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知行学派(下)
武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8章 知行学派(下),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武渣,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位夫子立刻被说服了,是啊,我等是劳心者,匠人们为劳力者,他们怎么也比不了劳心者啊。
若是其中的佼佼者,学了这些学问,自然也可以变成劳心者了,这就是教化的作用啊。
何秋又拿自己举例:“我献上亩产数十石的良种,被封为良乡候,有人会把我当做农户吗?若是你们之中有人能让一般的麦谷亩产过十石,恐怕会被奉为圣贤吧。”
下面的夫子们大都是第一次知道何秋还有这等身份,听完第一反应是震惊,山长竟然是良乡候,然后就发现不对,亩产数十石的良种?!
夫子们一片哗然,有人已经忍不住高声问了起来:“山长所言亩产数十石的良种可是真的?”
看着下面这些人热切的眼神,何秋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怕是办了件蠢事,但眼下也只能硬着头皮点了点头:“自然如此,朝廷已经派人验证过了。”
下面有些上了年龄的夫子已经开始狂笑道:“天佑华夏,天佑大明!”
何秋不得不暂停一会儿讲学,等他们发泄完了,才接着说:“现在你们有人会觉得亩产十石的稻谷会不现实吗?”
齐齐摇头。
何秋感觉自己刚才说的话,效果有些好过头了,眼下竟没人反对他说的话了,只好自己耐心解释:“想想神农之世,当时谷物的亩产恐怕不到一石。秦汉之时,不过两三石,至于今天的水田,多者能产四五石。”
“若是我们研究农事之理,就算不能一步到位,直接让稻谷亩产十石,但退一步,六石、七石,总是有可能的吧?若真的能亩产七石,就可多养活天下三分之一的百姓,多少百姓仰你而活,怎可能有人觉得你是农户呢。”
“说得好。”下面的夫子们齐齐喝彩,学生们不太懂,只知道山长找到了亩产数十石的作物,也跟着喝彩。
何秋只好把今天的讲学结束了,不过大的方面他该讲的已经都讲完了,剩的就看下面的这些人里能不能多出几个有资质的,跟着一起搭建何秋的这门学问,引领时代变革。
但他不知道,他宣讲的这些东西却在书院里掀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有些书院外的士子也知道了他这么一号人。
何秋亲口承认了,他找到了亩产数十石的良种,并且借此封侯,这年头,谁也不嫌自家粮食多啊。
于是乎,人们都开始关注何秋说的良种何时推广到自家地上,有能力的还试图到书院找何秋,走走关系,想要提前买些种子过来。
反倒是何秋所讲的学问,关注者寥寥,只有书院内的杨少峰等人兴致高昂,还找到何秋要去了他之前所说的可以看天体的工具,其实就是望远镜和显微镜。
也幸好,何秋签到系统得到的不是那种倍数特别高的,理论上现在的大明也能做出来。
像是杨少峰就觉得只在书院里和别人共用这么一台工具,实在不是很方便,就打算让人帮着做一套,有钱人就是任性。
于是乎,后世所言的知行学派,就在这么一片纷嘈杂乱中默默地开始发展了。
北平城里的朱玉颖早早地就从自己的未来夫君这拿到了《数学》等书的样本,为了可以多和何秋聊聊,开始下心攻读。
刚开始看,就觉得这些书实在太枯燥了,若非作者是何秋,他朱玉颖才没那个功夫看呢。
只是眼下,也只有硬着头皮往下看了,不过很快朱玉颖就发觉,自己还是不要太懂的为好。
嗯,何秋的书我看不大懂,为了求知,我特意去书院请教他,这是多么完美的一个理由啊,刚好还不用被别人说三道四的。
却完全忽略了,若是徐氏不想让她见何秋,有的是办法,更别说这个理由如此蹩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