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远方的客人(中),华夏立国传,曾鄫,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廷将行郊祀。会稽王问于王彪之曰:“郊祀应有曰:“自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常谓非宜;凶愚之人,以为郊必有赦,将生心于徼幸矣!”从之。
---------------引言摘述
“回大人,是义成郡守桓豁桓大人,我刚才看到他下了前面的一辆马车,在那里看这浮桥。”荀平答道。
“桓朗子,他不是镇守襄阳吗?怎么跑到关陇来了?”荀羡惊异地自言道。这桓豁是桓温的二弟,为人谦和,处事稳重,颇为实干。开始的时候朝廷征辟为司徒府、秘书郎,皆不就。后来会稽王司马召为抚军从事中郎,除吏部郎,结果被桓豁以生病推辞。再迁黄门郎,还是不肯上任。
最后桓温觉得北边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于是就亲自征辟桓豁为安西大将军府司马。今年桓温指挥中路王师北伐,就调桓豁任义成郡,监义成、义阳、新成三郡军事,坐镇襄阳,调度后勤。
想了一下荀羡也释然了,桓温攻南阳、鲁阳、昆阳也花了不少力气,自然也物资紧张了,这桓家管后勤的桓豁到长安来,里面的含义自然不言而喻了。
荀羡坐在马车里,身子往坐位后面一靠,眼睛微微闭了起来,默然沉思了一会然后对荀平说道:“荀平,过了河你拿我的贴子去知会一声桓大人,如果他也是去长安的话。我希望能与他同行。”
荀平应了一声,然后从行李里掏出荀羡地名贴,打开车门,很快就挤进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会儿居然不见了。
荀羡坐在马车里,任由马车缓缓地沿着浮桥向西岸驶去,一路上都默然无语。
很快,荀羡的马车就到了浮桥西岸。熙熙攘攘的人群一下子就散开了。沿着官道继续向西南方向的长安行进。荀羡交待车夫暂时把驿车停在路边。等一等桓豁。
不一会,两辆马车从车水马龙中驶了出来,缓缓地靠了过来。马车门一下子被打开,一位长得和桓温有四分相似的男子走了出来。他看上去二十多岁,应该跟荀羡差不多大小,但是要比荀羡长得黑一些,也矮一些。所以显得敦实一些。
见桓豁在荀平的带领下走近来,荀羡连忙推开车门,走了出来,迎面拱手道:“朗子兄,想不到在这里相会,真是难得呀!”
“令则大人,我也没有想到居然在这里能看到你。”桓豁一脸笑容地拱手道。
两人的手挽着一起,对视一下。突然仰首发出爽朗地笑容。在荀羡地引领下。桓豁和荀羡先后走进荀羡地马车,然后车门很快被跟在后面的荀平关上,而马车也开始沿着官道向西行驶。
坐在马车里的荀羡和桓豁只是默默地看着对方。谁也不说话,任由马车越驶越快。而两人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凝重,最后荀羡轻声开口道:“朗子,你这次来也是为了兵器军械?”
“是啊,令则大人,恐怕你也是一样的目的吧。”桓豁低声答道。
荀羡已经无语了,只好点头默认。
又是一片沉寂,车厢里只有两人轻轻的叹息声,还有马车在行驶中部件震动地声音,都混杂在马车疾驶的车轮和马夫挥鞭叱喝的声音中。
一路无语,马车很快就行驶到了长安。
沿着官道,马车没有进北长安,而是直接驶进了新长安东北三十里外的三十里桥驿站。荀羡和桓豁在这里下了四轮驿车,按照这里驿丞的指点换上停在驿站旁边的幔车。这是一种比驿车小许多的两轮马车,一个木头为骨架搭建的圆棚,四周围着竹子编制地围蓬,成长方形,后面左右都是方地,唯独蓬顶是半圆的。竹蓬编得非常密集,几乎透不出光来,上面还刷了一层桐油,下雨天应该也没有问题。
幔车的两支长把手套在一匹马上,而马身后对着地车蓬前面只用一块麻粗布连成一个布幔帘子垂下来遮住。
一个车把式看荀羡、桓豁两人走了过来,连忙取下一个不高不矮的小板凳,放在车架下面,然后一伸手掀起布幔,恭敬地等候两人上车。
荀羡和桓豁看到这架势,不由地犹豫了一下,然后前后弯腰踩着小板凳钻进幔车厢里。
放下布帘子的车把式把板凳一收,轻轻地往布帘子前面的一小截车板上一坐,然后吆喝一声,马车顿时缓缓地起动,向长安不缓不急地驶去。
两人的随从也慌忙钻进十几辆马车,还有早就准备好了的数辆装行李的幔车,都一起跟在后面向长安驶去。
这幔车就没有驿车坐着舒服了,要颠簸一些
这车速不是很快,所以还没有受太大的苦头。荀羡转头对旁边的桓豁问道:“朗子兄,你是什么时候从襄阳动身的?”
“十天前。”桓豁立即答道。
“那时我刚从南阳和你兄长桓大人告别。”荀羡点头道。
“这仗真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去了。从南阳到鲁阳、昆阳,再到现在的梁县,我荆襄已经损失了近四万余众了。”桓豁感叹道。荀羡不比殷浩,在桓氏兄弟心目中印象不错,加上桓豁是个厚道人,忍不住就在荀羡面前感叹起来了。
“损失这么大?”荀羡不由大吃一惊,他在鲁阳略微问过桓温有关战事和损失,桓温很是黯然,不过没有告诉他详细的数字,今日一听,居然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大。
“这主要是中路的地势险要,伏牛山、熊耳山、汝水,能打到梁县城下已经非常不错了。要是别人打,说不定还在南阳、鲁阳转***呢!”荀羡含蓄地答道。
桓豁明白荀羡所说的意思。听到这里,也觉得这位年轻地方伯说了一句公道话,但是他满腹的牢骚才刚刚开了头:“我就是想不通曾镇北为什么不出兵河洛,和我中路军南北呼应,一举收复洛阳故都。”
荀羡摇了摇头,正准备开口劝解,却见桓豁自己又答道:“其实我知道这里面的原因。权术?就是因为权术!结果才造成今天这个局面。我们在南边打得尸山血海却还看不到河洛的影子。可离河洛最近的镇北军却莫名其妙地跑到河洛北边的并州去大打出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