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9章 言建文帝,不负大明不负卿,十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胡说八道吧?我皇兄是皇帝,你从哪儿看出来我比他有福?”
尽管胡逸仙是长辈,可朱翊镠在他面前,说话还是无所顾忌。
“当皇帝的人难道就一定有福吗!”胡逸仙道,“且不说它朝,就说本朝皇帝建文帝,潞王爷觉得有福吗?”
朱翊镠沉默不说话,因为建文帝的命运实在堪称坎坷。
但他也只是沉默了一会儿,想着既然这个胡逸仙那么能侃,说得好像又是那么回事儿,像个高级卜相师似的,那就不妨再考他一考。
于是,朱翊镠有心问道“关于建文帝,胡大仙儿了解多少?”
“潞王爷想问什么?”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个谜,胡大仙儿觉得呢?”
胡逸仙喃喃地道“牢落西南四十秋,归来花发已盈头。乾坤有梦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前云气暗,朝元阁上雨声愁。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不知潞王爷听过这首诗没有?”
“这是建文帝所作?”
“正是,这首诗出自《徐襄阳西园杂记》,但那里面只录了这首诗,却没有提出任何的佐证。关于建文帝这首诗的佐证,在《碧里杂存》一书中倒是有过记载。不知潞王爷有兴趣听吗?”
朱翊镠点了点头。
原来探视胡逸仙多半为了孩子,离京前最后一次探视让他觉得胡逸仙身上有种与众不同的警觉。
或许正因为这种警觉,让胡逸仙对未来有着不同寻常的预知与判断。
抛去感情的层面,也是朱翊镠这次探视的主要原因。
本来问建文帝的消息也只是一种试探,却没想到胡逸仙说得有板有眼,除去念诗,貌似还能将这首诗的出处以及建文帝来龙去脉讲清楚。
朱翊镠当然感兴趣了。本来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就是千古之谜嘛。
且听这个胡大仙儿是怎么说的。
起初觉得他是个大骗子,“大仙儿”多半是讽刺之词,可随着接触的增多,越来越感觉他还真有几分“仙儿”。
只听胡逸仙介绍道“《碧里杂存》这书据说是正德年间一个叫董毂的人写的。此人是正德年间的进士,曾当过安义、汉阳两个县的知县,后因事罢官归隐林下,写了这本书。
“对建文帝旧事,书中记载颇祥。说建文帝尚在垂髫之年,太祖皇帝夜里做梦,看到内廷左右楹柱有黑白二龙缠绕相斗。左边楹柱上的黑龙战胜。
“天亮后,太祖皇帝非常惊奇地发现燕邸,也就是后来的永乐皇帝爷,与皇太孙,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各抱一根楹柱嬉戏。而燕邸恰恰在左边那根楹柱上,太祖心下便起了疑心。
“后来太祖皇帝带着燕邸与皇太孙阅御马,出了一个上联让两人对,太祖皇帝出的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皇太孙对曰`雨湿羊毛一片毡`,而燕邸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
“显然太祖皇帝对燕邸较为满意。从中也能看出皇太孙的懦弱、平庸和燕邸的雄心。等到太祖皇帝驾崩后,皇室想了一些方法来巩固建文帝的皇位。但后来江山还是被燕邸所得。而那副对联成为二人命运的谶语。
“其实太祖皇帝当时燕邸与皇太孙的对联,心下便不免喟叹天命不可违,所以传位给皇太孙后,曾封锁一箧,密召已成为建文帝的太孙说,`你所他日遇到大难,垂死之际方可打开一看,遇到小灾万万不可打开,切记!`
“等到了壬午那一年,燕邸从北京发兵,靖难之师包围了南京紫禁城,建文帝在危急之中打开太祖给他的箧笥,只见里面唯有僧衣帽一套,度牒一纸,剃刀一具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