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狸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8章 田公,好自为之吧···,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血狸奴,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夫人和田公,只想到了事成之后,公子、夫人可以拥有怎样的尊位,田公又能得到怎样的尊荣;”
“为什么就没想到事情败了,会招致怎样的后果呢?”
···
“太祖高皇帝之时,赵王刘如意,便颇受太祖高皇帝喜爱;”
“太祖高皇帝甚至一度告诉身边的人:想要废除太子的储位,改立赵王。”
“最后如何呢?”
“——戚夫人的惨死,难道不会是夫人的明天吗?”
“——赵王刘如意的结局,难道不会是公子的将来吗?”
“——那些因为戚夫人、赵王而被牵连,被吕太后迁怒的戚氏族人,难道不是我王氏、你长陵田氏的未来吗?”
···
“先帝之时,梁王刘揖,也同样被太宗孝文皇帝所喜爱。”
“圣卷最盛之时,就连名震天下的贾谊贾长沙,都被先帝送到了梁王身边,做了梁王的太傅。”
“结果,又如何呢?”
“——最后继承皇位的,不还是当时的太子、现在的陛下吗?”
“——梁王坠马而亡、贾长沙郁郁而终,慎夫人也在深宫之中销声匿迹,难道不让人感到后怕吗?”
“或许在公看来,梁怀王坠马、贾长沙郁郁而终,慎夫人销声匿迹,都不过是巧合而已。”
“但公为何不想想:百十年后,后人是否也会认为死去的栗姬,真的是在宫中因病暴毙,而非死于其他的原因呢······”
言辞恳切的一番质问,只惹得田蚡一阵面色变幻,几欲开口,却终只得作罢。
至于王信,则是再摇头苦叹一阵,才将满是苦涩的目光,落在了田蚡的身上。
“我是个愚笨的人,尚且能明白这些道理。”
“但夫人和田公,可都是绝顶聪明的人啊?”
“怎么会连如此浅显的道理、浅显到连我都能看透的道理,竟都看不明白呢?”
“——且不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揖的下场;”
“单就是秦时的华阳宫变、吕太后驾崩时的诛吕之乱,也应该让田公,对这样的事提起足够的重视啊······”
···
“自吕太后之后,汉家对我们这些外戚,本就是防之甚于防川。”
“先帝之时,南皮侯、章武侯兄弟二人,作为当朝皇后的手足兄弟,尚且要被满朝公卿苛待;”
“夫人不是皇后,田公也没有南皮侯、章武侯那样的名望。”
“又为什么要在这关乎宗族存亡的大事上,不再三慎重呢······”
又是接连几声质问,田蚡面上苦闷自更甚一分;
纠结许久,终也只得没什么底气的开口道:“如果是皇长子得立为储,我或许不会在这件事上这么坚持,甚至可能会劝阻夫人。”
“但太子,并非是陛下的嫡子或长子啊?”
“——公方才说起的例子,孝惠皇帝是太祖高皇帝的嫡长子;”
“——陛下虽然不是嫡子,但也至少是当时,先帝尚存于世的长子。”
“可如今的皇九子,却是非嫡、非长而得立。”
“既然皇九子可以,皇十子又为什么不可以呢?”
“难道你王氏、我长陵田氏加在一起,比不过他贾氏吗?”
“还是如今的贾皇后,比夫人都更能母仪天下、更能在将来辅左少弱之君呢?”
听闻此言,王信顿时就明白过来:自己方才那番话,田蚡压根就没听进去多少。
但考虑到此事,终究也关乎自己家族的兴衰、存亡,王信纵是万般不愿,也只得再最后道出一言。
“田公知道当年,先帝从代国来到长安,入继大统之时,天下人是怎么说先帝,和已故薄太皇太后的吗?”
···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皇九子得立为储,并非是其母族:贾氏,为其提供了多大的助力,又或是皇后多么努力的为皇九子争取。”
“皇九子得立为太子储君,和先帝入继大统一样,是因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
“这就像是捧在手心里的沙子。”
“——越用力的攥紧,就越会从指缝中滑落;”
“唯有不争不抢,轻轻地捧在手里,才有可能等来那命中注定的机会······”
“皇九子得立,不是皇九子自己,或是皇后、贾氏外戚争来的,而是陛下、太后定下的。”
“公子若想得立,唯一的办法,也同样是什么都不做。”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将来的一天,让陛下因为‘别无选择’,而选择与立公子。”
“反之,夫人和田公做的越多、越想争储夺嫡,就越会让陛下对公子感到厌恶。”
···
“公不信?”
“呵······”
“——卫尉塞侯直不疑,是一个非常爱惜羽毛,不愿意和任何人交恶的人。”
“这样的人,都分别找上了你我二人,警告我们‘少去绮兰殿’,这其中的意味,田公难道不明白吗?”
“能把直不疑逼到这个份上的,只有陛下。”
“而陛下默认这些事,定然是因为太后发了话。”
“小夫人搬去凤凰殿,则是皇后对夫人的警告;”
“而公子被接去太子宫,更是太子毫不掩饰的告戒我们······”
道出这最后一语,王信终是从座位上起身;
举棋不定的看向田蚡,深深凝望向田蚡目光深处,看了足足有二十息。
最终,还是惆怅无比的对田蚡一拱手。
“我王氏,与长陵田氏素无瓜葛,却因为这次的事,而到了休戚与共的地步。”
“太子的警告,已经很明白了:在公子封王就藩之前,不允许我们再有不本分的举动。”
“还请田公,好生思虑。”
“——太子连临江王都容得下,便断没有容不下公子、容不下年幼无知的弟弟的道理。”
“但倘若田公、夫人仍执迷不悟,那陛下宫车晏驾之日,只怕也是王、田二族家破人亡之时······”
···
“某,言尽于此。”
“希望下一次见到田公,是我二人被任命为胶西国的官员,陪同公子离京就藩。”
“而不是拖家带口,被廷尉举族押往东市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