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无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年糕条,妙手生香,董无渊,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含钏自然不知国子监内,张三郎倾情推销的场面之热烈、感情之真挚、语言之丰富。
更无从知晓,这辈子的徐慨又偷摸儿地吃了她一块儿金乳酥。
含钏忙得每日脚板飞起——北京人对糕点的热情,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讲究的人家是要把一日三餐两点写进食谱的含钏将每日限量送货上门提到了八十盒,都仍旧无法满足首都人民日渐旺盛的美好需求
甚至,含钏发觉,每天早上的饼,只是买糕点的入场券。
常常是富贵人家的仆役奉命来排队买饼,拿到了热气腾腾的饼就把煎饼往袖兜里一塞,紧接着就熟门熟路地开始写条子——买饼是顺道的,内造的糕点才是人家的终极目标。
你也不能说人家不对,但正儿八经想来吃吃煎饼当早饭的人便怨声载道。
这两日,含钏甚至发现,她还没开始摆摊儿,便自发地有人排起队来,可真正排到时,又换了个人来买。
合着买个饼,还出现了二手贩子的行当?
首都人民挺闲的,也是真爱吃。
含钏对自己的吃食事业,瞬间滋生出鹏程万里、富可敌国的自信。
白爷爷让含钏请个伙计,扩大规模。
含钏摇摇头,“越买不着,越想买。越不好买,买的人便越多。”
瘦田无人耕,耕着有人争。
人这个心理吧,归根究底,还是贱。
白爷爷蹙着眉头摇摇头,闹不懂闹不懂,这做生意和做饭还真不一样,叫他炖一盅神仙鸡,都比叫他算账来得容易!
含钏也知道买个伙计更轻松。
可
含钏一边拿石臼舂蒸熟的糯米粒,一边环视了一圈逼仄拥挤的小院儿,心里头叹了口气,若真买了一个伙计,先不提伙计住哪屋,便是崔氏那张嘴,如今她交了一月一两银子的“巨款”,崔氏尚且横眉冷对,生怕她多吃了一颗米,若再来个身强体壮,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伙计,崔氏能厥过去。
做起糕点生意后,含钏手上的闲钱渐渐攒了些。
一个月能攒个六七两银子,手上总共有个三十来两银子。
若是赁一个小院儿,付三押一,却也有些短。
北京城置宅不易,租赁也麻烦,含钏托胡文和帮忙四下问了问,宽街上连铺带院的宅子出得少,宽街的生意多好做呀,若不是真有难处,谁会把那处的铺子赁出来?若真有前店后舍的铺子,那租金也是奇高的,一个月十二、三两银子,还不包含打点京兆尹和重新装修置办的钱。
胡文和便劝她,搬远一些,租金能降下来,若是搬到煦思门前后的坊间,租金一下子能便宜一半,也算解了燃眉之急。
酒香不怕巷子深。
含钏当然说好,便拎了一盒山楂卷、一盒马蹄糕、外加一匣子翡翠芙蓉酥,烦胡文和帮忙给问问。
可这十来天,一点音信都没有。
含钏停了棒槌,抹了把汗,重新低头使劲砸蒸熟的糯米粒儿。
是在东郊集市里买的隆村黑糯,紫黑糯稻比寻常的糯米更有米香,并且更甜。上锅蒸熟后,放在石臼里用吃奶的劲儿捶打成黏糊糊的糯米团儿,手心沾上没有味道的清油,将糯米团搓成一条一条软绵弹滑的年糕条,年糕条里什么也不加,只放在扁平的簸箕里任由北京城的冬风将其水分吹尽吹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