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战局设想
光阴的赞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战局设想,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光阴的赞歌,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祯14年5月下旬,宁远
离开周遇吉的军营后,周铉心中很高兴;
他感觉到这次还真有可能打一个大胜仗,消灭建虏的数量超过1000人,甚至更多!
4月份上旬时,周铉当时接受驰援锦州这场战事,有一半是被逼,有一半是想尝试跟建虏打一场;
不管怎么说,对敌建虏是迟早必须要做的事情;
否则,这大明朝还有人能够肩负起这个责任吗?
周铉心里想了一遍所有人物,没有!
原因不是这些人没有能力,而是得不到朝廷和崇祯的足够支持和信任;
即使得到了支持,即使拥有20万军队,也有可能一下子崩盘;
因为洪承畴也好、孙传庭也好,即使是陈新甲来,很多总兵一碰到硬仗就会逃跑;
原来的“松锦之战”第一个逃跑是大同总兵王朴,接下来还有吴三桂、白广恩、唐通;
而洪承畴还是白广恩和吴三桂的大恩人!
周铉4月上旬之所以拒绝驰援锦州,因为他认为还没有准备好;
他的周家护卫队人数严重不足,骑兵较少,而且还战斗经验不足。
他希望的时间点是崇祯15年秋天,阿巴泰率领约7万建虏入关时,狠狠伏击一次建虏。
目前,周铉对于历史上的“松锦之战”还是记得很清楚,他现在至少有三个情报优势:
其一、崇祯14年7月底之前,大明军队还占有优势;
如果历史上的洪承畴更果断一点,更坚持一点,驰援锦州就成功了;但世间没有如果。
这说明7月底之前与建虏打仗,大明有优势;
其二、崇祯14年8月份,清军失利后,皇太极才赶往锦州附近;
这说明7月底之前,建虏不会有援军。
其三、皇太极派人从锦州西面往南,穿越松山、杏山之通道,在松山与杏山之间挖了壕沟;
这说明松山、杏山之间有通道可以绕过锦州。
其四、崇祯10年以后,大明从来没有积攒这么多骑兵,也从来没有大明的统帅和总兵敢于与建虏硬碰硬,更别说去主动攻击建虏;
这样可以打建虏一个轻敌和措手不及。
周铉假定发动战争时间为7月20日左右,定在这个时间有三个原因;
首先,五方的人马需要时间来训练和磨合;
其次,需要花时间侦察情报,甚至上前线侦察情报;
最后,需要花时间准备粮食、装备、马匹、人员到预定地点;
想了很久后,周铉设想了具体战争布局:
第一步,集聚4万步兵和1万多骑兵在松山与杏山附近,并在松山与杏山之间适当挖壕沟;
第二步,由祖大乐率领2万多步兵和1000多骑在松山附近大摆阵,不断佯攻建虏;
第三步,通过骑兵将周遇吉约2万步兵人马转移到锦州外围西北面,他们在此挖壕沟,并进行防守;
第四步,由周铉、吴三桂、曹变蛟发动对义州的强攻;
其中,第二步与第三步的时间放在7月19日,第四步时间放在7月20日。
如果建虏回援义州,肯定优先选择通过周遇吉的防线。但此时周遇吉已经防守到位,还有壕沟阻拦;
依照周铉对周遇吉的能力判断,他应该有能力阻挡下来。
如果建虏无法通过,他们会考虑松山和杏山之间的通道,但此地首先有祖大乐的阻拦,还有壕沟。
如果在祖大乐佯攻期间,建虏对祖大乐发动猛攻,祖大乐支持不住,可以退守松山;
第五步,从义州回来的骑兵、周遇吉部队、祖大寿部队、祖大乐部队四面围攻原来围困锦州的建虏军队,这部分建虏估计有4万人不到;
但四方人马却有7万人马,这是必胜之局!
即使不能全歼这4万人马,能够拿下5000人也是好事啊!
这个战局设计跟历史上的“松锦之战”完全反过来;
这次大明官军断了围困锦州的建虏的退路,这部分建虏有约4万多人,马匹有6000以上;
如果吃掉他们,那建虏一定很伤元气。
周铉哈哈大笑起来,太好了!战局就是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