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牌医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军统,抗战烽火之开国大将,杂牌医师,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军统
转自百度
军统,一般特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之一。1938年成立。前身为复兴社核心组织力行社的特务处。1946年6月,军统局的公开武装特务部分划归国防部二厅,秘密核心部分改组为国防保密局。另外,清末新军军一级最高官称也称军统。
目录
军统简介
1.基本信息
2.简介
军统概况
军统的抗日历史
1.详细释义
2.鼎盛时期
刺杀、颠覆
1、破译偷袭珍珠港密电
日记记载
人员发展
中统与军统的区别
1.中统结构
2.军统结构"
图书:军统
1.基本信息
2.内容提要:
3.作者简介:
4.目录:
军统简介
1.基本信息
2.简介
军统概况
军统的抗日历史
1.详细释义
2.鼎盛时期
刺杀、颠覆
1、破译偷袭珍珠港密电
日记记载
人员发展
中统与军统的区别
1.中统结构
2.军统结构"
?图书:军统
1.基本信息
2.内容提要:
3.作者简介:
4.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军统简介
基本信息
军统,一般特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之一。1938年成立。前身为复兴社核心组织力行社的特务处。1946年6月,军统局的公开武装特务部分划归国防部二厅,秘密核心部分改组为国防保密局。另外,清末新军军一级最高官称也称军统。
简介
中国国民党设立的特务组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1938年8月成立。前身是军
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建)、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建)。主要负责人为戴笠。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集中营、秘密监狱和看守所,囚禁和迫害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革命学生。1943年军统和美国海军参谋部情报署合作,共同组成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抗日战争期间,军统也从事一些搜集敌方情报并对敌施行恐怖活动,因此,对打击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起了一些作用。1946年军统局进行改组,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1947年毛人凤为局长。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军统局长会授予陆军中将。各省站长会授予陆军少将。
编辑本段军统概况
1.军事方面的统率者。
2.清末新军军一级最高官称。
3.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省称。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之一。1938年成立。前身为复兴社核心组织力行社的特务处。1946年6月,军统局的公开武装特务部分划归国防部二厅,秘密核心部分改组为国防保密局。
编辑本段军统的抗日历史
详细释义
“军统”,全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bis)。其前身为蒋介石于1928年创立的
“蓝衣社”(一说为1932年)。1934年4月,蒋介石将南昌行营调查科与蓝衣社特务处合并,成立军事委员会特务处,由戴笠(黄埔6期)任处长。1937年4月,蒋介石重组特务机关,以加强搜集共产党人情报,组成“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由中央党部秘书长陈立夫兼任局长。“军统局”内设两处,第1处负责党务调查(即后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前身),由徐恩曾(黄埔4期)任处长;第2处为特务处,戴笠担任处长。1938年9月,第2处另立门户,升格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仍由戴笠一手掌管,内设军事情报处、党政情报处、电讯情报处、警务处、惩戒处、训练和策反处、特种及心理作战处、特种技术研究应用处。
鼎盛时期
“军统”(bis)在其最鼎盛的时期,拥有特工以及各类准军事的交通警察大队共约10.2万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势力渗透至党政、军事、教育、文化、警务各个层面。在整个第2次世界大战中,bis一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率最高同时也是电讯破译技术最先进的情报机关。而那时,cia前身美国战略情报署(oss)不过才刚刚起步而已。
抗战中,军统特工在抗日战争时期深入沦陷区,制造针对日军的打击抗日活动,而隶属bis的各个“游击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队”则深入日寇占领区开展广泛的游击战,对打击日寇和汉奸,起了不小的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