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海沉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章 北镇抚司诏狱,永乐大案,寂海沉舟,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天夜里,郑赐就交了银子,被府内人接了出去,临走前还告诉了汤宗一个秘密。
鸿胪寺卿王岳拿着银子也没有被放出去!
接下来的几天,汤宗身边的大小官员一个接一个被审问,而且大多是在晚上,因为纪纲白天太忙,还得亲自带队抓人,根本没有时间。
至少汤宗这个牢房里,被拿去审问的人,没有一个再回来过,不过诏狱里面的人不减反增,越来越拥挤了,因为进来的人更多,而且全是陌生面孔。
时间一长,许多官员排队等待交银子的过程中,有些无聊,都纷纷开始聊起天来,一个个光着膀子,也不分大小彼此了,家长里短,奇闻怪事,聊得不亦乐乎,整个北镇抚司诏狱,活像一个茶话会。
汤宗等了几日,也没有见到自己这个所谓的“重大嫌疑之人”被提审,于是就与这些新来的攀谈起来。
他这才知道原来这些人都是外地官员,这是京官走了,地方官又进来了,而且全是暹罗使臣进京线路上的。
这也说明纪纲虽贪,但是不傻。
直到第十四天,还是没有提审到汤宗,当然这是肯定的,因为他的府里没有人等在锦衣卫衙门外边交银子。
但诏狱里新进来的地方官员已经排到了湖州府了,估计再有个十天半个月,就要到暹罗使臣的登陆地点福建了,再往后,怕是暹罗国国王也得过来交银子。
这纪纲可能前世是个打鱼的,专用那种断子绝孙网,凡是牵扯案子的衙门,上上下下的官员那绝对是要一网打尽,比如负责接待的鸿胪寺,上至鸿胪寺卿,下至伺候的丫鬟太监,一个没放过,堪称一视同仁。
不过也有瑕疵,他锦衣卫上前所负责护卫暹罗使臣,按他的道理,他得把他自己也关进大牢,可他并没有。
汤宗肯定也想出去,但他为官清廉,实在没有这么多银子,而且,他也不屑于这么做。
当年太祖朱元璋可能是被当官的欺负的实在太厉害,所以登基之后,给官员定下来的俸禄简直不忍直视,汤宗现在是正三品官员,每年粮食四百二十石,纹银二百一十两,这点钱本就不够看,可要知道这还包括一家人的衣食住行、雇佣丫鬟伙计,冬天还得烧煤,夏天还得买冰,根本不够用,所以逼的许多地方官员只能捞黑钱,什么火耗,什么淋尖踢斛都被发明创造了出来,而京官就靠地方官员养着。
建文帝上位后,本来是要加俸禄的,可谁知朱棣进了应天府,直接说不合祖制,马上就给废除了。
汤宗是大理寺卿,掌管天下刑案复核,只要他不同意,案子就结不了,这本来是个肥差,可他公正清廉,从不以公养私,所以一到年底,就穷的啥也不剩了,好些时候还得靠在平阳老家当地主的儿子接济,简直惨的不能再惨,真不知道这个官当的有什么用。
但他在牢里不着急,外边有人替他着急。
汤府里,已经病倒好些天的夫人陈氏让丫鬟抱过来一个盒子,颤颤巍巍交给车在行,哭着对他交代,“在行,这里是老爷这些年给我买的首饰,咳......咳,你去把他当了,换些银子,给了锦衣卫,那纪纲心狠手辣,你不知道,当年老爷在里面呆了五年,可是吃了不少苦头。”
陈氏说完便掩面呜呜的哭了起来。
车在行接过盒子,铮铮汉子的眼眶里也闪着泪花,“夫人放心,我一定把大人救出来!”
他急匆匆把金银首饰拿去当铺,多番讨价还价却只当出来五百两银子。
没办法了,只能找人借了,他到处找人想借点银子,可这事哪有这么容易,一是因为汤宗清廉,他们知道根本还不上,借出去还不是肉包子打狗?
二是汤宗刚正不阿,在京师一众官员中人缘真不怎么样,用帮忙办事去换,他肯定不肯,而且他本身就是大理寺卿,拥有监管之责,这不拿鸡蛋往钉子上碰吗?
所以几天下来,车在行也才借到两千两,还多半是大理寺汤宗手下那些少卿、寺丞借的,加上之前当的五百两,也才两千五百两,还差了一半。
汤宗这么大的官,压根拿不出手。
想起夫人的嘱托,又担心汤宗受苦,心急之下,他想不到其他办法,立刻就又恢复了本性,全然忘记了汤宗两年多来的教诲,想也没想,直接抄起自己的七尺多长的熟铜棍,就去了锦衣卫交银子,准备不放人就来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