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8章 挖墙角,晚清第一枭雄,左茂行,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教导队组织第一期集训,逐渐走上正轨。吴捷一连多日都呆在焦山,和诸将吃住在一起。
这天,亲兵送来急信,说后二军总制吴如孝来访,有急事相访。吴捷有意冷落他,本想晾他一阵子。听说吴如孝带有东王杨秀清的谕旨,吴捷只好乘船离开焦山,前往镇江帅府。
一见面,行礼已毕,吴如孝便试探着问吴捷“大帅,我后二军监军康可铨被大帅叫去,至今没有回营。后二军里许多事情,都等着康可铨料理呢。”
吴捷哈哈大笑,说道“我最近烦闷得很,找康可铨过来聊聊天,一起去焦山赏鉴前人书法。他这些天不在营,你辛苦辛苦。况且,你是总制,凡事都有你把关,我放心的。”
吴如孝嘴角浮起一丝笑容,说道“大帅好雅致,不像卑职这般粗人,哪能看得懂前人书法?”
“哪里哪里”,吴捷客气地说道“听说老弟在广州十三行做过会计,自是见多识广。况且,东王让你转递密信,可见对你信任有加。”
吴如孝听出了一丝芥蒂,连忙说道“大帅误会了。那信使急着去扬州见罗大帅,卑职擅作主张,揽下了他的差使。这些天来,卑职一直在城外,不曾经常拜见大帅,有失恭敬,故今天过来向大帅请安。”
这当然是借口。按照太平军的规矩,信是写给吴捷的,当然要由信使亲自交到吴捷帅府,哪能转托吴如孝的理?
杨秀清更加信任吴如孝,让吴如孝转递密信,必然另有深意。也许,杨秀清另有授意,只是不便让吴捷知道而已。
吴捷不动声色,向吴如孝讨来了密信。信件没有拆封。当着吴如孝的面,吴捷拆开信件,简单浏览了一遍。
杨秀清讲了三件事第一,向荣围困天京甚紧,要吴捷调遣两千兵马回防天京;第二,镇江乃天朝东大门,洋人来访天京,必经镇江。他要吴捷与洋人妥善交涉,不得有辱天朝国格;第三,镇江地处江南繁华之地,要吴捷踊跃搜检钱粮美女,输往天京。
吴捷把信递给吴如孝,吴如孝稍作推让,便拿过信件仔细起来。
吴捷心想,吴如孝十有知道信中的内容。看他的表情,似乎对杨秀清的指示并不意外。只是,杨秀清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吴捷需要调两千兵马回京,调谁的兵马?左七军还是后二军?
待吴如孝放下信件,吴捷问吴如孝“东王要咱们调两千兵马回京,老弟以为调谁回去好?”
吴如孝十分精明,不肯上钩,故意不接话,说“大帅号令严整,卑职全听大帅吩咐。”
天京外有清军江南大营围困,内有洪杨诸王。于其回天京与向荣苦战,吴如孝肯定更愿意留在镇江。
吴捷说“调两千兵马回京,既能与清妖头向荣作战,又能在天王、东王面前逞能,这可是个立功的好机会呀。”
吴如孝只是笑笑。吴捷明白了,吴如孝并不愿意回京。
杨秀清派吴如孝来镇江,也是考虑他做过洋行会计,知道怎么跟洋人打交道。
只因为他威望尚浅,不能像罗大纲、吴捷那样轻取扬州、镇江。所以,杨秀清派他作吴捷的副手。
这也是杨秀清的一惯伎俩。让罗大纲、吴捷这样的“功臣宿将”在前面冲锋陷阵,攻下大城市。然后,再把功臣调走,派自己的年轻心腹过去驻守,抢夺胜利果实。
历史上,吴如孝正是罗大纲的副手。罗大纲去西征战场后,吴如孝便接替他镇守镇江。
吴捷当然不敢违拗杨秀清的意思,只能派自己人回防天京。他转念一想,心里有了好主意,说道
“那么,就派康可铨回去吧,让他带上周庭森。他们两个人有一千兵马,我再送他一千新兵,凑成两千之数。”
康可铨是后二军的监军,名义上是吴如孝的部下。派康可铨回天京,能够挖吴如孝的墙角。但对康可铨来说,这却是一个莫大的考验。他将厕身山头林立的太平军中,共同面对向荣的江南大营。
毫无疑问,康可铨是回防天京的最佳人选,也是吴捷和吴如孝都能接受的人选。
吴如孝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继而表示拥护吴捷的安排。
吴捷笑笑,转移话题,问道“老弟做过洋行会计,熟悉洋人的处事之道。我且问你,与洋人打交道,该秉着什么原则?”
吴如孝整理整理衣衫,向天京方向遥拜,然后严肃地说道
“天王、东王说过,夷人一向反复无常,不能轻信。咱们与夷人打交道,得时刻保持戒备,时刻维护天朝尊严,不能与夷人轻易失和,更不能把夷人推向清妖阵营。
“当然,若夷人诚心与咱们来往,诚心敬奉天父,尊奉天王为天下共主,咱们还是举双手赞同的。夷人商品精美,若肯诚心过来朝贡,咱们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还要大加赏赐哩。”
有人说,自大本质上是一种自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