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归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七十七,周易哲学解读,周易归来,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问:《周易》第十二篇《否》文讲述了什么?
答:《周易·否》文是为”君子”讲述了事物有大到小的转化现象。这里所用”大”与”小”来比喻事物由盛向衰,或由强向弱的转化道理。正如上篇《泰》文所论述的是事物由小到大的发展现象,《泰》文是论述事物向好的一面发展因素,而《否》文则讲的正与《泰》是相反的一面,即不利于事物发展的因素。
《周易·否》篇原文如下: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包羞。有命,无咎,畴离祉。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倾否,先否,后喜。”
“否”之意是指闲塞不通。《否》文的立论是:”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其意是:”正道闭塞,不正道的人得势,是不利君子的前景,这正是有大到小的转化表现。”
《否》文内容就是围绕着这一论题展开的论述。无论《泰》,还是《否》所说的”大往小来”与”小往大来”,都属直观形象的用语,用大与小对比说明事物好与坏的转化现象,这属于形象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表述。
《否》文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围绕着命题进行了论述。
1首先还是通过”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来比喻的道理。其意是:”消除不利于事物发展上的有害因素,害物扫除干净了,事物就会向着好的一面去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