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72章 分包,春风1991,遥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国家部委的领导来到了南港,省里的班子成员全部都来了,参加方向造船与国外航运公司的集中签约仪式。
主要的工作在一周之内完成了,留下了一份代表性的合同在集中签约仪式现场进行签署,形式多于实际,但是这样的盛大集中签约仪式必不可少,是可以鼓舞国人、促进经济发展的。
对数十亿美元的交易额来说,一周的时间走完了所有手续是非常之高的效率了。
方向造船的定位是面向国际的造船企业,有强大的国际法务团队,因为东方石油的关系,方向造船在迪拜同样有国际商务中心,处理国际交易再简单不过了。
而像马士基、长荣海运这些老牌航运巨头更是轻车熟路,纳基拉特航运这一类年轻的航运公司不差钱,直接委托第三方机构代理。
因此效率一下子就上来。
姚远历来不喜欢抛头露面的场合,若不是这一次是方向造船第一次在国际市场上亮相,他是不会亲自出面谈业务的。
到了集中签约仪式的时候,姚远就退到了幕后,肖家炳代表方向造船和二十多家船东公司集中签署了船舶建造合同。
方向造船厂是南方实业百分之百控股的子公司,肖家炳以南方实业总裁的身份出席活动,在级别上来看是最高的了。
毕竟总部集团和方向造船厂之间隔着一个南方实业,而姚远本身并没有在南方实业担任任何职务的。
订单这件事算是尘埃落定了,日韩船企代表们落寞离去的时候,姚远紧接着要考虑的是怎么样分配将近四百万吨的船舶订单……
方向造船只留下lng船和油轮,这是附加值最高的两种运输船舶,而且在油轮这块只留下了载重15万吨以上的,这属于超级油轮了,在此之下的油轮同样也会分出去。
对国内造船厂来说,这是一场饕餮盛宴。
省市两级出动了数百人组织了发单会,方向造船向其他造船厂发送委托建造订单,国内几乎所有的中等规模以上的造船厂都来了,也有不少小造船厂来凑热闹,看看能不能从其他船厂手里接一些分段建造的活。
近四百万吨的船舶吨位,以国内造船业的情况来看,足够全国的中等以上规模的造船厂吃两年……
这是1997年以来第二件值得全国人民同庆的大喜事,几十亿美元的订单,意味着几十亿美元的外汇,对整个行业以及华夏在国际上的形象意义更加重大。
规模更大的方向造船订单分发会在方向造船老厂区的大礼堂里举行。
所谓老厂区是相对正在建设的新厂区而言的,时间也不过五六年,还是崭新崭新的。在厂区建设这一块,姚远一向推崇国企的布局和建筑风格。
大老板的喜好就是底下人执行的准则,于是,春风集团旗下很多公司都有建礼堂,平时作为员工的活动休闲中心,需要举办各种聚集性活动的时候,就回归到礼堂的角色。
更有一些很有想法的公司,比如最洋气的春风投资集团,他们别出心裁地把以礼堂为主要建筑搞了一个花园,鸟语花香的,工作时间甚至允许员工在室外树下喝着茶办公,春风投资的礼堂当时也被总部集团评为最美礼堂。
分发会由肖家炳主持,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比方向造船的管理层都要多。
事实上有资格坐在主席台上的只有肖家炳和方向造船的总经理兼厂长欧海二人,当然,姚远是陪同夏红华坐在居中位置的。
大领导只是在会议开始的时候过来露个脸讲两句话就走了,接下来的具体事务,那是夏红华这一类事务型官员负责的。
如今夏红华身兼两个重要经济部门的副职,而这两个部门未来一定会合并成立管天管地管空气的发改委的,夏红华基本确定是未来新部委的第一副职了。
肖家炳花了几分钟的时间简单介绍了一下订单的情况,很简要很直接,这是春风集团高管们一贯的风格了——废话少说直接上干货,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事干成是目的。
对方向造船极度务实的作风,国营造船厂的厂长们是很不习惯的,像这种大型的重要会议,哪次不是先务虚一两个小时才开始讲干货。
但肖家炳简单的介绍之后,直接开口说,“诸位,我宣读一下本次分包的规则,这是征得船东同意后制定的、用于长期执行的规则。我们的工作人员正在分发的文件上面有规则的全部内容,大家也可以看文件。为了节约时间,我在这里简要地讲一下。”
他顿了顿,开始宣读,“方向造船计划拿出来用于向国内造船厂分包的船舶订单总吨位是397万吨,按照船东要求,所有的订单需要在36个月之内完成。“
“我们采取分批分包的方式来进行,第一批分发的吨位是150万吨,共计51艘各式船舶。方向造船会根据各个造船厂的具体情况来分配建造订单。不需要大家报价,方向造船会给大家一个保证能够让大家有利润的价格……”
非常霸道的方式,既没有想象中的价格竞标,也没有各种现场比拼的要求。一些人认为,这里面肯定需要拼背后的关系,这让许多中等规模的地方国营造船厂的厂长们颇有些心灰意冷,而那些挂在乡镇下的民营造船厂更是绝望了。
拼不过背景深厚的国营大厂啊!
了解完规则之后,国营大厂的厂长们不干了,因为方向造船将500万吨的船舶分批分包。对中等规模造船厂来说一年拿到几条万吨以上的船舶建造订单够吃得饱饱的了,但是对于像大连造船、江南造船、武汉造船这些国营大厂来说,几条万吨船是很鸡肋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国营大厂的领导们想的是一次性分到数十万吨以上的船舶订单,足够船厂开工运转两三年。
甚至,几个国营大厂的厂长们私下里达成口头协议了,500万吨的船舶订单被他们想当然地瓜分了大部分。
他们是有底气的,因为背后有部委支持,都有强大的娘家。
然而,方向造船的做法根本没有按照他所希望的那样来出牌,居然只是先拿出150万吨的量,乍一看很多,可是要知道嗷嗷待哺的是全国的造船厂。
只是为几条船的话,大家没有必要如此郑重其事。
肖家炳不管底下的窃窃私语,突然说,“根据初步的考察,第一批150万吨船舶建造订单的分配情况如下……”
直接宣读分包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