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章 一路走好,国策,闪烁,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六章一路走好
离开元首府,李存勋没有返回军情局总部,而是直接去了郊外的空军基地。
半年前,李存勋没有考虑退休的事情,毕竟他才50多岁,精力非常充沛,别说再干5年,就算再干10年也不成问题。潘云生去世后,李存勋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他没有明确表示将在政府换届后离职,但是几个月来,他一直在给刘晓宾交代工作,打算让刘晓宾在军情局好好表现几年。
与元首谈过之后,李存勋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正如元首所说,共和国处在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除了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人之外,还需要能够帮助领导人做出重大决策的“参谋”。毫无疑问,军情局长就是共和国领导人身边最重要的“参谋”。
作为政治改革与军事改革的全程参与者,李存勋心里非常清楚今后几年的情况。
在王元庆执政的10年间,共和国的政治改革稳步推进了10年,从最初的基层民主选举到省级代表民主选举。虽然王元庆还没有对外公布下一轮政治改革的具体方案,但是作为改革的参与者,李存勋非常清楚王元庆要做什么。换届选举的时候,王元庆不但要卸下国家元首的职务,还要像当年的纪佑国那样,给下一任国家元首留下一笔丰厚的政治财富,那就是正式推行全国普选,并且对全体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大会进行改革,建立完全属于共和国的民主议会。
这一步非常关键,可以说决定了政治改革的最终成败。
按照王元庆制订的改革方案,共和国将建立内外两级民主议会。政治协商大会为外层议会,不论党派、身份,所有人都可以参选。全体代表大会为内层议会,只有具有党派代表才能参选。两层议会按照区域以全民普选的方式产生,只有获得民众认可与支持,才有资格进入共和国的最高立法机构。
普选的具体方案还在修订,因为主要负责人是顾卫民,所以李存勋并不是很了解。按照李存勋从王元庆那里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普选肯定分区域进行,即以省为单位,按照各省的人口数量、经济规模等要素决定议席数量。离全体代表大会召开还有不到1个月,仍然没有确定普选的具体方案,主要就是几个要素、以及各要素所占比重还没有确定下来。比如王元庆认为应该将各省的面积计算进去,顾卫民则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毕竟省的面积不能代表人口、不能代表经济、也不能代表资源,只是一个空泛的数字而已。又比如,王元庆认为应该将人口作为第一要素,在决定普选名额的要素中占80%的比重,顾卫民则认为不应该把人口定得这么高,最多占60%的比重。因为普选要素与各个省的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各省级代表大会委员长均参与了方案的制订工作,也有不同的见解。这是一个众口难调,却必须调和的问题,争论自然在所难免。
在李存勋看来,王元庆与顾卫民的矛盾,实际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矛盾。
从根本上讲,王元庆是一个非常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精通现实手段的政治家。按照王元庆的想法,普选要素以民为本,将民主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顾卫民不是不照顾民主,只是更加现实,毕竟体现民主的不仅仅是民意,还有经济、文化、资源等客观因素。由此可见,王元庆与顾卫民对政治改革的理解并无本质差别,只是在如何实施的问题上,也就是手段上的观点不一样。按照李存勋的理解,争到最后,王元庆肯定会让步,因为在现实面前,王元庆只能让步。
不管怎么说,政治改革到了只能进、不能退的阶段。
作为军情局长,李存勋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只要普选确定下来,得到落实,政治改革就将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给民众足够多的时间,让民众逐步了解与熟悉民主制度。也许会花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是在基本制度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政治改革迟早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相反,政治改革必然遭受惨败,在改革中被剥夺了利益的群体必然猛烈反扑,让三代共和国领导人的努力变为泡影。
李存勋不是政治家,但是他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从这也能看出王元庆的长远眼光。在共和国高层的众多领导人中,与利益集团瓜葛最少,最能推动政治改革的肯定是李存勋。作为军情局长,李存勋有足够的影响力,甚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不管谁当下一任国家元首,只要李存勋还在军情局,只要李存勋坚定不移的支持政治改革,王元庆的政治果实就能保留下来。至少5年之内,没人能够改变政治改革的前进方向。5年之后,随着普选逐渐被民众接受,就算有人想改变未来,也得问问共和国的公民是否同意。
李存勋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觉得这个任务太艰巨了。
当然,艰巨的事情不仅仅是政治改革,还有刚刚开始的第三次军事改革。
与政治改革相比,军事改革受到的争议更大。
当初,王元庆推行政治改革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落后的政治体制已经成为阻挠共和国前进的主要因素,政治改革已经到了不得不推行的地步,因此政治改革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特别是广大民众的支持。相对而言,在王元庆提出第三次军事改革的时候,支持者并不多。
与前两次军事改革相比,第三次军事改革的主要反对者是军队。
这是一个让人很难理解的问题,因为前两次军事改革的主要支持者就是军队。抛开表象看事实就能发现,前两次军事改革的受益者是军队,准确的说,是希望共和国变得更加强大的军人,而王元庆提出的第三次军事改革不但没有让军队获益,甚至让很多军人认为,将严重削弱共和国的军事力量。
事实果真如此吗?
李存勋也是军人,但是他并不认为军事改革削弱了共和国的军事力量。
当然,这一切还得从蛮度战争说起。
蛮度战争是共和国建国以来打得最漂亮的一场大规模地区战争,虽然王元庆、项铤辉与裴承毅等政治、军事决策人员的出色表现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共和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才是蛮度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2035年底,战争结束的时候,李存勋都有点不敢相信,不到半年,共和国军队就击败了蛮度,并且占领了蛮度全境。要知道,在此之前,就连王元庆都认为至少需要1年半才能击败蛮度。
共和国军队在蛮度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让王元庆坚定了军事改革的决心。
看上去,这不合逻辑。毕竟共和国军队表现得这么好,作为国家领导人,没有任何理由发起一次裁军25万的军事改革。如果从国家的高度来看,就能明白这轮军事改革的根本目的了。
对一个国家来说,军队就是用来对付敌人的拳头。
毫无疑问,拳头不是越大越好,因为要想发挥这只拳头的威力,还得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对一个国家来说,体魄就是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政治、外交、教育等决定国家综合实力的“软实力”。如果把国家比喻成拳手,因为总体“质量”有限,拳头越大,意味着身体越小,当两者不成比例的时候,拳头的威力就发挥不出来,甚至会拖垮身体,使拳手变得虚弱不堪。
王元庆推行第三次军事改革,就是要控制拳头的大小,让更多的营养留在身体里。
毋庸置疑,从长远来看,共和国迟早要裁军,控制军事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