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南山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八章 史禄:殿下太不要脸了,我的祖父是秦始皇,十月南山火,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横行大海。其中最大的宝船长148米,宽60米,船体分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
其规模,其实力,都冠绝当世。
这并不是后人的臆测或是吹嘘,明人编写的《国榷》中有明确记载,“宝船六十二艘,大者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罗懋登所著《西洋记》中也详细地记载了郑和船队中各种船型的尺度,其中,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
可以说,当时的大明海军力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当时的皇帝但凡能有点野心,别那么骄傲,看不上那些不通教化的番邦友人,大明早就变成了日不落帝国,没有了那些黄毛鬼子什么事了。
因为兴趣的关系,前世赵郢还真仔细翻看过大明造船技术的相关说明。
原本这些资料早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只记得一些大概,但穿越之后,前世的记忆都变得清晰可见,那些早就被自己遗忘了的知识,也再次变得清晰起来。
比当初看书的时候都要清晰。
大明的船只,之所以那么先进,是因为在几项技术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第一,就是造船材料的创新,主材料采用松木,后来又引进了更加坚固,水密性能也更加优良的崖柏木等更加优良的材料。
九铜炉的使用,让锯材更加的劲直,不易翘曲,内外质量均匀,可以打造出更加优良的船只。
其次,便是造型上的突破,明朝造船工匠们发现,“后高前低,船以翘为妙”,不仅让船只的稳定性和速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还极大地增强了船只的抗波能力。
加上龙骨技术上的成熟,大明的船只在性能上已经变得极为成熟。
赵郢脑子里就装着好几个已经极为成熟的船只设计图。
他虽然早就想拿出来,只是没有好的时机。
其实,在他的计划中,现在都不是什么好的时机,如今大秦危机四伏,暗流涌动,无论是自己,还是大秦,其实都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征服海外。
但始皇帝寻求长生不老药的心思是拦不住的,那就只好临时调整自己的计划了。
借助始皇帝的这次行动,提前打造出远超这个时代的船只。
出海——
现在唯一需要的担心的,就剩下一个了,那就是——钱!
“史少府,现在库里还有多少钱财……”
虽然赵郢这个问题有点违规,但史禄还是老老实实地交了一个老底。
“还有三百万钱——”
三百万钱,说起来是不少了,可问题的关键是看准备怎么用啊。
用来做别的还行,可用来发展海军,这点钱就真的不够用了。见赵郢有些诧异地看着自己,史禄不由苦笑着解释道。
“今年朝廷用钱的地方比较多,加上您上次出征匈奴和河西,其实花费了不少,后来河西那边又不断地要物资——真没剩下多少了——这得亏是您给了食盐提纯的技术,不然我这里都要揭不开锅了……”
赵郢……
说了半天,竟然还是我自己的锅!
赵郢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咳咳,钱——好说,赚了就是花的嘛……”
史禄……
关键是能赚啊!
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吐槽。
赵郢见史禄愁眉苦脸的样子,不由乐了。
“钱的事情好办,我教给你个办法,多了不敢说,但十天之内,再次筹集几百万钱应该不成问题……”
史禄!!!!!!
大喜过望,一把拽住了赵郢的袖子,仰着脸,目光灼灼地看着赵郢,就跟看财神爷似的。
“殿下,此言当真!”
赵郢和胡亥的石炭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甚至可以说日赚斗金。上次赵郢给的食盐提纯技术,也让他毫不费力地狂赚几百万钱,他对赵郢的赚钱手段,如今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怀疑。
此时,听到这样说起这么离谱的话,竟然没有丝毫的怀疑。
“这有什么当真不当真的,赚钱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
赵郢有些嫌弃地拽回自己的袖子。
背靠朝廷,手握大权,又有了朝廷的政策,想赚点钱费什么劲儿啊。你怕是对自己这手中权势的力量,还是一无所知啊。
史禄如今已经无槽可吐。
能帮自己赚到钱,那就是亲大父当前,您老人家说啥都对!
“请殿下指点迷津!”
史禄二话不说,躬身便拜。
赵郢哭笑不得,伸出大手,轻轻地把史禄提起来,放到自己面前。
史禄……
“你想,如今朝廷是不是开了榷场,是不是商定了双方贸易的货物种类,是不是很多商人都准备分一杯羹……”
见史禄依然一脸茫然地在那里点头,赵郢恨铁不成钢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傻了啊,这都是钱啊——”
史禄……
朽木不可雕也!
若不是有自家弟弟珠玉在前,效果良好在,赵郢都快怀疑自己适不适合给别人当先生了,见状,也懒得跟他玩启发诱导了。
“集市限入!虽然朝廷开通了榷场,规定了交易的种类,但是没规定谁能入场啊——这一个个的名额,难道不是钱?”
史禄……
他一脸震惊地看着赵郢。
这简直是无中生有啊!
这种生钱之道,也太不要脸了——
“殿下,果然是生财有道!”
史禄看着赵郢,如见天人,佩服的简直五体投地。朝廷开通榷场,允许交易,原本这些商人,只要不走私反禁,都可以自由参加,结果,皇长孙大手一挥,就把这种莫须有的名额给卖出去了……
他这些年主持少府,也算是生财有道,自然知道,只要这个消息放出去,有的是愿意花钱来买名额的人。至于这名额卖出去,会不会让这些人哄抬物价——
那又有什么关系,反正祸害的也不是大秦子民啊!
匈奴人愿意花钱买高价货,跟我堂堂的大秦少府卿史禄有什么关系啊。
(本章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