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崛起1993,帝汤,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采购吃不吃回扣这个问题林河不想去评论,懂的都懂。
现在厂子生产摩托车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上的难度,技术上也没难度,有整套的生产资料,还能有什么难度;也不是人员问题,岗位上打螺丝的培训一下就会了。
只要按照流程规范操作,生产摩托车不是问题。
又不是造汽车。
难的是供应体系的建立,这才是当前的大问题。
供应链这个词现在还没被人发明,领导们也没这方面的意识。
在厂领导的概念里,最核心的东西都自己造了。
剩下那些不重要的部件,去买就是了,能有什么难度。
可问题是,真有这么简单就好了!
认知存在偏差,说的再多也没用。
林河说了好几次了,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然采购科买回来的塑料件就不会是劣质品了。
不打算再说了,他准备找个机会好好给领导们上一课。
抽了个下午的时间,林河去参观了一下何为民朋友开的厂子。
离的挺远,两人坐了两个小时的公共汽车,来到了天河北郊的一片村庄,所谓的厂子也不过是几件土房子,就一家庭小作坊,简陋的没法看。
这也是这个年代民营企业的特色。
这片村庄几乎全是这样的小作坊。
空气中充斥着各种刺鼻味道,也不知道有没有毒。
老板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精明汉子,一脸和善笑容,领着两人参观了下厂子的设备,纯手动热压机,还有一堆奇奇怪怪的模具,全都透着一股子古董的味道。
这样的机器林河还是第一次见到,当年可没见过。
甚至已经不能算是机器,只能算生产工具。
翻了翻数据包,很快找到了相关资料。
这个工业文明的数据包可是帮了他的大忙。
竟然是三四十年代的生产工艺,怪不得他都没有见过。
林河问道:“有生产的样品吗,给我看看!”
“有!”
老板答应一声,连忙取来一个塑料件。
林河接过来看了看,是个坯件,还没上色,看半天也没认出这玩意是干嘛的,塑料到是挺硬,刚性足够了,但没什么韧性,制作玩具还可以,摩托车上没法用。
磕碰就碎,那肯定不行。
摩托车塑料件对韧性要求很高。
林河问道:“这是个什么工件?”
老板答道:“一个电机的外壳。”
林河了然,怪不得他看不出来。
这种通常被包裹在里面的东西,他哪见过。
何为民问:“你看这质量给厂子的摩托车做工件行不?”
林河实话实说:“摩托车的塑料件对韧度要求比较高,那玩意毕竟不是家电,摆在家里不动,磕磕碰碰是经常有的,塑料件韧度不够,很很容易碎裂!”
老板忙道:“软塑料我们也能生产的。”
林河问道:“现在可以生产吗,我看一下你们的工艺流程。”
“可以!”
老板连忙答应,把工人们叫过来开锅生产。
二十年后的塑料制品生产线林河见过,但这种三四十年代的土法生产工艺他还真是头一次见,乌烟瘴气中,工人们甚至要戴口罩干活,林河和何为民也一人戴了一个。
没一会白色的纱布口罩就变成了黑色。
怪不得要发展环保……
在这种环境下干活,估计会折寿。
吸的全是有害气体,但凡有别的选择,谁愿意干这?
土法生产工艺极其考验工人手艺,林河看的是大开眼界。
哪里还顾得上有毒,好多看不明白的地方,现场跟几个工人请教。
看着工人们将原料熔化,翻炒凝固后定型,最后用纯手动操作的热压机将热塑料在模具里压制成工件,林河不得不佩服这些老手艺人的的匠心。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早几十年没有现在那些先进设备,也是靠着落后的生产工具和工人们的手艺,才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通过不断的改进生产工具,才有了今天的工业自动化。
甚至好多真正的尖端零部件还是靠人工制作出来的。
比如机床导轨,普通的机床导轨可以利用机械加工。
但超高精度机床的导轨依旧是靠工人的一双手打磨出来的。
林河拿着制作好的工件,两手掰了掰,确实柔韧了。
但韧度还不够,而且刚性也差了。
“怎么样,这个能用吗?”
老板有些期待,这两年生意不好做了,八十年代那会只要能生产出东西就不愁卖,客户也没得挑,可进入九十年代,各种小工厂比雨后的春笋还要多。
可选择的余地多了,客户就变的越来越挑。
搞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