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环球通宝的发行霸权
施特劳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6章 环球通宝的发行霸权,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施特劳斯,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女皇对于海宁在中亚的部署感到基本满意,她和她的俄国确实没有足够的力量同时在欧洲和中亚展开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倒不是因为她的俄国没有足够的灰色牲口可以用,而是因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承担两条如此绵长的补给线所带来的常规消耗。
考虑到这些因素,当拉祖莫夫斯基的信件在环球集团的帮助之下,用最快的速度传到圣彼得堡的时候,她能够和她那些大臣们交流的内容就只剩下尖锐的批评了。
而与此同时,对青衮扎布的叛乱,乾隆皇帝也已经作出了明确的反映,一个名字和叛乱者及其相近的将领被派去勐古征讨这个乱臣贼子。
这个人叫做成衮扎布。他是策凌的长子。
策凌在海宁刚刚来到这个时空的那一年病逝了,虽然当时他还谈不上年事已高,但年年的征战确实损害了他的健康,不过他为大清帝国所创立的那些功勋,虽然规模不大,也普遍没什么代表性,但显然没有被统治者忘记。
因此他的儿子作为忠诚者的代表,又一次承担起了保护大清江山的重任。乾隆皇帝是多么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子承父业,为此他还多次特地召见了成衮扎布,并向他面授机宜。
成衮扎布和他的父亲策凌都是蒙古贵族,对于蒙古草原上这个事情,乾隆皇帝有时还得指望他们来充当自己的耳目,所以班门弄斧,这种多余的事情对于一个自诩名字的皇帝来说是不必去做的。他要交代成衮扎布的更多的是与环球集团相关的事务。
自从乾隆皇帝因为惧怕俄国与环球集团的合作而势力增强之后,海宁在大清帝国的地位就有了明显的提升,乾隆皇帝不但模仿俄国的方式与他进行了合作,还没羞没臊的与他称兄道弟起来,并且通过大清帝国的东印度公司,也开始了疯狂的敛财之路。
出于目前已经略显可观的经济收入以及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巨大渴望,环球集团如今对清帝国的财政已经显得越发不可或缺。在这种情况之下,海宁的动作甚至也没有以前那么小心翼翼了,而在乾隆的角度看来,他似乎早就已经有了不臣之心,只是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动向而已。
在这种情况之下,作为一名君主,他毫无疑问已经到了做出取舍的关键地步。是干净利落的将这个外来势力从大清帝国的庞大身躯上直接清理干净,还是采取更加智慧的虚与委蛇的方式,暂时不去撕破脸皮,而让流淌的时间带给清帝国更加丰厚的好处和利润呢——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而在乾隆皇帝与成衮扎布的交谈当中,其实已经不算年轻的将军,已经能够清晰地明确皇帝的想法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我们撤出伊犁河谷之后,环球集团的一支纵队仍然坚守在巴里坤地区,不肯继续后撤。这彰显了海宁继续履行诺言的决心。因此环球集团目前对于我们大清来说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助力,你到蒙古之后,一定要注意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争取让他们为你提供足够的帮助,尽快的消灭掉青衮扎布的叛乱势力。”
“我明白。”成衮扎布先是应了一声,然后又小心翼翼的问道,“那俄国那边该怎么办呢?”
乾隆皇帝叹了口气。俄国人与环球集团的关系也非常不错,而18世纪的俄国虽然还没有足够大的野心去侵占大清帝国的领地,但他们一直都和边境上的那些蒙古部落眉来眼去,这时时刻刻警醒着北京的朝廷。成衮扎布作为一名蒙古贵族,当然不可能不知道自家了那些远房亲戚们都在做什么,所以在离京出征之前,他必须在乾隆皇帝这里拿到一份确切的命令。要不然,他很难在与俄国交涉这种大事情上找准立场,甚至也没有足够的权威去压服他那些亲戚们。
乾隆皇帝了解他的苦处,不过他也有自己的难处。好在,他在这方面早就已经做了一些准备,眼下,虽然还不知道自己的部署是否已经生效,但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既然已经准备出征,那么事情无论是否已经有结果,都应该告诉他知晓。以免在临机决断的时候出现什么误判。
因此,他果断地告诉对方说:“俄国的事情你其实不需要太过担心,朕已经和女皇通过信了,虽然女皇还没有回信,但这在书信里已经暗示她,不必催促环球集团答应她的士兵过早的进入欧洲战争。依照海宁此前的做法,那只士兵应该依然会留在大庆的边境附近,负责清理那些已经出现的叛乱。考虑到俄国和环球集团的良好关系,有这样的一支军队在的话,他们也没有必要再派一支军队过来。所以正如我之前和你说的那样,你只需要和海宁的环球集团搞好关系就可以了。另外,我大清刚刚结束平准战争,目前还得对付零星的叛乱,并没有余力骚扰我国边境,俄国对这些事物应该也是有所了解的,考虑到他们也需要足够的兵力去应对欧洲战场,因此我们双方爆发边境冲突的概率很小,他们应该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主动挑事。所以俄国的事情你倒是大可以放心。”
成衮扎布对于俄国不敢主动挑事是有一些把握的。虽然在恰克图条约签订的时候,大清这边损失了乌梁海那一带的不少领土,不过因为俄国土地更加靠北的缘故,他们的战略基点并不像想象当中的那样安稳。再加上蒙古民族普遍相应善战,迫使他们南下的野心也不得不老老实实的蛰伏起来。所以即便没有欧洲战场上的那些琐碎事务,俄国在西伯利亚的那些总督们也不敢轻易挑衅对大清忠心耿耿的蒙古各部。
更何况,如今蒙古各部,有很多已经在海宁的武装之下装备了火绳枪之类的武器,虽然不是最先进的装备,而且还很容易受到天气因素的限制,但因为蒙古各部本来就在机动能力上拥有优势,再加上人数上的优势,完全可以让西伯利亚各个总督的进攻**转化为防守态势。
在这种背景之下,不但平叛的难度微乎其微,就连主动进攻到西伯利亚境内,恐怕也不存在太多困难,只不过是朝廷一直觉得像西伯利亚那样的苦寒之地,得之也没有多少用处,所以像他们这些忠心于中央朝廷的蒙古贵族,才没有在这方面多做思考。
不过根据海宁的想法,土地就是希望,这原本是俄国人的信条,所以在他们眼里即便是动土也是不能放弃的。而在海宁的描述当中,那些如今看不上的土地或许还潜藏着一些未知的矿产,这在很多朝廷大员眼里,只不过是海宁对于老本行的眷恋,他们是看不上这种说法的,但随着蒙古各部周边纷纷出现环球集团的矿场,甚至其中还出产了一些金子和铜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去抢夺西伯利亚的土地,然后想法子与环球集团进行合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