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明不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6章 郑芝龙的决定,崇祯欠了我十亿两,远明不渐,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许家庄如何无罪?二少爷芝虎就死在许家庄手中,以此作为借口复仇,岂不正好?四少爷、船主,难道你们忘了二少爷的血债,不想要报仇了么?”这人说道。

“够了,将此人拖下去重打五十大板,关入族牢三个月!”

郑芝龙发飙了,脸色阴沉极其难看,甚至动了强烈杀心,原本想要说出的计划也胎死腹中,这个场合再也无法说出。

只得宣布散会,以无果而终收场。

……

众人都散去离开后。

郑芝龙背着手,脸如黑锅的朝后宅走去。

其实对刚刚那位郑家高层的冒险方案,郑芝龙内心是产生过一瞬的心动,但只持续了万分之一秒,就遭到彻底的否定。

呵呵,以许家庄之强大,是一场夜袭可以击败和削弱的么?海寇刘香佬比自己弱的多,都能跟他缠斗六七年,在许家庄的帮助下才灭此宿敌,只凭郑家自己的力量,刘香佬都不知何时能灭,更不用说许家庄。

而只要给保持高速发展状态的许家庄一点时间,再想办法造出两三艘的铁甲舰,届时郑氏集团就彻底完蛋了。

即一旦郑家敢采取冒险的行动,败亡概率就是百分之百,没有丝毫获胜的可能。

“许家庄,只可为友,绝不可为敌!”

郑芝龙暗暗说道。

一脚迈入后宅的主厢房中。

只见一盏较昏暗的油灯光下,妻子田川松,正坐在床边等待。

她手里拿着把蒲扇,正为床上已睡着了的、九岁大的儿子郑福松(年幼的郑成功)轻轻扇着风,为儿子赶走夏天的蚊子与炎热。

这一幕,让郑芝龙面容变的柔和,露出他铁汉温情的一面。

实际上,他郑芝龙取得今天的成就,看似风光无限,其实也受到不少的掣肘和无奈。

就比如长子郑福松,在日本出生,一直待到六岁大,才被接到福建泉州府安平老家,才开始接触与学习华夏文化。

但妻子田川松,则一直被德川幕府以‘日女不入中原’为由扣在手中,直到今年三月,郑芝龙派人给幕府献上机械手表十块、自行车十辆、等身玻璃镜十面这样的重礼贿赂,德川幕府才勉强放人。

可二儿子田川七左卫门无法跟随而来,因为幕府手中,至少得掌控一样能拿捏住他郑芝龙的东西。

明明一家人却无法团圆,这就是属于他郑芝龙的无奈。

“田川,你跟福松先睡,不必等我到这么晚。”

郑芝龙对这个温柔贤惠的女人道,她虽是倭女,却是他郑芝龙最疼爱珍惜的女人,不然他们儿子的名字里,不会带有一个松字。

“夫君,我心乱睡不着,想等你回来。”田川松看着他道。

“最近郑家连连大胜,已除灭多个大敌,如此好事,你为何心乱?”郑芝龙不解问道。

“不知道,兴许是照顾福松的时候,我想起远在日本的七左卫门,也可能是有什么不好之事,要发生在福松身上,让我心乱如麻。”田川松似乎有某种预感的说道。

“田川,我的心思,还是被你猜到了。”

郑芝龙没想到妻子冰雪聪如此,只得无奈的道“我欲带领郑家结盟许家庄,若成不了平等之盟友,成为附庸也无妨,因为许家庄之实力和潜力,远在日本、荷兰人、西班牙、葡萄牙人等一切势力之上,未来定是这片海洋之主宰,郑家只能顺之从之,绝无抗衡之可能。”

“为表示结盟之诚意,许家庄索要多少水手,我们就提供多少水手;想要多少造船工匠,我们就提供多少造船工匠!”

“另外许家庄教育体系独特,只收十二岁以下之孩童,福松快满十岁,若去许家庄接受新式教育,定比请博学大儒教他好得多,若能成为那位许庄主的学生弟子,将来定能为郑家带来巨大利益,也能让许家庄看到郑家的结盟诚意。”

“田川,这次福松不是去当质子,他每年都能回家,你也可去许家庄探望,不会再忍受骨肉分离之苦,只是福松要开始学着独立,不能时时得到你我的宠爱了,但对他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啊。”

郑芝龙极力的安抚道。

田川松只是抽泣,不管如何安抚,眼泪都是一串串的往下掉。

但郑芝龙决心已定!为了郑家未来,为了长久的富贵,他不得不让九岁的长子前往扬州,开始他较为独立的生活。

……

而房间里发生的这幕,被角落一台小型装置录音了下来。

很快被许家庄情报系统,传送到许家庄总部,化作一份绝密情报,摆在了庄主许远的办公桌上。

看完情报内容后。

“这就是郑芝龙的谈判底线?”

“果然,这家伙跟原来历史线上的郑芝龙一样,身段柔软,能屈能伸,胸无大志,极擅长抱大腿,是一位识时务的俊杰,永远的商人做派。”

“却生出了郑成功这样的民族英雄,伟大豪杰!”

“好啊,这样也好,这样的郑芝龙正是我需要的,也是最恰当合适的,至于你的儿子郑福松,我定会好好培养,让他成为更加厉害出色的郑成功!”

许远暗暗说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农门渔妻种田忙

栖孟安

流放路上,团宠千金她自带空间

云遮清月

剑自雪中来

我不是烽火戏诸侯

替嫁后成了残疾大佬的白月光

阿川

我在三国抢天下

一颗小青虫

人间偶记

姚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