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兰之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7章 东风扬帆马蹄急,路家湾,牵兰之手,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都出了个“时代名人”朱百万。从万元户跨越到百万,而且不再隐晦、不再遮遮掩掩。
毫不讳言,从1978年以来的短短几年间,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来了个大提升。邓老爷子“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句话让谁不眼红心热!压抑了许多年的人们,在禁锢解除后,所释放出的各自能量那真是不可估量的。
说起“朱百万”,也算西都钓界的前辈之一了,72、73年他家也穷,东郊杉木桥、小堰河就时常见到他的影子,钓些鱼填家人吃不饱的肚子,偶尔悄悄换些钱补贴家用,钓鱼正儿八经算得上他的一门副业。
这也是个有些胆量和眼光的人,改革开放后干上个体户,不愁吃、不愁穿,腰包一天比一天鼓。84年,“朱百万”给获得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姑娘们每人发一床最新款高档蚊帐,其发出的思想意义绝对超过蚊帐本身的小小价值,事虽小但意义重大,没有人再说这是资本主义,更不会再言“投机倒把”!这难道不是一个时代的巨大进步!
“朱百万”在西都青阳路靠卖蚊帐发家,如何挣得一百万?或者说有没有“一百万”大家其实不甚清楚。但林锦南的一个邻居刘二孃怎么发家的他是十分清楚的。
刘二孃叫刘嘉惠,比林锦南也大不了多少,可她妈妈林家英属锦南爷爷那一辈,“幺房出老辈”,按本家排行来说,锦南当然得叫她刘二孃了。跟江锋他们家一样,刘二嬢她们家也是当时很流行的那类“工农兵”家庭,其父刘百川是西都军区503被服厂的一名干部,经人介绍与西都近郊农村户口的林家英组成了半工半农家庭,家里还有一个老人两个孩子,本来有刘百川每个月的固定工资,这日子将就能过算不得太好,偏偏在76年9月,“妖精”张红英的那个蠢举,连带将她家全部家当付之一炬,后在政府、她父亲单位、邻里们的帮助下重建了家园。
刘嘉惠的父亲刘百川有个十分亲密的战友蔡洪超,原是二野十八军搞军需的,二人都是江苏徐州人,同时参军,同时随二野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只是后来刘百川进了西都组建被服厂,而十八军驻防四川泸州。后张国华军长奉命率军主力进军西藏后,蔡洪超已被安排进入地方工作就没随部队进藏,直到72年8月又被调入西都军区503被服厂,与刘百川再次并肩“作战”。
其时蔡洪超在泸州地方工作时,已与当地妇女蒋素群成家并育有三子一女,刘百川亦在西都南郊安家并育有一子一女。
刘、蔡二人既是同乡又是战友,性格脾气十分相投,一同参加革命、一同南下,因此在西都再聚后彼此间的情谊又更进了一步。
根据当时的政策,蔡洪超将妻子和腿有些残疾的二儿子蔡利恩以及小女儿蔡利雅随迁到了西都市区落户,蔡利恩被安排进了厂生产科成了刘百川的徒弟,妻子蒋素群则进了厂劳动服务公司,小女儿进入军区子弟校读书。但大儿子蔡利强和14岁的三儿子蔡利德却依然是四川泸州那边当地农民身份,没有西都的户口和粮油本,成了名符其实的“吊脚户”。
刘百川在与蔡洪超的闲谈中,多次提到将两个孩子扔给岳父母也不是长远之计,就与岳父母商量后将老大和老三接到了西都,一家人就挤在厂区单位分给的那两间不到30平米的房子里,挤是挤了一点,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还是挺幸福的,刘百川一家也替他们高兴。
一大家人是聚在一起了,可问题又钻出来了。厂里定员定产,就连蔡洪超妻子进劳动服务公司他都“司刀令牌”玩尽了,使尽了浑身解数方才搞定,大儿子快18岁了,又不愿去当兵,刚从乡下进城,对西都如蜘蛛网般的大街小巷简直不熟悉,大小伙子总不可能天天赖在家里吃闲饭是不是?好不容易托刘百川的舅子林卫国帮忙找了个工地打零工,累倒不说,一天1.10元钱路还远。偌大个西都让刚从外省乡下来的蔡利强简直像进了迷宫,半个月内三次走迷了路,下午6点下工有两次都是晚上十点过才东问西问摸索回来,自己恼火不说,也让家里人每次都担心得要死。没办法,领了18元工钱后再也不去工地了。
俗话说:“穷则思变”。蔡利强发现自己天天都要经过的青阳路,桂圆巷每天人流量特别大,又与东大街与春晖路相接,一些小商贩开始偷偷在巷口街尾摆些汽水、冰棍、旧衣服鞋帽等物品卖,甚至近郊的一些农民也悄悄地在那里卖些土豆、玉米、红薯和小菜。
这时候是75、76年,偷着做这些“生意”会被认为是“tjdb”,破坏市场经济,会被市管会的“撵”,没收东西,轻一点的罚款,严重的会抓进“学习班”。
他脑壳也“打得滑”,晓得自己母亲拌的菜味道好得很,是外婆家传手法,在四川泸州乡下那边就出了名的,他们几兄妹从小就特别爱吃。于是,中午在饭桌上他就给父母说了自己的想法,母亲那里倒没问题,可父亲犹豫了很久,现在的政策谁把握得住,单位上管得又严,自己大小也算个干部,儿子出去摆摊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谁说得清?
不过,他听百川说过他舅子林卫国就在工商所上班,那一段的市管会就归他们管,倒是不用担心儿子去卖拌菜会有多大风险。第二天上班他转弯抹角给战友刘百川说了,刘百川立马拍胸脯说没得问题,包在我身上,今晚回去就给舅子打个招呼,让他将蔡老大照应着点。
说干就干,下午刘百川就找出车间角落里的包装箱废木板和蔡洪超一起钉了一个小拖车,又到机修车间要了四个轴承安上做轮子,找了几个瓷盆准备装菜。下班后,蔡洪超不敢出面,叫妻子和大儿子去就近的红石桥农贸市场买了一些豆腐干、萝卜、青笋、大头菜等,晚上一家人就在蒋素群的指挥下做拌菜。想到刚开始,就只做了四样:凉拌大头菜丝、凉拌萝卜丝、凉拌三丝和姜葱豆干,分量都不是太多,菜和调料总共花了3.82元,就想让老大第二天试试。
第二天一大早蔡利强拉着“小车”哗啦啦出发了,穿过省府街、春晖路转向青阳路,最后他选择了桂圆巷与百年巷十字相交的路口街边摆上了,让他没想到的是,除了一位妇女照顾他买了一份凉拌三丝,收获0.15元以外,整个上午就没生意。
而且一上午市管会就过来“撵”了两次,一看那些戴红袖套的人来了,他赶紧把母亲给他准备的小半张白床单麻利地盖在小车上面没动,其他小贩大多“收刀检卦”跑去躲了。想到父亲说过刘叔叔会打招呼,心里有点紧张倒不是太怕。果然快11点的时候,刘叔叔的舅子林卫国独自骑车过来,悄声给他说了几点要注意和回避的事项,还尝了尝他四个盆里的拌菜,点头说味道还真不错,就骑车走了。
看着盆里的那么多菜,他心里七上八下的乱得很。没想到刚到上午11点半,早上照顾他生意的那个妇女领着四五个人端着饭盒围在了他的小推车前,后来他才知道这些人都是西都电业局和西都电影公司的职工。
这下他开始忙个不停,两角一份的大头菜丝最先卖完,1角5一份的凉拌三丝最受欢迎,刚过中午12点,四个盆里的菜空了。收摊后,跑到街边一个老奶奶那里借了扫把撮箕把自己的“摊位”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高高兴兴拉着“小车”哗啦啦回家了。
回到家他把挎包里的纸币、镍币往床上一倒,母亲和弟弟也从厨房跑过来帮他清钱,总共是7元8角5分,扣除本钱3元8角2分,他竟然赚了4元零3分,就连刚跨进门的蔡洪超和刘百川,听了蔡老大今天的“战果”也是大吃一惊:赚这么多?还只是半天!
妻子蒋素群倒冷静,说先别慌,多试几天后再说,下午还是我与老大去市场上买这几样菜,只是我看分量可以多一点。
第二天一大早,蔡利强拉着比头天起码多一倍的拌菜又来到了桂圆巷路口,早上就卖了15、6份,中午11点过后让他大吃一惊,附近商场的、电业局的、电影公司的,不到一个小时,小推车上下两层五个盆里都见底了,还有四五个客人连着追问他明天还来不来?
他一边收摊一边回答明天一定来、一定来!争取多拌点来!收拾完后又跑去街边那老年夫妻那里借了扫把撮箕把地下打扫干净,然后拉着小推车哗啦啦飞跑回家,见父母都还没回来,就跑到厂劳服司拉着母亲回家把包里的钱倒在饭桌上,和母亲边清理钞票边把今天的情况给母亲一五一十地说了。
两人清完一堆一分、两分、五分、一角、两角、五角,最大面值2元的零钞,总共是15元8角8分,除去早上他带在身上准备找零的1角8分,昨天下午和母亲买菜和调料花了5元3角,今天的毛利润竟然达到了10元零4角!中午,回到家的蔡洪超听完母子二人争着抢着的述说,真是大吃一惊,赶忙叫大家小声一点,一定要保密,任谁都不要往外说,今晚再多做一点试试。
接连试了一个星期,直到蔡利强每天下午和母亲去市场买15元的菜,晚上一家人在父母的带领下加工成六盆,第二天刚好卖完不剩,多了卖到中午2点都卖不完,少了又不够卖,每天的利润均在21—22元,蔡洪超已经认为相当不错了,三天的生意就是他这个副科长一个月的工资,而且只卖到中午12点半就收了,基本上半天的生意,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到了1978年,老三蔡利德没能考上高中,也不愿进厂去,蔡洪超就把老大原先用的那个小推车报废了,重新请厂里的木工帮忙做了一辆三层带格子,专门买了四个直径30公分的胶轮子安上的结结实实的小推车,又在菜品上增加了腌萝卜干、泡菜等好几样,兄弟二人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节假日都不间断,很快积攒了几千块。
1979年10月1日,老大蔡利强回四川老家泸州与自己中意的姑娘结婚,老三和母亲没回去,生意不能停啊!而且已经有人在跟风卖拌菜了,只是他们的生意最好,而且市管会的人因工商所副所长林卫国打过招呼,从没找过他们的麻烦。哥哥在泸州乡下结婚成家后,因外公外婆岁数大了需要人照顾,就留在老家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西都这边的拌菜生意当然就落在了老三蔡利德这17岁男孩的肩上。
那年夏天和秋天雨水特别多,不管天多热,雨多大,每天桂圆巷路口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有一天,刘二孃也就是刘百川的小女儿刘嘉惠去找舅舅林卫国,路过桂圆巷时看见蔡利德在巷口卖拌菜,本来两家关系就好,她很奇怪蔡三哥为啥不去读书,却开始做起了生意。就过去打了个招呼,还把蔡利德这个大小伙子搞得很不好意思。
他可是在心里一直把刘叔叔这个漂亮的女儿当仙女一样,彼此年纪相差还不到一岁,见她过来,双脸涨得通红,手忙脚乱的夹了好些泡菜、拌菜给刘嘉惠吃,以此掩盖自己在“仙女”面前的窘迫。
当然,蔡老三就有个心结,他是外地农村户口,到西都后还是父亲托关系让他到二道街中学寄读,可实在跟不上城市中学的教学进度,成绩自然不是很好了。同学们都是大城市里的,许多同学瞧不起他,经常拿他开玩笑,所以初中读完后,他宁愿跟着大哥卖拌菜,也不愿父亲再花心血找关系让他继续读书了。
这些都是他的小心思,又不好意思正面回答刘嘉惠这个漂亮的“妹妹”,一时间让他非常尴尬。谁知刘嘉惠吃了一些拌菜,早被其鲜脆可口、独特的风味给吸引住了,吃得她赞不绝口,主动提议并留下来帮着蔡三卖拌菜,早把找舅舅的事给忘到了九霄云外。
从此,蔡利德的拌菜摊前就经常多了一个穿红衣的漂亮姑娘,帮着夹菜、装袋、收钱。不知是菜太好吃了,还是她觉得好玩,竟然家里安排的她去考430技校她也不去,每天就跑去和蔡老三卖拌菜。
久而久之,她也觉得这个来自乡下的蔡三哥身上有一种许多男孩子都不具备的敦厚与淳朴。确实,蔡利德不仅人机灵、勤劳,而且言谈举止中充斥着一种精明。比如说他看见回头客、熟客那些经常惠顾他生意的人,他会主动格外搭送些小菜,街边的那些住户要吃饭了,他也会夹一些拌菜主动给他们送去。
说来也怪,他这样做也没人教过他,不仅没比他哥在的时候赚得少,反而每天卖的更快,有时刚过中午12点他就开始收摊了。尤其是桂圆巷8号一对老年夫妻,老头快80了,是西都解放后第一代公交车司机,老伴尹奶奶是西都电影公司的退休职工,唯一的女儿陈方圆远嫁安徽合肥,二老就守着桂圆巷8号这一楼一底的临街房子,拿着各自的退休工资安享晚年。蔡老大、蔡老三自开始卖拌菜起,几乎就摆在他们家斜对面,二老见两个孩子可怜也就从没赶过他们,相反地市管会的人来了,尹奶奶还给他们通风报信,甚而叫他们将推车赶快推进他们家躲避,一来二去他们之间就处得十分融洽了。
老大在的时候只是偶尔夹点拌菜送给陈爷爷、尹奶奶,老三不一样,几乎天天给他们夹一份送进屋里去,甚而叫母亲每晚做菜时专门给陈爷爷、尹奶奶单独拌一份。
或许在蔡老三的心里面,自己的爷爷、奶奶远在江苏徐州,且他只回过老家两次,在他十来岁时爷爷奶奶就已相继去世,潜意识里是把陈爷爷、尹奶奶这对和蔼可亲的老人当作了自己的爷爷、奶奶一般。几年来一直真诚地对待二位老人,二位老人也十分喜欢他这个跟亲孙子一般的小伙子,尹奶奶还半开玩笑地笑话他和在他身边帮忙的刘嘉惠真像一对小夫妻,把二人窘得满脸通红。
转眼到了1981年,桂圆巷和青阳路依托着西都第一街春晖路的灵气,加之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做生意的人汇聚得越来越多,卖菜的、卖五金工具的、缝纫的、背包牵绳卖新、旧服装的,渐渐形成了散乱的集市,不知不觉中,这几条街在市场经济的引领下自发地就有了一点新兴商业集群最初的萌芽态势。
工商所的一次会议上,到会的东江区工商局新任局长唐兴元曾到过深圳和武汉,他的一个战友在管hz街,其状况与现在的青阳路差不多。当时没有专业市场的说法,武汉局也有过把商贩集中管起来的想法,“存在就是合理的”,合法不合法还得看上面的意思。但规范起来管理,一则有利于城市秩序,工商所带着市管会一天到晚“猫捉老鼠”的游戏总不是双方都愿意的;二则照老爷子的搞法,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开放搞活是必然,沿海先行了,波及内地只是时间问题。
唐局长说了自己的想法,但与会的多数人认为他年轻,胆子是不是太大了,弄不好会犯错误的,明哲保身,绝大多数人不愿出头去趟这个“雷区”。无奈,所长江和平只得点将,由副所长林卫国来按唐局长的意思实验性的抓一抓这件事。
林卫国接受任务后,立即带着人对青阳路、桂圆巷、九龙巷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摸底,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调研”。
三天后,林卫国和江和平就把掌握的情况和初步构想交到了区局唐局长办公桌上,他昨晚与战友彭万正已通过近一个小时的电话,得知hb省局已同意武汉试行着建立hz街小商品一条街,心中有数就对两人说:“我看可行,就按你们的想法大胆先行一步,我全力支持你们,有啥子我顶着,大不了我也去摆个摊,不比当我这个局长差”。
只是没想到的是,当年他们大着胆子迈出的这一小步,却成就了以后声震全国的武汉hz街小商品批发市场和西都青阳路服装一条街。
直到后来唐兴元担任了西华省工商局副局长,还一直兼任着省个体劳动者协会会长一职,在一篇他撰写的私营经济方面的文章中还提到当年他可是捏着一把汗与战友一起跨出的那一小步,武汉的情况他不是太清楚,只说西都青阳路,带动了几十万人就业,给国家创造了800多亿的税收,还造就了“朱百万”“彬彬西服”“雨迪浪尔”“黑仕”等几十个品牌和成千上万的百万、千万富翁。
蔡利德和刘嘉惠当然不清楚官方的事,他们依然每天卖他们的拌菜。
当然,二人的小生意红红火火,感情也与日俱增。
这不,4月22日是刘嘉惠19岁生日,一大早出门蔡利德的左眼就跳个不停。也怪,那天他俩的生意特别好,不到12点六个盆里的拌菜全卖完了。刘嘉惠就说三哥,我帮你卖了那么久的拌菜,你还没请我吃过一顿饭呢!蔡三就红着脸说:
“好嘛,你想吃啥子?我请你”。
“我要吃凤抄手、担担面”
“要得!要得1蔡三就把摊车收拾好给尹奶奶打了个招呼,然后和刘嘉惠向位于春晖路路口的“凤抄手”餐厅走去。
正儿八经说,刘嘉惠这算是蔡三长这么大第一次请一个女孩子吃饭,而且还是自己心中的“仙女”,当然有些不自在,低下头感觉路旁好多人在看他和刘嘉惠似的,不知不觉就和刘嘉惠拉开了好几米的距离。
刘嘉惠心中暗笑,放慢脚步一把抓住他的手:“三哥,你怕啥子?我是女的都不怕”。二人就这样牵着手在繁华的春晖路上走,准确的说是刘嘉惠拽着他的手,短短的200多米,他觉得好像走了200里。
到了“凤抄手”,他挣脱手去柜台买牌子,而刘嘉惠倒奇怪:平时自己一般不出汗嘛,咋手心有那么多的汗呢?她当然不知道,此时的蔡三哥手心手背,包括额头上全是汗,正在背过身去使劲擦呢!
看着嘉惠妹妹吃着他点的套餐,面前摆满了各种小碟、小盘,他又把自己面前的蛋烘糕、珍珠圆子、银耳汤推到她面前:“嘉惠,你喜欢吃就多吃一点,不够我又去买。”刘嘉惠也不客气,接过来继续吃,扬起红扑扑的脸对着他笑。蔡三更加不好意思了,但心里边觉得请自己心仪的女孩吃饭好幸福!
等嘉惠吃完后,他又起身去柜台买了两份大份抄手打包提着回到了陈爷爷、尹奶奶家,将抄手递给了二老一人一份,嘉惠看在眼里,觉得三哥哥好可爱,不仅体贴人,心思还特细。
刘嘉惠与蔡三一同拉着小车回蔡家,她心血来潮突然对蔡三妈妈说:“蒋阿姨,下午你一个人去买菜行不?我、我想和蔡三哥出去一趟可不可以?”
“小惠,可以,可以!我一个人去买就行,你们去嘛。”看着儿子和小惠并肩出门,蒋素群一下反应过来,儿子该不会恋爱了吧?嘉惠真是个好姑娘,三儿若能娶上她,倒是他的福分呢!
而刘嘉惠是早打定了主意,带着蔡三坐公交车到了六方桥外的临江楼公园,二人转遍了公园的听涛井、观江楼,又回到江岸竹林边,指着公园外的江边,给他讲自己的家,自己在江边长大的点点滴滴。
蔡利德静静地听她诉说,心里边那份渴望也愈加强烈,只是没胆量主动向面前的“女神”说出来。他还在沉思中,没想到嘉慧突然转身抱住他,用清扬的双眼直视着他:
“三哥哥,你喜欢我不?”
“喜……喜……喜欢。”
“那你为啥不敢对我说呢?胆子真小1
“我真的好喜欢你!我怕……”
“呵呵呵,真是个胆小鬼。喜欢我,那你发誓,一辈子只爱我一个人1
“我发誓!我只爱你一个人!以后挣好多的钱,让你穿好衣服、住漂亮房子,我给你最幸福的生活1
“真乖!你说的哈1说完仰头在蔡三的唇上轻轻吻了一下,咯咯咯笑着往江边跑了……
蔡利德这个来自四川泸洲乡下的农村娃,在西都这个大城市里收获了爱情,拥心中的“仙女”入怀,暗自发誓一生只爱嘉惠一人,努力挣钱,让“仙女”快乐幸福一辈子。
没过几天,发生了一件既让他伤心的事,而又让他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十分尊敬和爱戴的陈爷爷去世了。其时蔡利德刚满二十岁,也在双方家长的认可下,与19岁的刘嘉惠正式明确了恋爱关系。
二人经得父母的同意,那几天凉菜照旧由他与母亲加工好,但第二天基本不对外卖,全部推到尹奶奶家用作招待客人、邻居们。他和嘉惠还连续几天帮着伤心的尹奶奶料理陈爷爷的后事,跑前跑后忙个不停,不知道的客人们还以为是尹奶奶的孙儿孙女,把赶回西都的陈方圆阿姨夫妻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几天后。料理完陈爷爷的后事,尹奶奶的女婿黄国盛带着儿子先行回了合肥,孩子上初二不能耽搁得太久,陈方圆则仍留下来陪母亲一段时间。蔡三依然和嘉惠卖他们的拌菜,只是他这些天左眼老是跳,人们常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他也没多想,一如既往地和心爱的嘉惠卖他们的拌菜。直到星期天上午,尹奶奶和方圆阿姨把他叫进屋,让嘉惠独自守着摊,尹奶奶郑重地对他说:
“三娃儿,奶奶想给你说件事,不知你愿不愿意?你方圆阿姨和我说了好几天,我也没别的法子,就想着提出来与你商量商量。”
“奶奶,您有啥事只管吩咐我就是了,只要我能办得到,我一定尽全力去办,我一直是把您当亲奶奶一样的1
“三娃儿就是懂事!奶奶知道你和嘉惠都对奶奶特别好,我倒不是让你帮我办啥子事。是这样的,我和你方圆阿姨商量,你陈爷爷一走,我在西都就没有其他亲人了,你黄叔和方圆阿姨再三劝我跟他们到合肥去住,也方便他们照顾我。其它的我倒不担心,在这儿也没什么东西,就是这两间房子和一些旧家具,奶奶我也是个看得开的人,生老病死都是人生常事,我也不愿留在这儿孤苦伶仃想着你陈爷爷等死,趁着还能走动跟着女儿到合肥再清闲地过几年。”
尹奶奶摸出手帕擦了擦眼睛继续道:“我的意思是让你回家与你父母商量商量,看你们愿不愿意要这两间房子,价钱都好说,去年街中间那个钱大爷卖了1万8千元,我们房子结构和面积都是一样的,你回去问问你父母能拿出多少钱?以后你们就把楼下收拾收拾,像那个卖纹帐的一样搞成门面,你和嘉惠也不再每天打把大伞遮太阳避风雨了。奶奶也不说其它的,看着你在面前四、五年了,你是个懂事、聪明的孩子,小刘也是个漂亮、会持家的女孩子,奶奶只希望你们俩好好的。”
蔡利德一听心里怦怦直跳,是说今早一起床左眼跳得特别厉害,现在眼皮不跳了,心却像要跳出胸膛。他还没想好怎么回答尹奶奶,又听方圆阿姨接口说道:
“小蔡,你也别太担心,我们一定会给你们一个公道的价格。我一回来我妈就天天在我面前念叨你们的好,这十来天我也看在眼里,你和嘉惠都是好孩子,几年来蒙你们的照顾,我父母过得那么开心是我这个不在他们身过的女儿没想到的。说心里话,我们全家是应该感谢侈们的!这样,我替我妈作个主,也不要说1万8了,你回去给你爸妈说,不管1万5还是1万2,只要你们凑够就行!只是要尽快,我在合肥还有那么多工作上的事情,也不能在西都耽搁得太久,你们准备好后我们就尽快去把手续办了,到时候我妈除把一些自己的衣物、用品带走外其他的都留给你们随你们处置。”
“好、好嘛,尹奶奶,方圆阿姨,真是太感谢您们了!这件事那么大,我等会儿回去就给我爸妈说。”
蔡利德顿了顿又说到:“方圆阿姨,要不尹奶奶就留在西都嘛,我和嘉惠会陪着她、照顾她的,您们每年抽空回来看看她就行,我们会把她当亲奶奶一样照顾好的。”
“小蔡,我们相信你和嘉惠。不过我们已决定了,合肥那边你黄叔也已安排好,谢谢你们这份心意!你抓紧时间回去和父母商量吧,不过这件事在办成之前你千万别到处给别人说哈1
“要得。尹奶奶,方圆阿姨,等一会儿我叫嘉惠给您们多端点拌菜过来,以后您们到合肥去了可就尝不到我妈的手艺了。”
中午收摊后,蔡利德和刘嘉惠匆匆回到蔡家,见父母已摆上饭菜等着他们了,饭也顾不上吃,他着急地把尹奶奶和方圆阿姨的话原原本本地说给父母听,他还没说完,蔡洪超手中的筷子已啪的一声掉在地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