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渊羡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5章 京察,大明1521,临渊羡龙,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刚才东华门外,俩人交谈提到的那个姓高的草包,坐在桌子前抓耳挠腮半个时辰,愣是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
最后忍不住偷偷的转头向旁边看去,恰巧落入嘉靖的眼睛里。
“那个,第二列第十四排,拖出去!”
“第四列,第六十二排,拖出去!”
……
有了那几个前车之鉴,两个桌子之间,间隔不过只有一尺,也没有人再敢交头接耳。
司礼监的二十个小太监们,各自守在一列前面,有交卷的牝由他们读一遍,语句通顺者再递上来,由嘉靖亲自审阅。
连他们都通过不了的,直接就被判为了差。
到了午时,那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得了中的如释负重,相互招呼着要去庆祝一番去了。
得了差的,则一个个像是霜打了的茄子,垂头丧气,怕死了明年要是再是个差可怎么办?
不但没有俸禄,还要去国子监跟那些年轻的监生一起学习,丢死个人了。
不过得了差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还都是得了中的,真正得了优的却也极少。
除了那些确实有水平的内阁、尚书、给事中外,也就是几个御史和零星的京官。
这些所有得了优的,全都要留下来参皮接下来的圆桌会议。
对于那些小京官来说,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让皇上认识自己,以达圣闻的机会。
嘉靖对这件事,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原本乾清宫的圆桌周围,也只有三十来张椅子,除了内阁、司礼监、尚书和都御史,给事中之外,也没有其他人的位置。
今天为了这个会议,嘉靖特意让人在外围又加了一圈椅子,以容纳那些得了优的京官们参与到这场大讨论中来。
这次涉及大明国运的全议。
跟以往的惯例一样,每个人的面前都摆放着点心水果。
旁边的炉子上,那个硕大的铜壶,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煮的滚烫的奶茶,无限量供应。
“陛下,人都到齐了,可以开始了。”
嘉靖看着面前的所有人,在他的右手边第二位还空着一个位置,那个本应该是属于夏言的位子。
“今天这次大讨论,朕还想请另外一个人参加。把杨公子杨慎也请来吧。”
杨廷和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坐在椅子上没动,眼睛飞快的眨动了几下。
这眨眼的时间,他的脑子里已经闪过了无数种可能,皇上这是又要打什么牌?
为什么要杨慎参加,他现在正在修的《武宗实录》,难道皇上又要从武宗身上做文章?
不能,按说皇上现在应该尽最大的可能,不提武宗的事,能回避就回避的。
那又是为了什么呢?
“陛下,他不过是一个翰林院修撰,不懂这些事情。”
“哦?都说知子莫若父,我看杨阁老对自己这儿子还不是很了解么!”
嘉靖向身后招手,广林立刻送上来一本册子,恭敬的放到杨廷和跟前。
“看看,这都是那些年轻人讨论的东西,朕亲耳听了,亲眼看了,有些问题啊,比在做的诸位,讨论的还要深刻,还要尖锐啊。
我们不要觉得年轻人就一定经验不够丰富,做出的判断和想法就一定是不够深思熟虑的,朕看有些事情,恰恰就不需要深思熟虑才是更好的。
干什么事都想这个想那个,顾东顾西的,那就是什么事也不要做了。”
“朕想让杨慎来,不仅仅是请了他一个人啊,朕请的是一个年轻人的代表,咱们也要听听年轻人的声音么,毕竟大明的将来,还是属于这些年轻人的,诸位说是不是?”
谁敢说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