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解危(下),汉中祖,拾新,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人手不够,借人则是为了解决危机。
翁尚听罢,沉默许久,这才回道:“刘县君之借粮,即是为乡地处事,我与族中商议,翁氏若有,在保留族中所需罢,必会全力拿出。
至于人手,这两年来,不少族人南下避祸,男丁日少……”
王楷发现大舅翁有推脱之意,忙道:“大人当知,刘县君借人,只为羊装朝廷大军,虚张声势,以解决寿光城遭围势态,并无直接作战之意。
一切顺利,于各大户人马召集后,要不了两日,即能平安归来。
且如刘县君方才所言,若是寿光城持续被反民所为,州郡无动作,反民会折返,往博昌、利县一带袭扰,届时,我翁氏于乡地之所,势必会大受影响。
若是引起更大民乱,那将永无宁日。
翁氏于风暴之中心,或有倾覆之危。
此为外甥之见,还请大人明见!”
王楷丝毫不在意自家亲舅舅那越来越黑的脸,论起时局,他声音沉重。
此次民变,主因乃是灾荒引发而成,反民中,多数为妇孺老幼,若是知晓朝廷大军来剿灭,多会不战而逃。
刘祈打算以数百人,以旗帜伪装成千人之部,正是借助反民惧怕之心,也是他借人之因。
此计兵行险着,不得已而用之。
于此,王楷于坞堡外,在听得刘祈此办法后,却是赞不绝口。
翁尚瞥了眼外甥王楷,心叹一声,连他自小看大之外甥,也是胳膊肘往外拐,这刘希德果真有魅力。
接着他望向桉几处,坐姿笔直的刘祈,道:“这样罢!我翁氏能出百人,此亦为极限。
但如刘县君之保证,还望能将之皆数带回,此亦为我翁氏之仅有之安男丁也!”
刘祈心中一宽,起身一礼道:“但不负翁公托付!以翁公救得寿光城之恩义,祈且记下了!”
约定好后日一早,他会来接,即离开翁氏坞堡后,刘祈又同王楷,往寿光和益国各乡地内,其他几处豪族坞堡内拜访。
足足过去一日半。
刘祈于王楷协助下,再凭之信诺,共得九乡地,现留之十二大户豪族相助,共计召集六百人。
这六百人,于他安排下,各持旗帜刀剑,并以简单训练队列。
行进中,从数里外看去,宛若数千人马奔驰!
此亦是刘祈要之效果。
而于寿光城叛民,按照李展两日打探,不论离开之小部,继续围城欲攻取之人数,约有五千,且大部分如他预料,为老幼妇孺,这还是六日来,从临近乡地闻讯赶来后的叛民。
实以大多数叛民,往属北海国的巨县、平寿一带冲击,其目标,显然是郡治营陵,并未大规模向安乐郡转移,此亦使人能舒一口气。
于此背后,刘祈能感觉到,有一双无形双手,正推动流民南下,必然是死灰复燃之太平道!
即将众人召唤,六月二十九,也是刘祈来到寿光第四日。
综合局面判断,他亲临这数百人,以临时做之旗帜,风吹招展,从西北方向,缓慢向寿光城处移动。
实以诈兵之计,目的正是为了来兵围之反民看到,盼之主动退却。
寿光城,处于钜定湖西南三十里。
其城墙,如大汉诸多城池一般,土筑之,并不低矮。
即于景帝中元二年,城行以来,距今已有三百年历史。
城池上,孙观站在角楼处,眺望下方密密麻麻之叛民,亦或说是流民也罢,时以愁眉不展。
自他受刘祈命,先一步来此,已有二十余日。
二十日内,为刘祈提前嘱托,他以刘祈命令,使县寺协作,正巧招募有两百人之乡勇之部。
加上带来几十精锐,还有县城内的防御人马,合计有四百人,以做守卫,这还不算城内各大户手下之扈从。
于此,防卫县城绰绰有余。
他忧心的却是城内,粮食有限,知都昌民变后,拥挤入内之民众,可是不少,一旦反生动乱,不可想象。
此外, 因流民包围,城门难开,便是从城上以竹篮送人下去通风报信,亦难实行。
谁也不知道城外情况如何,县令刘祈一行人如何?
但孙观倒不担忧刘祈会于外遇到危险。
这是于昌虑时,县令刘祈带给所有部从,包括好友臧霸之感觉,即于困境前,其人总能寻到突破口,逢凶化吉,并于众人带来希望。
即见本地县尉胡旺走上,孙观前去相迎,重回角楼上方,忽见旁侧观察的亲兵丁谊,手舞足蹈道:
“孙都伯,快请看,下发流民开始噪乱了!
咦!北面有旗帜飘动,看人数不少,怕是有数千之众!
此定是县君使人来解围也!”
为您提供大神拾新的汉中祖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一百一十一章 解危(下)免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