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发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章指腹为婚(2),二婚女人的百年岁月,黄发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相传上古时代。陈家坊和易家坪这个地方的南面,曾有一条大河穿港而过。那大河名叫西江河。西江河河水清澈,绿波微微,两岸翠竹成排,杨柳成荫,尤其阳春三月,更是山峦翠绿,鸟语花香,云雾缕缕。久而久之,西江河的醉人美景传到了东海龙宫鲤鱼精的耳朵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龙宫里的鲤鱼精们便想来西江河探个究竟。这天,鲤鱼精们趁龙王上天庭给王母娘娘拜寿之机,相邀十八个姐妹,从长江口出发,逆江而上,过鄱阳湖,下赣江,一路风尘,最终到达西江河的易家坪、陈家坊地段。此段有几叠岩滩,滩高三尺,河水奔腾直下,水花四溅,彩虹映晖,宛若仙境。十八个姐妹觉得十分新鲜,便停下来尽情地嬉耍、玩乐。鲤鱼精们一会儿戏水花,一会儿跳龙门,一会儿捉迷藏……她们玩啊!玩啊!尽情地玩啊!玩得忘记了归期,东海龙王回宫后大怒。一边大声责骂庭神,一边颁旨把西江河干涸了……
西江河的河水突然干涸了,游玩的十八条鲤鱼精哭着、闹着、挣扎着,使出了浑身解数,也回不了宫。最后不得不活生生地困死在西江河里。后来鲤鱼精的身躯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十八座山头。如今的易家坪、陈家坊南面,列队似的耸立着十八座高低相同,外形酷似的山头。细细观察,那十八座山头宛若十八条鲤鱼趴在那。庄里人把它称之为十八条鲤鱼上滩。鲤鱼上滩的北面,倒是呈现出一条几公里长,几十米宽的低洼地带,虽然历经漫长的岁月洗礼,但河道的痕迹仍然隐约可见。
西江河的突然干涸,给沿河两岸的百姓造成了灭顶之灾,尤其是陈家坊,地形本来就偏高,现在河水一干,成片的稻田栽不了水稻,即使栽上了水稻,也只能靠天吃饭。雨水好的年景,能收获几成谷子,碰上干旱年景,栽下去的禾苗,几乎颗粒无收。因此,庄里的人们只好背井离乡,四处逃生。虽然他们心底里一百个不愿意离开生他养他的家乡,但总比待到这里活活饿死强吧!于是,陈家坊就慢慢地秃变成一个破落不堪,人稀烟少的村庄。东海龙王获悉后,有些后悔当次自己的意气用事,于是,降旨泥鳅精出宫,要它沿着原西江河两岸掘井送水,造福民众。一日,泥鳅精沿着干涸的河道,由东向西来到陈家坊的东头地段。他钻出地面一看,一幅萧条荒凉的情景把它惊得目瞪口呆。仲夏季节,正是南方水稻抽穗扬花期间,可宽阔的田港里杂草丛生,虫鼠成群。低洼处的几坵稻田里,虽然栽上了禾苗,但稻田里的水早已干涸,枝枯叶黄的禾苗,立在干裂的泥土里被风轻轻一吹,东倒西歪,再也立不起来了。蜿蜒的小道上,不见一个行人。田港西边的村庄,更没有半点生机,曾经古朴简洁的土木瓦屋再也不见了;曾经居住着几十户人家的村庄,也被岁月折磨得面目全非。几栋半檐残壁住着两三户人家,几缕稀疏的淡淡炊烟,孤零零地窜出屋檐飘向后山,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这时,通往水家冲的小道远处,慢慢地走来了一老一少两个人,老的挑着两个竹筒,少的跟在后面,一蹦一跳。泥鳅精见状,想试试这一老一少的人品心肠,于是蓦地一转,变成了一个衣衫破烂的乞丐,躺在路旁的一棵樟树下,喘着粗气,奄奄一息,一副快要断气的样子。
“爷爷,这里有一个人在睡觉。”少的看见一个乞丐躺在地上赶紧告诉了爷爷。
“大热天的怎么有人在这里睡觉呢?可能是饿了或者是渴了,走不动了。”老的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轻轻地回答孙子。
“爷爷,给他点水喝吧!”
“哎,”老人点了点头,将竹筒放了下来。
少的吃力地拖着爷爷放下来的一节竹筒水,来到乞丐身旁,用力推了推乞丐的身躯说道:“叔叔,你是不是渴了?渴了就喝口水吧。”
乞丐先是故意爱理不理,然后接过竹筒往上一竖,“咕噜……咕噜……”几口就把一竹筒水喝了个精光。一边将竹筒递还给少的,一边说道:“老人家救人救到底,摆渡到岸边,让我再喝一口吧?”
老人又毫不犹豫地将另一个竹筒递了过去,“喝吧!喝吧!喝个够吧!”
“爷爷,要是他把我们的水全喝了,我们不是没有水了吗?还是留点给自己喝吧。”少的有点不愿之意。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让他喝吧!喝完了我们再去挑就是了。”
乞丐接过老人递过来的另一竹筒水,三下五除二就把竹筒里的水喝了个底朝天。喝后也不道谢一声,继续倒地昏睡。
老人摇了摇头说道:“可怜呀!可怜呀!”不知道老人说可怜是说乞丐可怜,还是在说自己可怜?只见他说完后又挑着两个空竹筒折回原处挑水去了。
当爷孙二人挑着水再次来到路边的樟树下时,那个乞丐不见了,却见刚才乞丐睡过的地方出现了一口脸盆大的水井,井水清澈透底。老人弯下腰,迅速用手掌舀了一掌水放入口中尝了尝,随即赞叹道:“好水!好水!”说完后双膝跪地,一个劲地叩拜。“神仙来了!神仙显灵了。”拜完后拉着孙子一边踉踉跄跄地往庄里跑,一边大声地嚷着:“神仙送水来了,神仙送水来了……”
后来老人就把这口井挖大,掘深了,并取名樟树泉井。从此,樟树泉井的水成了庄里人饮用和灌溉港中农田的主要水源。从此,不管上天干旱多久,樟树泉井的水源从未干涸过。有了樟树泉的水,重新回到陈家坊安家落户的人就慢慢多了起来,樟树泉井的名称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