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羊中的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七章 单刀,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死在羊中的狼,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一峰的许诺说服了大部分民夫,但还是有小部分并不想为刘一峰卖命。不过他们也明白对方攻下这里后,很可能不会留他们的性命,就算留下了也可能在未来灭口。所以整体的动员效果还算不错,民夫都按照李鸿基的安排混合刘一峰的早期班底组成了两个战斗小队了。

李鸿基直接打开了他们的武器库,里面是刘一峰按照他的要求采购的长枪和单刀。

明朝是中国枪术最巅峰的年代,后世所知的很多枪术大家其传承都是在明朝。

另外,因为火器的出现,16世纪晚期开始到17世纪,欧罗巴文明和华夏文明基本都不约而同的开始慢慢淘汰西方中世纪和华夏隋朝之后的这千年来,一直流行的重型盔甲了。

虽然战场上依然能看见身穿重型盔甲的将领,但精锐士兵员重甲的情况亦然不多见了。

像欧罗巴,重型盔甲巅峰的身板甲已经开始成为了荣誉象征而非制式装备了。就算要着甲,很多已经只着4分之1甲了,也就是所谓的胸甲,那也是为了防护火器,身甲的情况是越来越少见的。

明朝这边亦然,华夏没有研发出板甲,但东亚札甲也是在人类甲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但明朝的札甲却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棉甲替代了它。

这也导致了明朝的长枪一改汉唐宋的大枪头,改为了小枪头。以前一千年,汉晋隋唐的槊也好,辽宋金元的枪也罢,槊头和枪头都是很大很长的,目的就是为了破重甲。而明朝火器开始流行,重型甲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枪也就变成了相对灵活的小枪头了,长枪的整体重量瞬间轻了许多。

清朝的武备基本继承了明朝武备,在火器使用方面为了提防汉人甚至还有后退,所以民国开始留名历史的各种枪术普通都很飘逸,就是因为枪头改为了轻便的小枪头。

“不指望他们枪用的多好,只希望他们能听命令,我命令他们刺的时候刺就行了。”

李鸿基一边对刘一峰解释到一边感叹刘一峰是真的耿直,他当初说采购一批枪的时候,指的是竹枪。

是的,中明和晚明的很多士兵都是使用过竹竿削尖的竹枪的。竹子轻便,砍了就能用。特别是在对付倭寇时,竹枪基本就是制式装备,南军训练新兵时很多操控的就是竹枪。

而竹子从汉朝开始就是建筑行业最喜欢用的支架了,所以藟山城移植了大量的竹子。金山城外也移植了一片毛竹,毛竹是出了名的成材快,50天就能长为成竹。这些毛竹都是去年种的,今年长势最好的已经成材了。

但刘一峰不懂这些,他的观念中就是军队的战斗时是烧钱烧出来的。对他来说,军备后勤永远第一,单兵素质再重要都是第二的。

所以购买了大量的制式长枪和单刀。

他现在就拿着一把单刀,刀柄长度超过30厘米,刀身长度也在一米以上,整体形状长而细,后世小白看到第一反应肯定就是武士刀,懂一点的会说这是苗刀,但在这个时代,这其实就是单刀。

明朝的苗刀指的是苗人所用的短刀,后世人所说的苗刀,那是清末明初时给明末仿制倭刀的单刀起的名字,取意刀身狭长苗条。

另外倭刀并不是明朝才流入中原的,宋朝就有倭刀流入中原了,但宋朝还是重甲的天下,辽宋金元这4朝基本都把倭刀当文玩刀看待的。流入中原的也基本是精心打造的那一批,不然也做不了文玩刀。

中明闹倭寇时,戚继光才发现倭刀对轻甲和无甲特别好用,才有吃透了倭刀的特点后用大明的技艺打造的单刀,又称长刀,也就是清末民初一直到后世互联网上一度流行的苗刀。

大明一直有“你的好东西,我研究下,我学会了,现在我也有了”的传统。

西洋人的火器好,我买下来,我研究,我本土化量产,我大明有了鸟铳。

弗朗机人的后装滑膛小口径速射炮好,我买下来,我研究,我本土化量产,我大明有了弗朗机炮。

尼德兰人的大口径前膛加农炮很好,我买下来,我研究,我本土化量产,我大明有了红夷大炮。

你倭人的倭刀的确不错,我缴获,我研究,我本土化量产,我大明有了单刀(苗刀)。

到了这个时代的大明,又多了:你的软帆船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我买下来,我研究,我本土化量产,我大明有了堪比盖伦船的郑和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三国:我关索干翻乱世

忍者枭

重生后我与鬼神手刃白月光

黄金小猪

让你代管新兵连,全成特种部队了秦扬王永发

紫燕悠

师妹老想撩我怎么办

七弦流音

斗罗玉传

持剑紫衣

破案专家

长春雪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