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081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四章 梁海涛临危受命(四),穿越四十年,海魂0817,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十佳公仆公示过没有?”
“没有。常委会先过了一次会,最后在党政联席会议上决定的。”
“我告诉你,如果在这十佳公仆里查出什么问题,你作为是难辞其咎的,别想推卸责任。”梁海涛严肃的看着。
这个时候,额头上的汗珠已经唰唰唰的往下淌。
梁海涛接着说道:“你准备一下吧,从明天开始,我要和这十位公仆面对面座谈一次,到单位去,一个一个面谈。”
第二天上午,梁海涛在组织部部长、市委秘书长的陪同下,首先来到农业局。
农业局的领导班子成员都在会议室里等待市委领导的会见。
走进会议室,梁海涛对在场的人员说:“只留局长一个人,其他同志都去忙各自的工作吧。”
所有副职都站了起来,但没有一个离去。
“你们都忙去吧,我是来了解农业工作的,局长一个人汇报就够了,不要耽搁大家手中的工作。”
说完,梁海涛和两个市委常委,与副局长们一一握了手。
“扈州的农业工作有没有什么困难?”梁海涛开门见山的问道。
从乡镇基层一步走出来的梁海涛,对农业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
“困难都会有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思路。”局长陈韬说道,他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问题是什么,什么时间解决什么问题,到什么时候要达到什么目的,把思路理清楚了,制定了规划,真抓实干,总会出效果的。”
“听说这几年扈州农业的发展速度比工业和商业要快一些,是不是这样?”梁海涛继续问道。
“话不敢这么说。”陈韬诚惶诚恐的说道:“蔬菜的种植,果业的发展,确实都见到了明显成效,蔬菜和果品的商品化程度有很大的提高。蔬菜种植户大多一年收入几万元,果树种植好的一年收入十几万的也有,但这只是极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农民通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收入还是不行。”
“在整个江宁省,这几年农业方面的项目,扈州市上得最多,是不是?”
陈韬说道:“是的,前几年每年也就是一两千万,去年是两个亿。
虽然省里和中央对扈州格外照顾,但是落实到乡一级的时候,问题还是比较多,主要是一部分资金被层层克扣了,或被挪用了,虎头蛇尾的事出现不少。
农业局管不了人,就管不好事情。辛辛苦苦争取来的项目和资金白白浪费掉,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建议市里出台硬性的规定和办法,对农业项目完成不好的县区和乡镇,必须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梁海涛说道:“对于项目管理的规定,你们农业局能不能牵头,先拿出一个意见和办法?”
陈韬说道:“意见和办法我们并不是没有提过,但关键还得要落到实处,否则很容易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项目与其说是我们基层农业部门引导发展起来的,还不如说是农民自己奋斗出来的。
有一些能干的人带动了一大片,他们跑销路、跑技术、建市场、建协会,也正是因为我们扈州的农民干得好,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领导和专家才给予我们项目和资金的支持。”
“与农民打交道,有何感受?”梁海涛接着问道。
“说实话,农民比城市人厚道。农业部和省厅的专家到我们扈州的乡村去,那些得到扶持的农民想方设法要送点东西表达心意,专家深受感动。
我们到部里和省厅去,人家一听是扈州来的,都非常热情,基本没有空跑的,每一次都能批项目和钱给我们。有时候想想,有这么好的农民群众共同努力,我们工作起来也心情舒畅,有成就感。”
“过几天,你陪着我到你们项目的实施地走一遍。”梁海涛听完很振奋。
座谈完,在陈韬的陪同下又看农业信息中心。
这个信息中心是国家投资二百多万建立的,扈州目前的所有农副产品信息,都是通过这个中心发往全国各地的。
陈韬说道:“这个信息中心,一年让扈州的农民挣了好几千万。”
“好!看完了你们的项目,如果真如你所说,我立马给你们请功,奖励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