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er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33.要细水长流,南明之我是弘光帝,caler,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过,接下来朱由崧进行的坩埚炼钢就牵扯到了朱由崧比较多的心力了。
须知道,眼下大明境内只有所谓的灌钢法,没人相信可以直接在高炉里把铁水炼成精钢的,而朱由崧又没有详细的原料配比,所以,到底用多少焦炭,多少铁锭都是通过广泛的实验才能得出结果来。
另外就是,工匠们目前还是只凭往日的经验做事,并没有养成看温度计及做实验记录的习惯,非得朱由崧亲自盯着,并示范过几遍后、留下几个伴读监督后,才初步改变工匠们的工作流程。
好在,朱由崧的努力很快见效了,虽然第一和第二的实验都以失败告终,但第三次,第四次实验都顺利的直接练出了钢锭,让除了朱由崧以外的所有参与者都惊呼不已。
但朱由崧并不满意,因为他无法测量钢铁的金相,也无从了解钢铁的耐磨耐腐蚀程度,甚至连是不是高碳钢都不知道,更无法观察钢铁内部的气泡气孔,完全就是瞎猫遇到死老鼠的状态,只能说是勉强可以一用。
其实,这也是朱由崧对自己要求过高了,事实上,这个时代能有熟铁就很不错了,至于钢,那完全就是奢侈品,更不可能大规模应用的,朱由崧已经掌握了至关紧要的某种代差了。
“看懂了没有?”朱由崧问赵山道。“看懂了,你就留在这继续督促工匠们调整配比,尽可能的找出用料最少,出钢最多的合适比例。”
赵山应道:“奴婢明白该怎么做了。”
“另外接下来还要在浇铸钢铁件上,下些功夫,以确保一次器件一次成型。”朱由崧继续交代着。“等差不多了,就开始扩大生产,明年我要年出铁三十万斤、出钢十万斤。”
朱由崧设想的规模并不大,这主要是因为,河南这边的生产只是某种掩护,最终还是放弃的,所以想要真正扩大生产,还要放在徐州那边,等天下大乱之后。
朱由崧正说着,李谙走了过来:“小王爷,何醴找过来了。”
“何醴?他来这里干什么?”话虽如此,朱由崧还是何醴出现在自己面前。“说罢,蓝毬联合会出什么事了?”
“小王爷明鉴。”何醴汇报道。“今年蓝毬的收入一下子降了不少,各家理事都有些心慌,想问问小王爷,这赌毬还能做下去吗?”
朱由崧苦笑道:“这都要问我,我又去问谁呢?”
朱由崧目前当然已经不在乎赌毬的那些收入了,但赌毬盈利跟《毬报》获得的资源也有关系,朱由崧到底是无法割舍的,所以,苦笑之后,朱由崧还是回答道:“你去告诉他们,没有赌毬的时候,日子是不是一样过,再说了,虽然眼下利益的确比之前少了,但我们不是做一次性生意的,细水长流懂不懂,让他们目光放远一点,这生意至少还能做十年。”
何醴忙不迭的应道:“是,我这就把小王爷的话转告各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