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尚花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千头万绪,大宋的天空,墨尚花开,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人生不是为了大闹一场,然后惨淡收场;人生是要大干一场,然后悄然离去,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如何选择,在自己。
话说赵光义继位后,总想搞点功绩为自己增光添彩,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继位不正。
这天,四大金刚之一的贾琰,向赵光义密奏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官员丑事,赵光义听后,顿时气得拍案咆哮,“朕不管那么多了!朕一定要治这厮的罪!”
贾琰奏报的人的是谁呢?此人正是太祖赵匡胤的小舅子,右监门率府副率王继勋。
王继勋,庆州(今甘肃庆阳)华池人,彰德军节度使王饶之子,太祖赵匡胤第二任妻子孝明王皇后的胞弟。贾琰告他何事呢?吃肉,女人肉。
◆魔性王国舅
这里,我们先要说说这个魔头王继勋。
王继勋出生之时,其母恍惚间看到一个长相怪异的赤发之人,冲进屋内,接着,王继勋就出生了,看来此人是赤发鬼转世了。
王继勋长相俊美,史称“美风仪”。人不可貌相,小白脸王继勋为人“凶率无赖”,残忍嗜杀,外带耍流氓。
赵匡胤称帝,建隆元年(960)八月,册封王氏为皇后,姐姐成为皇后,他也连带被封为内殿供奉官、都知、溪州刺史。
赵匡胤改革禁军,将两司变成三司: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三司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候,共计九个官职,长官都指挥使称三帅,分别是:殿帅、马帅、步帅。三帅平起平坐,相互制衡。
太祖又不放心,在三帅之下又设置了四卫:殿前司下设铁骑军、控鹤军;侍卫马军司下设龙捷军;侍卫步军司下设虎捷军。进一步又剥夺了三帅兵权,将大宋禁军完掌控在皇帝一人手中。
朝中有人好办事,人家最多官升三级,靠着国舅爷的身份,王继勋是连级跳,一路狂升。建隆二年(961),加领恩州团练使,又改龙捷右厢都指挥使,寻领永州防御使。
王继勋作为马军司下龙捷右厢都指挥使,轻松成为禁军的一个实权派大佬。
国舅爷王继勋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横行无忌,满朝文武,见到他唯恐避之不及,都躲得远远的,唯有一人例外,这人就是龙捷左厢都指挥使马仁瑀。
马仁瑀,大名夏津(今山东德州夏津县)人,太祖手下战将,擅长射箭,能挽二百斤的强弓。十几岁时,父亲送他去私塾读书,学习《孝经》,十多天都没学会一个字,教书先生大怒,打了他戒尺,他竟在半夜里跑到学堂放火烧了学堂,教书先生自己逃了出来,教具书籍部付之一炬。后周太祖郭威镇守邺城时,马仁瑀当时十六岁,郭威听说他勇猛,召见以后,就把他留在自己身边。自此,马仁瑀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成为赵匡胤不可多得的悍将之一。
这样一个十几岁就敢杀人放火的主儿,怎么会把一个靠着裙带关系上位的小白脸放在眼里。两人见面,一言不合,马仁瑀就想动手揍这个小白脸。因此,在禁军里面,王国舅与小马哥二人的同事关系异常紧张,摩擦不断。王继勋道:“爷早就看你不顺眼,有种单挑!”
建隆四年(963)八月,为征讨西蜀,赵匡胤下令禁军到郊外进行演习拉练。
王继勋“阴勒部下市白梃,将以相图”。二人话不多说,王继勋的龙捷右厢军与马仁瑀的龙捷左厢军,直接约架,预备开战。@*~~还没打西蜀,大宋禁军两部人马就要先见个你死我活。
消息传到太祖赵匡胤那里,老赵吓了一跳,天子脚下,自己的亲军竟然目无王法,直接内讧,这还了得!
赵匡胤一气之下,直接将马仁瑀贬到了密州,王继勋啥事没有,好人一个,继续升迁保宁军节度观察留后、领虎捷左右厢都虞候、权侍卫步军司事。赵。
匡胤如此袒护自己的小舅子,王继勋从此更加肆无忌惮。
帝都开封人最遗憾的是马仁瑀当初没弄死这个国舅爷,导致了后来,一场惨无人道的事情,在眼皮子底下发生了。
不久,赵匡胤下令招募新兵,又有一千多人编入雄武军,归王继勋统领。这些新兵多数都是单身狗,王继勋很热心,就向赵匡胤请旨,想给这些新兵们找个老婆。
太祖脑袋瓜子一热,就稀里糊涂地应允了,“此必有愿为婚者,不须备聘财,但洒炙可也。”老赵的意思是,姑娘们要想嫁给禁军将士,彩礼不准多要,将士们只需要送点酒,送只老母鸡就可以了。
赵匡胤此话一出,开封城就出大事了,为什么?
因为“继勋所为多不法”,这个人从来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继勋不能谕上旨,纵令掠人子女,京城为之纷扰。”王国舅直接下命令:“孩儿们,抢老婆了!男人都该有个三妻四妾,抢多少,看你们的本事了。”皇上没说娶多少,抢得多,娶得就多,能抢多少,凭自己的本事。这是什么王八蛋的逻辑!
接下来就糟心了,雄武军奉旨抢老婆,帝都开封顿时被闹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
宰相赵普闻知此事,赶紧向太祖赵匡胤奏报,赵匡胤这才知道大事不妙,赶紧下令撤除禁军将士娶亲的诏令,同时对那些激起民愤的暴乱分子,直接动刀子。
“上闻大惊,遣捕斩百余人,人情始定。”杀了多少雄武军将士,超过一百多人,总共招了一千多新兵,杀了十分之一。
“时后已崩,上追念后,故不之罪也。”虽然王国舅这次又惹了大祸,然而,赵匡胤想到刚死去不久的王皇后,法外开恩,再次赦免了王继勋。
偏偏这个国舅爷又是个闲不住,好惹事的主儿,赵匡胤的纵容和袒护助长了王继勋的嚣张气焰,让他更加的有恃无恐。乾德四年(966),“继勋复为部曲所讼,诏中书鞫之。无错更新@”王国舅又被军中同事告上朝廷,被中书省招去审问。
太祖一看,自己这个小舅子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干脆给他弄个虚职,让他干吃俸禄算了。于是解除了他的兵权,贬为彰***(治所在应州)留后。
部曲所讼的是啥,史书上没说,肯定又玩出了骇人听闻的新花样,做出了伤天害理,人神共愤的腌臜事,否则,太祖赵匡胤不可能解除王继勋的兵权。
遭此打击,王继勋压根儿没心思到应州上任,他选择宅在家里,家中的奴婢从此就遭了殃了。
王继勋是个典型的虐待狂,“专以脔割奴婢为乐,前后多被害。”他喜欢拿着小刀,“脔割”婢女身上的肉,这种折磨,跟千刀万剐没什么区别。
堂堂的国舅府瞬间成为屠宰场,人间地狱。府中婢女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绝望地等待被活剐。
如此的血腥残忍,估计连老天也看不下去了,在一个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的大白天,国舅家的院墙被暴雨冲垮了,府中婢女们抓住这一难得的契机,不顾一切地逃了出来,一个个血肉模糊,披头散发,直奔皇宫,集体跪在皇宫外,声嘶力竭地大声喊冤!用血和泪控诉着王国舅惨无人道的暴行。
此种皇家丑事一出,整个帝都震惊,天下罕闻。
“上大骇,命中使就诘之,尽得继勋所为不法事。”太祖相当震惊,马上派人调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王继勋所做的那些丑事,一点一点都被抖搂出来。
赵匡胤再也包庇不住自己这个小舅子了,只得下诏,“削夺官爵,勒归私第,仍令甲士守之。”不久将其配流登州,人还没到任,太祖又反悔了,改任王继勋右监门率府副率,继续留在开封。自始至终,赵匡胤都想给自己这个小舅子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四年之后,开宝三。
年(970),太祖赵匡胤又给王继勋安排了新工作,“命分司西京”,到洛阳去任职,此时,太祖已经有迁都洛阳的想法。
潜心修炼了几年,王继勋并未改过向善,反而残暴愈甚。若说没改变也不对,他的喜好发生了质变,由原来的“以脔割奴婢为乐”,改成吃了,吃什么?婢肉,直接把女人当做食材,开始吃人!
“强市民家子女备给使,小不如意,即杀食之,而棺其骨弃野外,女侩及鬻棺者出入其门不绝。”王继勋在洛阳的府邸前,人贩子和卖棺材的人的在他家,进进出出络绎不绝,王继勋兽性大发,如此猖狂如此变态,骇人听闻,空前绝后。
“洛民苦之而不敢告”,洛阳百姓对他的暴行投诉无门,敢怒不敢言,因为有太祖赵匡胤罩着他呢。
“太宗在藩邸,颇闻其事”,从开宝三年到开宝九年,王继勋在洛阳整整胡作非为了六年,赵光义在开封早有耳闻。
这次,贾琰向自己密奏王继勋的事,赵光义早就看不过去了,以前是碍于太祖和皇家的面子,现在,他掌权了,天该亮了!这种事,在他的太平兴国的天下,黑恶必扫,除恶务尽,绝不姑息!即刻命令户部员外郎、知杂事雷德骧,前往洛阳彻查此事。
“继勋具伏,自开宝六年四月至太平兴国二年二月,手所杀婢百余人。”经过调查,发现从开宝六年至今的四年时间里,王继勋吃掉婢女达到上百人。
雷德骧请旨定夺,赵光义指示:“勿需押赴京城,立即斩首,以安民心。”
得到旨意,雷德骧命人将国舅爷王继勋连同那些助纣为孽的人贩子八女三男,立即斩首示众。经过调查,雷德骧又爆出一个天大的新闻,跟王继勋“同食人肉”的,竟然还有一个长寿寺的僧人广惠,看来佛门也是难免鱼目混珠啊!雷德骧对这个败类也没客气,“令折其胫而斩之”,先是打断他的腿,然后再砍头示众。
雷德骧此举大快人心,洛阳百姓终于见到青天了,纷纷奔走相告,放鞭炮庆贺。齐呼“皇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开封的赵光义,终于做了一件让万民称快的大事,文武百官纷纷额手称颂。从此,赵光义上朝,腰杆子也直了。_o_p> 为官避事平生耻,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有扶不上墙的纨绔官、太平官、享乐官、轻松官,就有夙夜在公,勤政爱民,冲在一线,流血流汗,勇于担当,勇挑重担的良吏、能吏、干吏,就有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好官。
◆文武双辛旋风
时光跌跌撞撞,季节来来回回,我们经历的所有风景,走过的每一段路,都有它的意义,你跌跌撞撞前行的每一个瞬间,未来都会给你等量的馈赠。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们终将遇见美好的未来。
赵光义登基,改年号太平兴国,除了契丹和北汉,该通知的基本上都通知到了。赵光义是那种做了一丁点好事,立即登报宣扬的主儿,自己当皇帝这种大事,怎能不让北汉和契丹知道呢,虽然,这些北国人的探子早已经把赵匡胤驾崩,赵光义继位的消息传给自己的主子,赵光义总想再做点什么,以表明自己是正统,得位是名正言顺的。
赵光义先是派遣使臣出使北汉,毕竟自己刚当上皇帝,短时间内,他还不打算对北汉用兵,他这叫先礼后兵,先打招呼再出兵,这不算耍流氓。
派谁出使契丹呢?赵光义在文武大臣中,权衡了良久,终于认定一个人,人称“辛旋风”的起居舍人辛仲甫。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今山西吕梁孝义市)人。“年少好学,年长后,能办吏事,姿仪雄伟,气质沉厚。”
斌,古人在造这个字的时候,想到的就是文武双的意思,因此,此字多用做人名,这也是家长和长辈对子女最美好的期许。
当。
初太祖赵匡胤曾问宰相赵普:“儒臣中有没有文武兼备的人才?”
赵普推荐辛仲甫,道:“辛仲甫才勇有文、处变不惊、胆略过人,以前,他在郭崇手下做事,郭崇教他射箭,后来郭崇反而要向他学习。他明理善辩、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处事果断,各方面都可重用。”
赵匡胤立即召见辛仲甫,见他姿态丰伟,仪表堂堂,浑身上下一股英气,顿时就有了好感。由于天下刚刚平定,太祖决定试试他的武功,命令武库拿出一张强而有力的新弓,让仲甫挽射,辛仲甫轻轻一拉,弓就成了满月,连发三箭,箭箭皆中靶心。@*~~
又取出厚重坚硬的铠甲让辛仲甫穿上,仲甫好像穿一件单衣一样轻松。太祖大悦,赞不绝口。
辛仲甫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启奏太祖道:“臣不幸,本来学先王的治国之道,想要让陛下成为比尧舜更贤明的君王。如今,臣虽有幸遇到强大的盛世,陛下却只用武夫的技艺来考验臣,拉弓,射箭,这又有谁做不到呢?”辛仲甫的意思是:“皇上,你别搞错了,我可是文武双啊!武可安邦,文能治国,您应该睁开龙目好好瞧瞧,我可不是一般的人才!”
太祖哈哈大笑,不但没怪罪辛仲甫的逆鳞率直,反过来安慰他道:“卿果有奇才,现在重用你还不晚。”
乾(967),辛仲甫入朝任右补阙(七品官,对皇帝进行规谏及举荐人才),又让他以这样的身份出任光州(今河南潢川)知州。浩荡襟怀到处开,达官非自有生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成为一方大员,辛仲甫终于可以大显身手,施展自己利国利民的政治抱负了。
辛仲甫勤政爱民,深夜还在研究文书,短时间内就将境内多年的积案,一件一件部梳理清楚,查实结案。他还常常深入百姓当中,体察民情,劝导农桑,随身带着圣贤书,分发给乡民,就地教化顽劣少年。
这年夏天,天降暴雨,河水泛滥,冲坏民房,百姓流离失所,辛仲甫动员一切力量,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组织数百条舟船,日夜运送物资,救民于水火。水灾过后,最快的时间,恢复百姓的生产生活,解民于倒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