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美貌妇人,阏氏的滋味真不错啊!
南山行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1章美貌妇人,阏氏的滋味真不错啊!,十都九曜八极七元六司五老争道果,南山行者,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午后的西域阳光,依然炽热,晒在高阔厚重的巨大城墙外表,为它披上了一层金色蓑衣。
城门处,以古西域文字,书写着二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楼兰】
这就是偌大楼兰的国都,内里居住着近乎十万户人口,商贸频繁,胡商来往,可谓是西域第一大城。
在过往数百年,它曾因汉武帝“凿空西域”的国策,几乎倒塌,却也因汉军全面撤离西域,迎来全盛时期,几有一统西域的架势。
直至大汉使节傅介子的到来,才终结了九代楼兰王燕万权的野望。
此后,大汉定远侯班超,也以楼兰为起点,以权谋策略,掌控西域局势。
姜尘骑乘着老青牛,立于楼兰城前,低声言着:
“历代西域英杰,都曾试着探索西域,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张骞通西域,乃是九州文明第一次将触手伸向西域,张骞亦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汉人”。
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
每一代大汉子民,前赴后继,继承着张骞的遗志,探索西域,想要睁眼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他们为的是什么呢?
“是生存的空间啊!”
姜尘自问自答,回顾起原身的记忆。
中原文明虽强盛无比,拥有着九州雄军,但是可供耕种的土地,实在太过于稀少。
据统计,九州可供耕种的田地,也不过十八亿亩,且其中大量耕地,被各州世家开辟成了药园、牧场、山林、养龙池,出产灵材灵药以供给武道。
若不是蛟龙校尉,可呼风唤雨,令荆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成了号称“天下粮仓”的大州,恐怕每隔一二百年,就会爆发一次粮食危机,通过死人的方式,解决问题。
昔日大贤良师,也是意识到“学医,救不了大汉人”,才弃医从军,掀起了震惊寰宇的黄巾之乱。
“唯有不断扩展生存空间,中原文明,方能长盛不衰,永续发展!”
姜尘骑乘着老青牛,高举虎魄,厉声道:
“今日!”
“就由荒野校尉,姜尘,为偌大九州,献上王土!”
说话间。
远在万里之外,玉京城,太庙内所供奉的数尊青铜大鼎,似是听到了姜尘的呼喊,忽然泛起了一丝微不可见的波动。
进而。
那一丝波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飞快掠过万里之遥,悄然停留在西域上空,默然观察着一切。
倘若青州军果真能灭亡西域之门户,夺得楼兰沃土,尤其是孔雀河两岸流域的肥沃农田,象征着九州文明深厚底蕴的九鼎,必定降下丰厚嘉奖。
这也是包括大将军卫煊、洪武、卫安国等人,不愿意屈从于使节,一意要攻取楼兰的最重要原因。
其潜在利益,可令青州军武运昌隆!
“好不容易灭亡了西犁、东犁、南荒与北荒四城,都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岂能放弃?”
“岂能将胜利果实,拱手让给罗教?”
姜尘眼神渐渐坚决,持握着虎魄,缓缓驱使着老青牛,行至楼兰城门前,高呼道:
“我乃青州军第十八营校尉,姜尘!”
“城内的蛮夷们,可有出城一战的勇气?”
身后,三千青州士卒,亦大声呼喊:
“城内蛮夷,可敢出城一战?”
“城内蛮夷,可敢出城一战?”
“城内蛮夷,可敢出城一战?”
音浪滚滚,传遍国都全境,千余听得懂大卫官话的百姓,也不免将目光落向王宫。
他们并不知沙海牢笼的时间仅有三日,心中皆想着:
“以大王雄威,二万青州军尚且葬送于沙海,仅凭区区几千人马,又能翻得起什么风浪呢?”
然而。
令大多数国都百姓惊讶的是。
楼兰王宫静悄悄的,并不曾派出哪怕一名将领出城,反倒是着令四千步卒镇守高耸城墙,不必理会城外聒噪。
“这……”
“大王是避战了?”
“怎么回事?区区三千青州军,怎怕成这个样子?”
“我还想着战事早日结束,同安息之国做生意呢!”
自从前夜丑时,二万青州军覆没于沙海之后,国都内十万百姓也算是扬眉吐气,胆量见涨。
但见王宫一副避战姿态,他们忽然又生出了几分不自信,自负与自卑之间,也不过半步之遥!
“怂了啊!”
姜尘并不畏惧同楼兰五狼将野战,反倒是这种避战姿态,让他颇为抓瞎。
毕竟。
没有三千青州军的阳气加持,仅凭炽金命格:贪狼天命】的威能,并不足以令尸骸武将往生冥土。
“要是他们不肯出城迎战的话,仅凭我一人偷摸进去,恐怕无力同时杀死楼兰五狼将……”
姜尘迟疑着,思量对策。
三千青州步卒,自然也不愿意牺牲性命,蚁附攻城。
数十息后。
姜尘终于想出对策,向几十名学会了楼兰语的士卒,请教学习了楼兰本国的国粹脏话。
然后,姜尘大步行至城门前,朗声揶揄道:
“楼兰王,祝你的阏氏和孩子身体健康!”
此言一出。
三千青州步卒愣了半晌,这算是什么脏话?
然后——
姜尘满脸舒爽,大声喊出了下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