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九章 官吏定禄,风雨欲来,家兄朱由校,北城二千,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目前农业司也在接手北直隶各县的金汁,雇佣夜香夫,筹办化肥场,不过速度提不起来。”

“按照各县内户籍,即便把我大明一千六百余县都专营下来,再加上鸟粪岛的产量,顶多也就能福泽不到三千万亩田地。”

大明田地八亿三千多万亩,眼下化肥只能福泽三千万亩田地,让这些土地的粮食产量提升一成到两成。

这样的规模,让朱由检不是很满意,而如果要进而研究出尿素、磷肥、钾肥、氮肥等等化肥,那么就需要军备院的不断研究了。

朱由检只知道磷肥是和磷矿有关,至于磷矿,他虽然不记得很多,但后市连云港,也就是眼下海州的锦屏磷矿他还是记得的。

不过军备院对于磷矿的研究也不是很能摸透,主要还是没有人做过这些东西。

眼下大明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度自然很大。

这样的难度,让朱由检有的时候都恨不得欧洲人先把这些东西搞出来,摸着欧洲人过河,总比让欧洲人摸着大明过河要好。

“让孙元化主要重心放在磷矿化磷肥上,农业司的事情交给他下面的人去做就行。”

朱由检手中也没有太多的科研人才,不过有一个人他倒是很在意。

这个人是孙元化推荐的,为广平府推官的王徽。

对于这个人朱由检有点印象,但具体影响记不上来多少,但想来能被孙元化推举,也应该有他的过人之处,所以朱由检也没太深究。

授了翰林博士和虚衔后,他就让锦衣卫去找这人,并带到军备院去了。

“殿下,马上进入保定府了,今夜是在保定休息吗?”

在朱由检沉思的时候,曹变蛟策马从前军回来,询问马车上的朱由检,而朱由校也微微颔首“在保定休息就行,顺带打探一下京城的情况。”

朱由检没有贸然前往京城,因为他知道,就自己要废除“润笔银”,还有将三成截留调整为一成,以及要汇总官员们俸银的事情,必然会在京城引起轩然大波。

他需要好好观察观察,然后才决定进京。

“是!”曹变蛟作揖行礼,随后策马返回了前军,而朱由检也继续低头处理起了一份份堆积如山的奏疏。

只是在他处理奏疏的时候,相比较他,京城户部显得尤为热闹。

今岁提前毕业的,还有过去三年的燕山学子,实际上最精英的一群人都进入到了户部。

眼下京官三千京吏六万,而户部便独占六百京官,京吏六千。

拥有这么多官吏的户部衙门也拓展变大了许多,六部之后的銮驾库规模堪比半个六部,结果眼下銮驾库搬迁,原本的地址腾出来给了户部。

户部衙门如此扩张,实际上也证明了大明在狠抓税收。

原本的户部只有田地、户籍、赋税、俸饷等职责,分为两京十三省。

但是经过朱由检的几次扩充,眼下户部具体分为了田地司、户籍司、田赋司、商税司、杂项司、市舶司、盐课司、茶课司、酒课司、俸饷司和赈灾司等十一司。

尚书之下不再是单纯的左右侍郎,而是分为左右侍郎和十一司侍郎,一共十三位侍郎。

这样庞大的规模,每个司的任务都十分沉重,而近来最为繁忙的,还数俸饷司。

从毕自严回归京城开始,俸饷司就热闹了起来,来来往往的书吏和不断出入的塘骑,以及每日不绝的算盘声,都代表着这里的忙碌。

所有人都在关注俸饷司,原因便是近来热闹的官员俸禄问题。

在俸饷司,几乎没有人可以插手进来,除了朱由检、朱由校、毕自严三人。

明代官员的俸禄从永乐年间开始就是一笔糊涂账,到了宣德年间,这种糊涂账更是进一步的加剧。

后来的弘治、万历,都在这种糊涂账的基础上不断加账,让原本就糊涂的帐变得更糊涂了起来。

“官吏定禄”,这是外界眼下对俸饷司正在做事的称呼,谁都知道一旦官吏定禄,那以前官吏们大手大脚的日子就将一去不复返。

可是即便知道,也没有人赶来阻拦,耽误。

无他、因为整个俸饷司都被大兴营的兵马拱卫了起来,而俸饷司二十六位正官,五百二十七位书吏的家人更是被锦衣卫给监视了起来。

算盘声不断敲打,声音之大,便是户部其他府司衙门和六部的其他五部都能听到。

“这算盘不是打在他毕自严心头,是打在我等心头!”

吏部内,一些官员不断地发着牢骚,而正在办事的崔呈秀也被那依稀可以听到的算盘声吵得头皮发麻。

他起身渡步,可是想不出办法,只能再度坐下。

和他一样的,还有其他各部的官员,而在这些官员坐立难安的时候,毕自严手中拿到了第一本“官吏定禄”的结果。

“尚书,这是北京城的定禄文册,这是旧册……”

在俸饷司内,随着俸饷郎中的两本文册交上去,老神在在的毕自严也接过的两本文册,开始对照了起来。

大明官员的俸禄并不低,这点毕自严已经知道了,但他还是好奇,当俸禄和福利全部弄清楚后,大明官员的俸银到底是多少。

在他的好奇中,旧册率先被打开,而上面所露出的数额让人惊心。

【正一品正俸五百二十二两俸银,免粮三十石、折色十五两,免丁三十,折役银十两,陋规收入……】

长长的各种福利折色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而关于道各种陋规的收入时,所设色的银子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当毕自严看到最后,正一品的总收入实际上是达到了一千二百三十二两银子!

“仅仅虚衔就拿的如此多俸银,那下面的人恐怕更多……”

看着正一品的俸银,毕自严心头忍不住打鼓了起来,毕竟正一品没有具体官职,大部分是虚衔,而一个虚衔就能分到这么多银子,那些实权官职岂不是……

毕自严继续看了下去,只是他越看越心惊,尤其是介于合法和不合法只见的陋规收入,更是让他看的目瞪口呆。

陋规收入,这是历朝历代官员收入中,占比最大收入。

陋规实际上为历代王朝所默许的,该收入介于「非法」与「合法」之间,属于“政治畸形儿”润滑于京内外各衙署和大官小吏之间。

对于这种收入,毕自严实际上也见怪不怪,只是他没想到这种收入在某些人群中居然能达到这么高的占比。

俸饷司这次用于统计陋规收入和官吏定禄的数据,全部是通过刚被抄家不久的京官、外官账目所算,这算中或许会有误差,但也差距不到哪里去。

在各种账目中,京中官员的陋规名目繁多,仅仅对北直隶各州府县的陋规种类就有三百多种之多。

在这众多陋规之中,「耗羡」是最大的项目。

所谓「耗」就是在征收钱粮过程中的损耗,粮的损耗名目有仓耗、鼠耗、雀耗、湿耗、扬耗、运耗等存在。

所谓「羡」是征收这些损耗的结余。

按朝廷规定,加征耗羡可以达到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三,而在锦衣卫提供的这些账目上,毕自严可以清楚的查到,一些贪官曾经对百姓收取达到一倍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

大明的百姓正赋是三十赋一,一亩产粮一石的田地,按道理来说只需要交五斤左右的粮食,但如果北直隶的地方京官加征耗羡,这田赋将会达到十斤米麦,也就是田赋变相从三十赋一,变成了十五赋一。

不仅如此,这耗羡的一部分实际上是用于征收衙门的公费开支。

因为朝廷拨给各衙门的公费不敷使用,只能在耗羡收入中解决,但大部分耗羡还是被官吏层层瓜分了。

就拿毕自严手中,北直隶顺天府武清县县令的账本来算,武清衙门收取武清百姓各项钱粮中,每一百两就取三十两给武清衙门,给京城交七十两银子,这是比例。

实际的收取中,武清县有人户一万二千余户,人口六万口,男子三万四千余口,女子二万六千余口。

征收过程中,每丁收银二两四钱两,外加耗一两六钱,计收四两,你以为这完了?并没有。

丁税是丁税,还有田赋,而这田赋中,田地纳银每亩十三文,武清衙门加征耗羡十二文,合计要交二十五文,武清县田亩十五万四千亩,还有山、水塘、林等等地方也要收税,也要加耗。

仅这几项加耗,小小武清县便要征七万二千四百三十二两银子,几乎人均一两二钱,按照武清县募工一日二十文来算,百姓每年要给官府打两个月免费的工,其中一个月就是加耗。

然而,除去赋税外,加耗所得的三万多两银子还要均分为三,一万两银子送府,一万两银子归于知县,剩下的一万两银子则是发给县衙内的佐贰、教杂及胥吏。

最后的结果就是,武清知县征收六万两银子,给朝廷交了三万两,府衙用“合法”的陋规贪污那一万两的火耗,武清知县贪污一万两,武清县的佐贰、教杂及胥吏贪污一万两银子。

“对百姓征收六万两,朝廷拿三万,他们自己用陋规的手段拿三万!他们好胆!他们好胆啊……”

毕自严气得发抖,尤其是看到武清县令周善二字的俸银情况。

【武清县令周善,正俸四十五两,差役银五两,免粮五两,免丁三两,陋规一万余两……】

“砰——”

“查!都给我继续查!老夫要看看,他们还搞了多少陋规!”

毕自严将文册摔在桌上,拍着桌子对衙门内的俸饷司官吏大吼,声音让众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心生畏惧。

如户部尚书的毕自严都这么生气,很难相信当这些文册摆在齐王,皇帝面前的时候,这两位至尊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战神之上

烟灰公子本尊

报告!江队他有点甜

厘九爷

龙魂神将

夜行胖书生

日娱之乃木坂未来

秋七Aki

较量

九引

史上最强太子爷

点击:3422">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