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十一月的风(中)
施特劳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0章 十一月的风(中),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施特劳斯,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过海宁和北美大陆的印第安人都没有关心劳顿勋爵的意思。海宁之所以不关心,主要是因为劳动局是发表这篇言论的纽约,距离海宁现在所处的位置实在是太远了。就算海宁不是有心无力,他也必须得向自己强调:这件事情实在没有插手的必要。虽然大英帝国已经与环球集团签订了合作协定。但是双方都很清楚,彼此的诚意都不够充足,而且彼此想从对方身上得到的东西,也远远都没有完全得逞,至少,环球集团就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试点区域。
至于印第安人,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部落如今都是法国的盟友,他们和英国人势同水火,自然比海宁更加不会在乎劳动迅捷究竟会讲了什么故事,而且如今的他们正趁着冬天到来的工夫,接二连三的向英国人发动凶狠的公式。
根据环球集团的最新情报,这一军事行动和原有的历史并没有太大的出入。1756年11月,一队印第安人袭击了艾伦堡,宾夕法尼亚的形势空前危急。面对危机,必须尽快出台新的法案,增加防御力量。然而这时业主的代表州长和人民的议会之间,却产生了矛盾。
12月,州长要求议会拨款12.5万英镑用于第二年的军务,但是议会却只拨款10万英镑。
议会不是拿不出足够的钱才来,他们是习惯性的不想让州长及其代表的政府掌握太多的权柄。这种互相敲打扯皮的行为在民主世界里到处都是。能扯皮的自然不仅仅包括议会,也包括那位被敲打的州长。在未来的两个月之后,也就是1757年1月,州长又否决了议会的议案,并说还要将议案的副本上交给英国国王。
议会则于2月28日决议,派代表到英国去提交自己一方的理由;次日,又决定派富兰克林出使英国。
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费城人民自己不做防御准备,他们的边境一定会遭受敌人的袭击。在这种情况下,富兰克林说服了议会,只是在这场合下让步,而不在原则上让步。就这样,议会顺利通过了一项符合业主指示的议案,州长也立即批准了。
同时,富兰克林作为州议会的使者,在4月4日和儿子一起,离开费城往纽约搭船,直奔伦敦向英国国王请愿去了。
富兰克林在英国本土的地位已经相当之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此行就必然会取得成功。恰恰相反的是,他在英国本土的朋友们,会建议他采取比较委婉的方式来进行这次请愿,当然其中的具体内容就不是海宁所关心的了。
他只知道,宾夕法尼亚之所以现在还能够苟延残喘,这个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法国和印第安盟友们的进攻节奏实在是太慢了。与英国本土到北美殖民地的距离而论的话,双方的通讯节奏应该是很缓慢的,像这种请愿即便得到英国的批准,其具体的落实措施,恐怕也得再晚上不知道多少个通讯周期才能实现。那个时候战争恐怕已经来到1759年了。
有时候海宁真的很想建议一下他的法国盟友们加快进攻的速度,如果是那样的话,这场在北美洲的战争或许将以他们的取胜而结束,当然那样的结果是不利于环球集团的,但那至少坚持的环境在认知上的正确,很多时候人们为了坚持这种正确还会犯下许多错误,但即便如此,人们有时候也分不清自己该不该坚持这种对认知的贯彻和维护。
除了这一点之外,海宁在这件事情上的纠结之处还有另外一条,那就是他原本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想要让法国在这场战争当中再坚持的久一些,之前他已经为法国提供了武器装备,并且暗示伊莎贝拉不需要带领着民兵去玩命,这样法国人在战场上的优势就会明显许多。基于这种考虑海宁或许确实应该提醒他们加快进攻的节奏和步伐,不过那样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法国在北美殖民地取得完全的胜利。正如之前已经说过的那样,这不是他想看到的结局。所以他也不可能不犹豫。
不过好在这两点顾虑都落实在一个纠结点上,这让海宁很快就想到了一个重要的法子,那就是在法国人失败的根本原因上,继续保持对英国人有利的一面。
法国人究竟输在了什么地方呢?他们不如英国人绅士吗?恰恰相反,法国的宫廷礼仪是英国宫廷礼仪的起源,如果说英国人是绅士的话,那么法国人就是君子。
法国人失败的原因,无论是在北美洲还是在印度其实都是同一个,那就是他们在制海权上大幅度的落后于英国人。
法国人对殖民地的开发远远不及本土,殖民地只是原材料和市场的供应地而已。这里不掌握最重要的加工技术,以至于她们在被围困的时候,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制造数字物数量的武器和各种必需品。这样以来他们必须倚仗本土的运输,才能够缓解补给的压力。但是本土距离他们远隔重洋,如果没有强大的海军作为保障的话,所有的运输线都很容易落到敌人手中,因此,海军更强大的英国人,很容易在这样的战争当中取胜,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击败了多个竞争对手,并将自己的殖民地扩展了到处都是的原因。
一定程度上来讲路易十五之所以选择环球集团,作为重要的盟友,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科技还因为他们的制海能力。如今战争已经爆发,他肯定会更加倚仗于这个盟友的海上优势,不过因为环球集团和英国人已经签订了海商不战的条约,因此想要怂恿盟友在这方面做出艰难的选择,路易十五恐怕还要拿出更大的诱惑来吸引海宁。
海宁并不是那么难以吸引的,但对于路易十五来说,珍贵的东西在他眼里或许是不值钱的。如今的他正在积极的推进治下土地的和平发展,因此真正让他选择和英国人至少在表面上握手言和的,根本不是双方的力量对比,而是各自现在的战和需求。
英国人需要集中力量来对付法官,海宁则需要这个机会来喘息。在别人忙着作战的时候进行喘息是很有利的,正如从清朝之前所做的那样,他们的大量劳动产出可以作为战争的重要补给品,然后从交战国那里换取高额的利润。
光是这一点,海宁就有把握让自己志向的百姓们在短时间内过上一段安居乐业的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