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练兵,东晋:从傀儡到暴君,坏血,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些人,甚至来到军营门口打听。
殷家是大家族,不说远的,殷仲文就是陈郡殷家人。
殷家大厅,几个男子一脸惊奇,听一壮年男介绍:
“皇上将一万五千兵马全打乱,设三十曲,七部。每曲一个军侯,每部七将,两文官。”
“以举重、比武之法,新选出三十个将领,十四个文官。有些年纪较大、平庸的将领,被他调出军队。”
壮年男叫殷道云,现在军中任将,很清楚司马宗的安排。
“此举,旨在抓军权。能如此快想到这些,看来传言不会错。皇上不止恢复心智,智慧在众人之上。”
一个老头颇为佩服,殷家家主殷伯理说:
“安排虽不错,桓军在外面的兵马太多。有心来救驾的人,只怕没多少。这关,皇上怕不好过。”
殷道云亲自接触司马宗,想法不一样:
“爹,我看皇上很有信心,不如我们帮帮他吧,四处给他招些兵马。由他亲自训练,定能成为一支雄师。”
殷伯理苦笑:“再有本事,时不以待,又有何用?一切,待他过了这关再说。”
……
司马宗也知道他最缺的是时间,一旦外面的桓家军知道,定会蜂拥而至。
第二天,他连早朝都交给谢瑶,早早来到军营。
宽广的操场上,分成三十组。
每一组,都有不少石磴,几十到一两百斤的皆有。
离点将台最近的组,一个年青人,将木棒伸入两个百来斤的石磴中间。
大叫一声,使出吃奶的力气,将两个石磴挑到胸前,却无法再上一步。
没能坚持多久,落到地上。
旁边一个将领喊道:“林英,第一次抓举失败,还有一次机会。”
在点将台上观看的司马宗摇摇头。
他的条件并不难,只要能举起二百五十斤的人,即可有参加比武的资格。
这样的条件,能过关的也十不存一。
可想而知,这帮晋军的身材素质之差。
这些兵的反应,刺激到一些有本事的将领。
一个肩宽背阔的壮年将领,在一群人的围观下,轻松举起一串六百斤的石磴。
“两三百斤都举不起,这样的重量,一普通百姓,都可以试试,你们连普通百姓也不如。”
司马宗难得亮一次眼,举重的将领叫毛贵芳。
他虽已认识这些将领,谁有多少本事并不知道。
一处选拔之地,传来一阵哄闹之声。
“凭举重选拔我们不服。大家在战场上都有武器。力气再大也没用,谁先将武器插入对方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就是,一刀捅进身子,你能举一万斤也没用。”
“你们说得有些道理,但只知皮毛。”
司马宗进入人群,大家闭嘴了。
“武艺可分为快、准、狠三类。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当为第一。”
“只有快没有准同样不行。狠更复杂些,由士气、经验等组成。两军交锋勇者胜。”
“但这一切,皆要有力量作为支撑。力量是武艺之源,没有力量,一切空谈。”
全都不再闹腾,一中年将领钦佩说:
“皇上不但武艺无双,懂的也多。不过一两天时间,就将这些兵痞子降服。”
司马宗现在的急没人知道,他恨不得会分身术,将这些人早点带出来。
看了一会,王静之来报:
“皇上,一共有一百四十七人报名文官。皇上准备如何考他们?”
司马宗有些意外,这帮兵的战力虽不怎么样,能识字的不算少,算是百里挑一。
“平时这种事,你们如何考?”
“让他们写有关打仗的文章,择优录取。”
司马宗想了一会:
“文章不怎么实用。你想出五十道题,写在板上,让他们自己抄答,选答对题最多的十四人。”
王静之不是很懂:“出什么样的题?写在什么板上?”
“只要是较平的板都可以,至于题?全出军中的。比如旗语、阵法、行军等等……”
司马宗将王静之的智商看高了,对方还是不太明白。
正在想如何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颜子其提着一个竹篮跑来:
“陛下,娘娘和公主她们在外面,这是她们为陛下炖的东西,陛下趁热吃。”
司马宗有些奇怪:“她们为何不进来?”
“军中的规矩,不能让女人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