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你是叫我明公,还是民工?
不屈青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三十章:你是叫我明公,还是民工?,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不屈青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要给粮食?这倒是没什么必要,我们本来就已经和曹氏已经算是走向决裂了,再去送粮食与钱财并没有太大必要。”
“若说要将关系交好,不攻已经是最大的诚意了,可向西再扩张,随时要准备和边疆的氏族合作通商,换取金铁。”
“塞外易于放牧,如今气候也暖和起来,和当年不一样了。”
“把粮食给曹氏,不如自己留着,散于百姓更好。”
贾诩不觉得再去和曹氏勾联有什么好处,赠予粮食南征,很明显只是在表明态度,这二十万粮食那就是在表达徐臻的态度,给彼此的关系留下一个缓和的余地罢了。
这个余地,其实也没有什么必要。
这些年,干得士族都在瑟瑟发抖,所谓的人望早已经不再是看士族的脸色,而是看百姓的心思。
民心已经归附,人望就足够了,徐臻随手就可以招来不少士族在麾下。
说实在的,现在的徐臻也已经差不多是士族之首了,虽说没有名号,但是决定官吏擢升的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贾诩、马超、马良、杨修等人,也都尽皆是士族出来的子弟,一样死心塌地的跟随在徐臻身后。
从南方回来之后,实际上就不该有顾虑了,贾诩聊到这仔细想了想,他觉得车骑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的势力到底有多大。
“车骑,现下,还有什么商道可发展的,西凉放牧每年都可以有战马数千再入营中,不需要再向任何人低头了。”
贾诩提点了这么一句,眼神里撺火之意甚浓,而且也略微有期待。
打起来,天下才可再乱,乱则要新序,制定新序的人,就能够身登此位。
“哼哼,真不是时候。”
徐臻还是笑着摇头,没有丝毫犹豫。
“等赤壁打完吧。”
徐臻起身离去,脸上笑容更甚,双手背负在身后,成竹在胸,却没人猜到他的心思。
连贾诩这样的老狐狸,也只能稍稍窥见他内心的冰山一角。
“或许,车骑是在等丞相的下一步动作,”贾诩的诸葛亮对视了一眼。
诸葛亮恍然拍手,“说得不错,应当的确是在等此结果!先生果真才学极高,眼光毒辣,如是丞相兵败,则大统之事功败垂成,唯有退守许都,再进邺城。”
“若是得胜,也是一样的,丞相的进魏公之礼,早已经到了三举三辞的进度,用师父的话来说,便是换房本的操作只差这临门一脚了。”
“临门一脚是何意?”
贾诩连忙问道。
平日里,车骑的妙语连珠的确有点多,所以乍听之下不容易反应得过来,你若是不了解,当然不明白这话是引经据典的哪一段。
诸葛亮显然也不知道,不过这本来就不是谈话的重要部分,他当即看向马超,笑道:“孟起还真不用急,真正的机会,的确是在赤壁之后,师父绝对没有骗我们。”
“而今之计,与其等着许都进魏公,还不如向这川蜀而行,汉中张鲁盘踞多年,不如领军去攻蜀,以蜀地十余年未曾进贡,也不曾派遣官吏到天子之前述职为由,便是出师之理,而张鲁的确是乱臣贼子,直接攻他便是了。”
马超眼睛一眯,却也无奈,现在是上了徐伯文的贼船了,可一想到他麾下这些文武,如此强悍勇勐,谋臣都是足智多谋,这份家底,一看便是能夺天下之人。
只看他的志向是不是在此了,但是不管怎么说,跟随徐臻身后,总比自己独自自立要更容易接近那个位置得多。
马超喜读兵书,也同样会看一些别的书籍,将门世家也不仅仅都是武将,不是只看兵书和韬略,他们最喜欢读的一样都是儒学。
尊儒这个风貌,沿袭了几百年,不可能改得掉,读过书的儒生,不自觉的就会高人一等,军中的将领,一样要尊重军师。
所以西凉的马氏,也很想拥有一支入仕为官之人,可惜的是,到他们这一支脉里面并没有出现做学问的大儒。
当年马融如此人望学问,都没能就近而去,浪费了扶风的文汇质地。
现在跟随徐臻,反倒能看到一丝希望,希望以后不用再将家族数交托在边疆的功绩上,此功的确不小,但若是世代都无法转变为别的功绩,那可能在青史上留下的不过一个“劳苦功高”而已。
……
西凉漠荒,多是山脉,而平原上没有多少青草,荒嵴之地甚多。
大漠黄沙在边地无数,非有马背方可通行,若去川蜀还有很长一段路途。
徐臻在扶风依旧可以感受到风沙,还有饮食,别说比起江南一代的细腻,许都这些年的繁华,连冀、幽的鱼市都比不了。
而现在自己看似为州牧、刺史,实则已经可以在此地称王了。
只是名目上,无法说出来罢了。
百姓足够,地盘足够,就要思考如何运用这些人力。
除却之前的屯田耕种之法,以及分田奖励制度之外,还需要再加上一个矿产。
这里,若是没记错的话,有不少矿产资源,不光是金铁等物,最重要的是还有盐山,天工院早已经留下过盐的炼制之法。
要大肆挖掘,才可安置人口,要让人有所劳作,不可部在西凉、并州、雍州这些地方为无业游民。
既然跟随自己,就要想办法把这些人都安置下来,日后还要发展。
光是建造宅院,目前在境内的储备钱财,依然还足够消耗,可是也仅仅只是够消耗而已。
诸葛亮、庞统两人都跟随徐臻在天工院里面闲逛,扶风郡兴建的天工院,在原本当地豪族的宅邸,在郊外。
有牧场和一片荒原。
无法作为田地来耕种,也没有果林,只能尝试种草料,或者就作为郊外徒步所用。
所以,徐臻将天工院选在了这里,可以屯放大量的物料,兴建四座超过三万平方丈的庞大物仓。
不光能屯粮,还可以再放很多矿山所得。
“现在,是打不得。”
徐臻和这两个人,说了真心话。
因为庞统是个聪明人,不远千里从荆州追随自己,诸葛亮不光是聪明人,而且还是自己的门生徒儿,乃是心腹。
这些东西都可以告知他们。
况且,境内有多少钱,诸葛亮、陈登、杨修三人分管各处,一直都可见端倪,肯定是有所察觉的。
这三人也都是聪明人,且孔明和元龙都极为擅长内政,对钱财用度,治安理政是信手拈来。
“一旦打仗,我就要发犒赏,没有实质性的犒赏,谁给你卖命?”
“跟随我的百姓太多了,是好事也不是件好事,至少现在不是,现在已经是负担极重了,我们还需要一两年时日,来铸币。”
“铸币,会让五铢钱价值降低,但价值是由我们来定,所以只要有足够的基础来维持,这个价值就不会崩塌,货币的价值,与其兑换的值能有很大的关系。”
“安置之后的日用品,如木料、矿产、家具、人工等,都可以支付,只要我们衙署有足够的钱财用于流通运转,又有大量的物资囤积,出产各行各业的产物,那就意味着可以摊平这摊子,但千万不能打仗。”
“一旦打起来,需要的财物是巨大的,胜负且先不说,精神上的耗损也不论,我们的经济,一定会崩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