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荣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十五、张瑗,长歌落日圆,卜荣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康延欣都快一个月没见到王继忠了,他近来总在工地上,稍有闲暇,就到山西各地转,很少回到衙门。
康延欣也很忙,王继忠把安抚民众的事都交给她管。他看着康延欣处理事务有条不紊,滴水不漏,他很放心,就一心去管修堤筑堰,铺路架桥,帮百姓重建家园之事。
康延欣负责接待民众,建立接济局,设立粥棚,分发救济物资。康延欣做事很细致,和蔼可亲,百姓们都很喜爱她。
在这里,康延欣找到了自我,她感到百姓们真正地需要她,自己真正地能为他们排忧解难。想起当初来山西的目的,她不禁哑然失笑,自己是追王继忠来的。她向皇太后提出来山西,还被皇太后取笑了一番,没想到皇太后竟然同意了自己的请求,还封了官。
做了官,确实是非常惬意的事,虽然,在宫中自己也有一官半职,可真正的官,还是应该面对百姓,被百姓认可的官。康延欣到了这里才体会到做官的意义,那头上戴的不仅仅是权力象征,更是老百姓的期望。
康延欣觉得那官帽很沉重,可是,有了老百姓的抬举它戴起来却是很轻松的。每天接待回归民众,安排他们衣食住行,为他们欣喜,为他们担忧,听他们诉苦,因他们而垂泪,想尽办法安慰他们。
每次看到这些流离失所的人,康延欣就非常难受,但当她看到他们喝下一碗热腾腾的粥,露出满意而舒适的笑容时,她也笑了,打心底里笑了。
白天,接待民众时,康延欣什么也不想,但到了晚上,王继忠就急不可耐地闯进来,占据她的部思维。她觉得她有好多话要对他说,她想把白天遇到的事一一说给他听,她想象王继忠听到这些会有什么反应。会不会笑她傻。傻就傻吧,嬉笑怒骂,人之本性嘛。我就是情愿傻一点,也不能麻木。
这一点,康延欣的确是这样,当她听到近些时有人经常看到,在工地上,有一个女的陪着王继忠,她再也无心工作了,放下手头的事,骑上马急匆匆地来到工地上。
康延欣果然看见有一个女的和王继忠站在一个山峁上,那女的戴着一顶柳条编的遮阳帽,这种帽子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虽然是范阳帽的样式,但用柳条编织,让人觉得特别新奇。去了皮的柳条洁白,光滑,柔美,细致,再加上编织者精雕细琢,帽子做得非常漂亮,配上主人洁白的皮肤,和精致的五官,显得十分谐和。
那女的,圆脸,大眼睛,长得很喜庆,即使不笑,也能看出脸上的酒窝,稍显不足的是,生有两颗虎牙,微笑的时候露出唇外。
康延欣见到她时,她的一对小虎牙正露了出来。她一手拿着一个记事本,一手拿着笔,指着记事本,微笑地向王继忠说着什么,小虎牙非常洁白,被太阳照得有些耀眼。
王继忠站在她的身后,看着她的笔尖,神贯注地听她讲解,以至于康延欣来到他的身边也没有察觉。
最后,还是那女的发觉了她,回头问:“你找谁?”
王继忠回头看见了康延欣,惊讶地问:“你怎么来了?”
康延欣盯着王继忠看了一会儿,又看了看那女的,什么话也没说,扭头走了。
王继忠连忙追上来,想向康延欣解释,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加上康延欣走得又急,王继忠只得一路小跑着跟着她。
走下山峁,康延欣停下来,回过头对王继忠说:“你跟来干什么?你跟着我,她怎么办?”
王继忠说:“康~~~延欣,不是你想的那样的。”
康延欣说:“我想的是什么样的?王继忠,你是不打自招呀,你说我想的是什么?”
王继忠被康延欣一顿抢白,噎得满脸通红。
这时,那女的也下了山峁,说:“王大人,你怎么走了?这位是~~~?”
王继忠说:“她是~~~山西安抚副使康延欣。”
女的忙过来行礼。
王继忠说:“她叫张瑗,是我请来帮忙设计堰塘大坝的。”
康延欣瞅了张瑗一眼,说:“哦,我知道,你倒是会找人呀。”
张瑗说:“听康大人说话,好像我不能帮忙设计大坝?”
康延欣说:“你一个女流之辈能懂什么?”
张瑗说:“康大人这话,小民就不懂了,康大人难道不是女流之辈?”
康延欣说:“你~~~你就是这样与父母官说话的?”
王继忠忙说:“延欣,你别误会,张瑗平时不是这样说话的,是被你逼急了,才口不择言,冒犯了你。”
康延欣一听王继忠为张瑗辩解,越是气不过,一跺脚,离开王继忠,骑马回了衙门,进了自己的房间,关了门,气得连晚饭都不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