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云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8章廉颇归朝信陵至,从长平之战开始,随云逸,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尽管心存疑虑,但事已至此,信陵君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默默点点头,信陵君说道:“既如此,微臣便为大魏往那邯郸走一遭。”
“如此甚好!”魏王当即大喜过望道。
当然了,信陵君之所以如此痛快地答应,实际上也有着自己的小九九——能换到那是最好,即便不能换地,也绝不能让赵国对自己产生任何的愤怒。
这是底线,也是信陵君答应魏王请求的最根本的原因。
他知道,若是自己不去,换了其他的人去,恐怕不仅是地换不到,甚至还会遭到赵国的愤怒。
如今的魏国可再经不起折腾了。
当即,拜别了魏王,信陵君便回府准备而去。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准备的,简单交代老管家不必再收集粮草之后,信陵君便带着数百人以及魏王命人备下的礼物,持节向着邯郸出发。
为了尽可能地做到有备无患,信陵君更是派出了不少的探子,打听邯郸如今的情形。
在听到廉颇已经奉命回返邯郸之时,信陵君心中的把握顿时多了两分。
廉颇将军,显然是信陵君在赵国朝堂中最为要好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几番的配合作战更是让两人相互知之甚深。
当即,还在路途之上的信陵君便将这邯郸之行的第一站,放到了廉颇将军的府上。
当然了,廉颇将军的回归,在赵国朝堂而言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毕竟大战已经基本结束,前线除了廉颇这个上党诸军的统帅之外,还有带着十余万精锐的李牧在。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虽然李牧肯定是会服从廉颇的调派的,但问题是李牧手底下的将军们未必会听从廉颇将军手底下将军们的命令啊!
这也是李牧将部队死死锁在洛城之中的原因,怕的就是两只大军之间产生什么龃龉。
而随着秦国细作发来消息,王龁大军终至函谷关,战斗彻底算是告一段落,赵括的王命也随即抵达前线。
廉颇班师,而李牧则留驻周王畿之地,巩固其防御体系。
因为大战已经持续了数月之久,眼看就要入冬,故此随廉颇一起班师的还有周骐、孙崮等说率领的近一十八万大军。
是的,赵括只给李牧留下了区区九万兵马。
看起来这就万兵马还是挺多的,但你要知道秦国在宜阳还留着五万大军呢!
而李牧的这就万兵马,所要控制的势力范围,可是上党加周王畿之地,足足近两个郡的地盘啊。甚至就这样,这七万兵马还有三万多是上党郡的屯田兵。
换言之,在周王畿之地上,赵国驻守的兵力不会超过六万。
可以说,在局部的兵力和战力上,赵国几乎只是与秦军相持平而已。
说实话,就这样的安排,不仅李牧没看懂,就连廉颇也是皱起了眉头。
在他们的心目中,光是周王畿之地,就该驻守至少八万大军,以完成对秦军的战力压制,而在后方的上党郡,也至少要留下七八万大军的预备队。毕竟秦军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周王畿的位置太过重要,必须又足够的部队进行坚守和支援。
不过,出于对赵括的信任,两人也是毫不犹豫地遵命办事。
其实,赵括的想法也很简单,六万兵力足够压制住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秦军了,而秦军如今迫切要解决的是其国内兵力布置的问题。
至少在短时间内,很难再兴起什么风浪。即便是秦军一反常态地突然增兵,搞什么突然袭击,六万大军也足够守住洛城一段时间了。
而六万大军,这样只有微弱优势的兵力,反而更不容易刺激道如今已经有些敏感的秦军。要是兵力太多,反而会给驻守在宜阳城中的秦军太大的压力。
重压之下,秦军及有可能违背战场的规则,强行在冬日继续增兵宜阳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显然,六万是个不错的数字,也是个恰好的数字。
就这样,原本热闹非凡的周王畿之地,随着秦赵两军的撤离,再度陷入了宁静之中,而李牧在洛城之中努力善着后,而邯郸城中却是彻底的热闹了起来。
因为与秦之一战,实际上大军并没有发挥什么太多的作用,更多的还是计策的胜利,没有俘虏、没有尸首,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献俘仪式。
至于草原上的灭国一战,一来是打胡人,根本上不得什么台面,二来作为主将的李牧还在洛城,当然也没法搞什么献俘仪式。
因此,归国的大军按照赵括的命令,在沿途就已经开始陆续解散归家。
等到了邯郸城外,廉颇所带的大军已经只剩下了区区的几万人马而已,将这些部队都拉到了城外的军营之后,廉颇这才带着百十个亲兵回邯郸述职。
可即便如此,廉颇依旧受到了来自邯郸百姓的夹道欢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