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不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九门加起来一百,九州诸神传说,老韩不寒,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何建国尴尬地抓挠头皮。
夏河不是一条河,而是这片区域的名称。
何棠很好奇,为什么这里没有叫夏河的河,非要把地名叫做夏河?
夏河要比良城小上许多,夏河有一条省里修葺的柏油马路直通白郡东市区,良城与白郡之间隔着珉湾,良城相对来说经济有些落后,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搭建一座跨河大桥联通市区,要想去白郡的城中心,只能通过夏河的柏油马路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东市区。
之前何棠和刘猛去满地金没有走这条路,而是绕的远路。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条快速路上有一处摄像头。
这也是白郡下辖小城镇中仅有的几个摄像头之一。
张家村在夏河的北边,张家村大部分人姓张,据说是一百多年前有一位张姓大能在此地落户,建房建厂子,后来的事情不清楚如何,父母一辈对此也都当个饭后谈资。
何棠的姥姥是张姓之人,叫张金花。
到了老家,何棠同姥姥问了好,这老太太还塞给何棠两块奶糖,是大白兔奶糖,也不知是谁送来的,这种奶糖是正宗的外地货,是申城那边传来的。
白郡的大型糖果店里才有的卖,而且价格不便宜。
何棠爱吃大白兔。
剥开糖纸,一口塞到嘴里,浓郁的奶甜味儿,剩下一块塞到裤口袋里。
姥姥家的院子是一处四面修葺的很结实的砖瓦墙,整个张家村就姥姥一家的围墙是砖瓦做的,围墙上面还放了碎玻璃碴子,防偷儿。
主屋也是结实的砖瓦房,地面是石灰地面,侧面两间屋是土坯做的,冬暖夏凉。
何棠以前觉得这老太太肯定是有点故事,曾经问村里老人们她的事儿,老人们说她姥姥以前是给一个大户人家做管事姑婆,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就离开了,那户人家还给了她一大笔钱。
何棠的几个姨和舅也都陆续到了。
大姨刘玉秋,二姨刘玉冬,大舅刘万胜,小舅刘万利。
大舅还带了大舅母一起来,说是最近正好挺闲一块来凑个热闹。
大舅母张榕开着小轿车捎带着小舅,张榕还拎了一箱白酒和几兜子花生瓜子糖。
刘玉冬带了不少海鲜,盛放海鲜的泡沫箱子上还印着辉煌字样。
何棠看到印制的辉煌字样的海鲜盒,暗想这算不算给她送钱的?
倒卖海货还是李由那个机灵鬼出的主意,辉煌的吃食大多也是海货,正好可以度过这段尴尬的穷困时期。
刘玉冬有个在衙署当差的老公,前阵子分到了两箱海货,家里没有冰柜,暂时置办在家属院小超市那里,趁着这次回老家,就搬走了一箱。
她还说这辉煌海货可是稀罕玩意,听说是从海边现捕现捞。
这单位发的东西可跟外头买来的意义不一样,这叫皇粮。
皇粮象征着地位、门面。
更何况这海货在普通皇粮中都算是稀缺品。
肇秋中旬,夏河张家村一处砖瓦房,一家子分成了两桌,男人一桌,女人一桌,村里有小菜馆,叫了几道特色小炒菜,老太太还用家里的灶台烙了大饼,葱油的,香的很。
父亲和舅舅们那一桌谈论着家国大事,何棠这一桌就是首饰衣服还有孩子。
“玉环,听说良中今年好像搞到了几个直升白郡一中的名额,这学期小棠期末考是多少分来哟,我这又给忘了。”刘玉秋一边剥虾一边问道。
“一百分。”何棠的语气有些洋洋得意。
“哎哟,满分呐?不得了不得了哟!”张榕点了一支香烟,砸吧一口。
“初中可都已经是一门科目120分了!”刘玉秋反驳。
张榕瞥了一眼刘玉秋的酸黄瓜样儿再次说道:“能考到100也很不错了。”
何棠呲起大牙:“九门加起来一百。”
???
张榕:我收回刚才的话。
刘玉秋:这是我没想到的。
刘玉冬:那可真是废了。
隔壁桌的大老爷们:起码诚实。
“你们班多少人哟?”
“四十八人。”
“第几名?”
“四十七。”
“倒数第一考了多少分?”
“倒数第一考试那天生病了,没来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