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淡风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四章 收玉米2,农家果儿香,雨淡风清,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很快,沈县令带着十几名官差出现在村口方向,姚老爹带着一家子老小迎了上去,其他人都紧跟在后面,见了县令大人齐齐下跪,沈县令忙上前几步让大家伙都起来,仍旧一副平易近人的和善模样。
说了几句场面话,沈县令走到姚老爹面前说道:
「老太爷,今儿咱们就是来收玉米的,该怎么做,大家伙都听您的吩咐,我带来的这些差役都是来帮忙的,今天一并听您老人家调派。」
姚老爹激动地道:「大人客气了,就这么点儿地,用不了这么多人,我们都安排好了,大人在一旁歇着,看着就行。」
说罢转身挺起胸膛,站在长工们面前大喝一声:下地!
早已经等了半天的长工们,在姚家两兄弟的带领下一字排开,一人负责两陇开始掰玉米,后面还有人跟在后面专门递篮子,把掰下来的玉米运到地头堆积起来。
掰玉米这才完成了收获的第一步,接着姚二柱带着另一批长工用板车把掰下的玉米运送到村里的打谷场去,姚三柱、姚四柱两个已经带着作坊里的工人们等在那里,运去打谷场的玉米堆放在地上,众人便围成一圈开始蹲下剥玉米的外皮。
玉米外皮可不能都扒掉,留下最里层两三片叶子皮,留下的叶子皮一会儿是有大用场的。
扒过皮的玉米攒了一大堆就可以绑在一起了,抓起玉米上剩下的叶子皮提起来,跟编辫子一样编在一起,这样一个个玉米就扭麻花似的扭成了一股绳。
谷场旁边已经用结实的木头搭起一个个高高的木架子,编在一起的玉米足够多的时候,便两人合力抬起来挂在木架子上。
这一连串的规定动作都是果儿提前给大家教过的。为了顺利收割,果儿脑子里把前世经历的收玉米的整个过程琢磨了一遍,然后用那三亩地里剩下的一点玉米进行现场收掰指导,就是为了今天正式收玉米时,大家伙不至于手忙脚乱。
就连那架玉米的木架子,都是她提前叫人搭起来的。
刚掰下来的玉米看起来表面已经干枯没有水分,待把外面的干叶子皮都扒拉下来后,就能看见里面的玉米粒并没有干透,需要晾晒一段时间才能做下一步工作。
这么多玉米摊在地上晾晒的话不但浪费地方,还不容易晾晒透,所以需要架在架子上,这样晾晒起来很快就会干透。
前世在乡下收完玉米,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有几个高高的木架子,上面挂满了玉米,还有树上,房檐底下,凡是能挂玉米的地方都不放过,打眼看见便能体会到丰收的喜庆。
沈县令带来的人跟在后面看了一会儿便忍不住了,主动伸手帮忙,就连沈县令也好奇地跟着木板车来到打谷场,看着众人越来越熟练地剥外皮,扭麻花,再把扭成一长串的玉米抬起来架到木架上。
直到周围所有的木架子都搭满了玉米,打谷场中间还晒了许多没地方搭的。
人多力量大,十五亩的地不到一天功夫就收完了。顶着秋老虎干了大半天,这会儿大家都是又累又饿。
姚家几个妯里带着家里的下人早已经准备好了饭菜,跟往年秋收一样送到地头和打谷场两个地方,方便大家吃完了好继续干活。
沈县令也不挑地方,由着主家安排,于是众人找了一处有树荫的阴凉地方摆凳子坐下。等饭菜送到以后,大家伙围在一处坐下开始享用。
中午准备的是凉拌面跟腊汁肉夹馍,凉拌面的调料汁是果儿亲自调配的,捞出一大碗下好的白面面条,加上黄瓜丝,胡萝卜丝,还有油炸的花生米,再舀上几勺红油透亮的调料汁,一碗酸爽可口的凉拌面就做成了。
还有腊汁肉夹馍,刚出锅的烧饼夹着香气扑鼻的腊汁肉,光闻着味儿就让人直咽
口水。当初腊汁肉的方子卖给了聚香楼,果儿特意在契约上说明了,自家可以做着吃,只要不再拿腊汁肉赚钱就行。
另外还有熬得稠稠的绿豆汤,里面放点冰糖,喝上一碗既解渴又解暑气。凉面、肉夹馍、绿豆汤,称得上古代版的三秦套餐,果儿对这样的搭配甚是满意。
这顿饭看起来简单,用的食材却一点儿都不含糊,所有人都吃得异常舒坦,好多饭量大的汉子一连吃了两大碗凉面,再加三个肉夹馍,还不算中间灌进肚子里的绿豆汤。各个都夸这饭做得实在,就连见识多广的沈县令也满口称赞。
「这肉夹馍我在酒楼里吃过,可这凉拌面却是头一次品尝,滋味真是不错,大热的天儿吃上一碗的确过瘾,呵呵呵,早就听沈默说过你们家人很会做吃食,今天看来没有夸大其词。」
沈县令捧着吃完面条的空碗意犹未尽地说道。
姚老爹忙道:「大人过奖了,都是家里的几个孙女做的,乡下孩子没啥长处,也就会在锅台边打转。」
沈县令:「老太爷谦虚了,能做出这么别出心裁的吃食,可见你们家孙女也都是玲珑剔透的姑娘。」
喝下半碗绿豆汤,沈县令又问道:
「你们说今天还不能称重?那啥时候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