了我用三年时间搞出三十万人一样!
所以说,为什么要有钱,因为有钱才能为所欲为。
不然,按以前诸葛老妖的抠搜劲,哪有资本去下力气清查人口?
光是顾忌世家的反弹,就够朝廷妥协了。
如像现在,反了就反了,直接镇压就是,反正手里有钱有粮。
冯永撇撇嘴,不在意地摆摆手,打断了蒋琬的话,“这有什么?南中各郡还没查呢,若是查了,岂不是更多?”
诸葛老妖的北伐是后世津津乐道,长盛不衰的话题。
因为从那以后的一千八百年里,再没有一个割据蜀中而能主动出击北方的政权,而且还能打得这般有声有色。
而这又扯到了蜀魏两国的经济与人口对比当时蜀的在籍登记人口有一百万左右,而魏则有四百五十万左右。
而且曹魏还占据了天下最精华的地区,而蜀地,在当时却属于偏僻之地。
所以这才是后人推崇诸葛老妖的原因。
但就人口问题而言,有一个争论点,那就是晋在统一全国后,开始全面清查,全国一下子就有了二千五百万人口。
这就足以说明因为战乱导致隐匿的人口之多。
所以后世的学者根据西晋统计的人数,推断当时蜀的真实人口有四百万,魏有一千三百万。
冯永觉得这是比较接近真实情况的。
而如今朝廷清查人口,却只查出三十万?
就这,还让蒋琬神情激动,照这么看来,估计诸葛老妖也是欣喜不已。
毕竟多了近三成的人口呢,按一比十的兵民比例,少说也能多征三万人。
可惜的是对于冯永来说,却是索然无味,毫无意义剩下的二百多万呢?
老子这么努力地提高生产力,甚至愿意分出利润让世家大族一起沾光,你们这么死瞒着人口,对得起我?
不过是清出三十万隐匿人口,就来一场动乱,甚至还借机哄抬粮价,让老子多放了多少血?尼玛的真是一帮饕餮!
想到这里,冯永心里就觉得滴血好多的小钱钱就这么掏出去了!
“君侯,南中……这个时候,是没办法查人丁的,毕竟南中各部族的夷人,只能算是蛮王夷帅所有,非大汉所能管。”
蒋琬本是很兴奋地说起这个事,但看到冯永一副不甚满意的模样,当下心里就是一惊,看君侯这模样,似乎觉得清查出来的人丁太少了?
“那蜀地和汉中呢,丞相就打算就此罢手,不打算再清查下去了?
冯永不甘心地追问道。
“广汉郡的民乱,已经说明朝廷不宜再清查下去了。”蒋琬解释道,“毕竟当务之急,是早早做好北伐的准备,而且丞相也需要蜀中的安定。”
“封建地主阶级的局限性……”
冯永咕哝了一句蒋琬听不懂的话,这才对着蒋琬说道,“越巂人丁,这些日子我也清查了一下,大概有十五万人左右。”
“具体数据,在越巂主薄那里。待蒋参军回锦城,可找他要册本。”
“多少?!”蒋琬冷不防听到这个,失声惊叫起来,“十……十五万?”
“是啊,十五万,两百年前有四十万呢。”
冯永看着蒋琬的神情,不屑地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这……这如何能相比?”蒋琬有些结结巴巴地说道,“君侯,此事可是当真?这等事情,开不得玩笑。”
“这在籍人数,是指可以缴纳赋税的人丁,可不是那些部曲、奴工之类的,更不是那些朝廷使唤不动的夷人。”
“我知道,我又不是瓜怂!”冯永没好气地看了一眼蒋琬,“我好歹也是在南乡呆了那么久。按老规矩,马场之类的人丁,由马场统一帮忙交纳赋税和征调徭役。”
“至于愿意耕种的,按十税一收赋税,一分一厘都不会少。”
古代的赋税,除了要交田税,还要交人头税,同时还要不定期地服徭役。
牧场和纺织工坊是新鲜事物,于是冯永开了一个先河,对那些拼命吸血的权贵和世家来说是很恶劣的先河统一帮职工交赋税。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尽了办法也要挤进南乡牧场和工坊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