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6.崇祯第二次议和,内容更加的难以接受。(4500字求订阅)
黑血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966.崇祯第二次议和,内容更加的难以接受。(4500字求订阅),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黑血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们绝对不会相信,这么重要的事情,作为堂堂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他会出现这么大的失误!
这件事情可是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甚至是他在史书上的千古名声。
可以说,陈新甲就算被人摘了脑袋,他也不可能对这件事情如此疏忽。
想想都知道,陈新甲肯定也是想把锅甩在崇祯的脑袋上。
这一君一臣,都是甩锅的高手呀!
现在他们觉得,就李世民这种锅王,他甩锅的本事都不如明朝末年的这些君臣。
这些人啥锅都敢甩!
………………
李自成眼中满是不屑,一个皇帝连这种担当都没有,既想和谈还想有一个好的名声。
这简直就是又当又立!
结果就闹出了这么一个乌龙。
李自成觉得自己应该再添一把火。
百姓不纳粮
“陈通,咱们平心而论,你认为是崇祯想把锅甩给陈新甲,”
“但这也只是你的猜测而已!”
“万一真是兵部尚书陈新甲想议和呢?”
“万一崇祯真不知情呢?”
“你这也太绝对了吧!”
“毕竟议和割地赔款这种事,那可妥妥是千古骂名。”
“咱们可不能诬陷崇祯。”
………………
隋文帝,李渊也是眉头紧皱。
宠妻狂魔(千古一帝)
“就目前的信息来看,这还真无法确定是陈新甲擅作主张,还是崇祯也参与其中。”
“只能说明崇祯有一定的嫌疑。”
…………
陈通笑了,其实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
陈通
“如果说是兵部尚书陈新甲自己跟金人去谈判,最后再想去逼宫崇祯。
那我肯定不会把这件事算在崇祯的头上。
可这件事偏偏就是崇祯授意的。
因为崇祯为了议和,他给皇太极写了一封亲笔信,阐述了他想要议和的心思,
皇太极这才跟陈新甲展开了谈判。
要不然皇太极怎么会跟陈新甲去谈这个呢?
陈新甲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兵部尚书,连内阁首辅都不是,他去谈判能代表什么呢?
根本就没有分量。”
…………
什么?!
这崇祯竟然还给人家写信了?
这特么就做不了假了。
聊天群中,曹操,汉武帝等人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以前觉得崇祯这个小蠢萌还挺好的,现在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人妻之友
“这一下事实就很清楚了。”
“既然崇祯已经给人家写了亲笔信,那就代表着兵部尚书陈新甲议和,其实就代表了崇祯的意思。”
“这就叫板上钉钉,证据确凿!”
………………
朱棣感觉自己真是要挂了,他不想听这些,可是现在就是无法彻底失去意识。
虽然已经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但聊天群的功能实在太强大了,这是让他想不听都不行。
他感觉自己的脑袋都快要炸了。
而那些太医也是急得不行,他们使用各种手段去给朱棣急救,可朱棣额头上的青筋却越来越明显。
感觉随时都能血管爆裂。
他们更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陛下都已经昏死过去了,怎么还这么大的气性呢?
………………
李世民这瓜吃的简直太爽了。
他想起了之前朱棣疯狂去怼自己的场面,现在就是报仇的时候了!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陈通,你都说了崇祯是给皇太极写了一封密信。”
“想必这种信件肯定不是通过官方渠道送到皇太极的手中,”
“而皇太极又是游牧文明,他们的语言文字都不通,怎么就能确认这封信是崇祯的亲笔信呢?”
“万一是明末那些大臣给崇祯栽赃陷害呢?”
………………
李自成哈哈大笑,这就叫做破鼓万人锤!
他早就看出李世民和朱棣之间不和,这分明就是在看好戏。
其实他也想知道,陈通为什么这么确认这件事情呢?
这在民间只是一个传言而已。
而武则天,李治他们也都死死地盯着聊天群,如果陈通把这件事情再解释清楚,
那崇祯想要议和并答应割地赔款的事情就彻底定死了。
那么崇祯就永远无法翻身。
他所谓的骨气,那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笑话。
………………
陈通就知道大家会这么问,毕竟很多事情你一定要盯死证据,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这才是历史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逻辑证据链。
陈通
“皇太极当然没有这个能力去鉴定这是不是崇祯的亲笔信。
甚至连上面的印章他都无法分辨真假。
但是,皇太极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不代表整个金人内部没有人认识。
皇太极人家有洪承畴啊!
洪承畴可是当时明王朝的高级将领,他一眼就可以认出这就是崇祯的亲笔信。
在洪承畴的肯定之下,皇太极才展开了跟明朝的何谈。”
…………………
等等!
刘秀当时就愣住了。
大魔导师
“你有没有搞错?”
“你说的洪承畴可是明朝的将领。”
“在卢象升,孙承宗等人死后,我估计这也是明朝第一梯队的将领了。”
“他怎么会跑到金人阵营里,为皇太极出谋划策呢?”
………………
朱棣此刻也懵逼了,虽然他现在极度虚弱,甚至意识极其模糊。
但他绝对不会记错,洪承畴那是明朝的将领。
这怎么跑到皇太极的阵营里去了?
是不是陈通嘴瓢了呢?
然而就在下一刻,陈通说的话终于把朱棣被气得彻底失去了意识。
陈通
“那就是因为洪承畴投敌了呀!
要说到洪承畴投敌,你这还要多谢谢崇祯。
我说过在崇祯十三年到十五年之间,爆发了一次金人和明王朝非常大规模的会战,松锦之战。
而洪承畴就是这场战役的总指挥。
洪承畴当时的策略就是跟金人去打持久战,不能擅自出战,先拼消耗再说。
因为金人当时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而且金人那是压上了全部兵力。
但是,就在战争焦灼的时候,崇祯这个蠢货又开始了他的骚操作。
那就是对洪承畴又不信任了。
所以他疯狂的催促洪承畴快点决战,而作为兵部尚书的陈新甲,那也给洪承畴疯狂的施加压力。
而那些文臣也开始各种捣乱。
那是谣言满天飞,说洪承畴停战不前,甚至说洪承畴有可能跟金人议和,
更过分的还说红尘处有可能投敌。
洪承畴最后被逼的没办法,为了自证清白,他只能冒险决定跟金人先正面交战一次。
可就是因为这次贸然进攻,让金人抓住了机会,一波大败洪承畴。
直接击溃了红尘处的主力,把洪承畴围困在城池之中。
洪承畴被足足围困了半年之久,都没有等来朝廷的救援部队,最后粮食战马全部吃光了,
甚至都开始了人吃人!
洪承畴的部下实在是忍受不了了,于是他们投降金人,跟金人里应外合,一举攻破城池,活捉了洪承畴。”
<scrpt></scrp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