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醉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报信,执宰大明,小黑醉酒,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例如,正统十四年夏,因天旱大理寺卿俞士悦等认为这可能是有冤狱所致,于是奏请会审刑部、都察院牢狱中的囚犯,以消除天变。
正统帝准了俞士悦所奏,命金英同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堂官进行会审。
金英得以代表皇帝干预司法刑狱事务,会审时“出则斋敕张黄盖骑导”,在大理寺专门筑来会审的坛上“张黄盖中坐”,尚书及其以下官员只能在左右列坐。
由此可见金英权势之煊赫,与王振相比不遑多让,随行事低调但深受正统帝的信赖。
另外,金英与张辅关系密切,这一可不是王振所能比拟的,关键时刻能得到以张辅为首的勋贵集团的支持。
金英是安南人,当年张辅征安南凯旋回京时带来了一批净身后的安南孩童,其中就有金英,这就使得两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金副总管,本王此次前来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见金英表明了对司礼监的态度后,李云天微微笑了笑,从衣袖中抽出了一份公文放在桌上推到了金英的面前,“请金副总管看看这个。”
金英见状不由得感到有些奇怪,狐疑地接过公文后打开翻阅,随即脸色就是一变。
这份公文是刑科给事中林聪弹劾金英“怙宠欺君,怀奸稔恶”,并劾右都御史陈智等都察院官员“畏权避势,纵恶长奸”的上疏,不知道如何出现在了李云天手里。
金英很清楚,“怙宠欺君,怀奸稔恶”指的是其家奴李庆的案子。
李庆的案子发生在前年,李庆在江南做生意时不仅强买强卖,而且挟取民船运送货物,在淮安打死了讨要工钱的船夫,然后又行贿淮安知府程宗摆平了这起人命官司。
此案案发后,程宗丢官罢职被流配到了辽东,李庆被判处了绞刑,其余涉案家奴被行杖刑,但是没有涉及金英。
原本,金英以为李庆的案子已经完结了,岂料这个时候刑科给事中林聪会旧事重提,而且为此不惜涉及到了都察院,这令他感到万分惊讶。
虽然林聪在奏章里并没有提到李云天,但他指责右都御史陈智等人“畏权避势,纵恶长奸”,无形中就已经表明了对李云天的不满,毕竟李云天现在是都察院的一把手。
“王爷,这……”看完了公文,金英不由得蹙着眉头望向了李云天,无论如何想到他和李云天会涉及到这个案子中去。
“无稽之谈,何足挂齿。”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不以为意地望着金英,“金副总管,树欲静而风不止,副总管可要多多提防,免得被一些人钻了空子。”
“王爷的恩情杂家领了,杂家一定谨记王爷的警醒,不会让一些人得逞诡计。”金英闻言了头,郑重其事地向李云天拱手道,双目流露出一丝感激的神色。
很显然,李云天并没有在意公文举报的内容,更没有因为被金英的事情牵连而懊恼,有李云天从中回旋的话金英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来处理林聪的弹劾,不至于届时太过被动。
对于林聪这次上疏弹劾金英李云天觉得有些意外,毕竟李庆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林聪没有必要抓住此事对金英死缠烂打。
尤为重要的是,林聪在他的这道上疏中涉及到了都察院,而都察院现在是李云天的地盘,故而林聪此举引发了李云天的警觉,现在他还无法判断林聪这样做是个人之举还是有人幕后指使。
像林聪这种言官,李云天是最为头疼的,仗着有对皇帝谏言的权力什么话都敢,以触怒皇帝为荣,好像那样就能表明其的一片丹心似的,爱惜名声甚于生死。
所以,对于林聪的这道上疏李云天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嘴长在了林聪的身上,林聪想怎么都行。
值得一提的是,这道上疏是李云天从正统帝那里得来的,正统帝派人把这道上疏送给李云天看,李云天于是前来找金英,希望金英能有所准备,不至于届时陷入被动。
其实,李云天并不怕林聪的弹劾,只不过如此一来势必引燃都察院监察御史与六科给事中之间战火,要知道林聪这次可是吧矛头对准了都察院的御史们,肯定会引发御史们的反击。
反正大家都是言官,所谓礼尚往来,你做初一当然我就要做十五,刑部掌管天下刑狱难免有错案冤案,都察院可以以此来攻击拥有稽查刑部事务的刑科。
不管林聪的这道奏疏是何居心,他已经成功挑起了都察院与六科之间的战争,想必双方肯定会为此大打嘴仗,这涉及到了双方衙门的利益和威严,除了与对方较量到底的话没有别的选择。
随着林聪的意外搅局,京城的这淌浑水是越来越乱来,不仅内廷有着权势争斗,文官集团内部更有着权力的博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