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大洋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46章 学术报告会,重生之改天换地,永远的大洋芋,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康杰的那个“数年之内”本来只是一个技术性的诱导,可是,杨宏远院士却真的如此觉得。
所以,当他率领团队接受西川省委省政府的邀请,前往天府作报告的时候,他的语气就变得肯定了很多。
当然,杨宏远院士也并不敢肯定地震会如何发生以及什么时候发生,他只是分析研究之后,得出那种可能性很大的结论。
这次的学术报告,西川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都出席了,不过,形式却是秘密的,并不允许任何媒体采访报道。
省委省政府的考虑是不能引起恐慌,在没有一个决定性的结论之前,要控制圈子,控制影响。
“......以上就是我们的研究成果,当然,为了进一步得到更加详实的数据,如果省委省政府配合的话,我们可以在省内建立更加严密科学的监测网,比如将一些检测设备有规律的埋到百米深的地底下去,通过一个时间段的数据采集,也许可以得到更加精准的判断。”在报告的解围,杨宏远院士说道。
“杨院士,我刚才认真听了你的科学报告,我怎么觉得你们还是挺模棱两可,似乎我们这里即将发生大地震,似乎又不太可能,这个......呵呵,这样的结论,我们就有点没头绪了呢。”坐在椭圆形会议室中间的省委书记周永福左右看了看省委省政府的这些同僚笑着说道。
周永福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希望大家一道齐心协力的将这个“荒谬可笑”的结论给否决道。
只要科学家没有百分百的肯定,那么行政力量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最终采纳与否,关键还是要看这些在座的省领导怎么决定。
“周书记,地震科学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为止我们人类又没有办法深入地底下数千米甚至更深的地方去勘探采样和检测,这一点,在世界科学界是很特殊的,研究大气的可以有卫星,有热气球,有雷达站,甚至乘坐飞机上到天空中去观察,拍照,采集数据,我们的数据来源相对薄弱。就因为如此,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人能够精确的预测某地某事将要发生某种地震,这目前没办法做到,可是,这不代表我们的研究就不科学,虽然精准度上还很欠缺,但是,趋势和方向,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把握的,我们知道,印度洋板块每年正以十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亚欧板块正在受到挤压,珠峰每年都在长高,又由于受重力影响,高原东面沿?龙门山在逐渐下沉,且面临着西川盆地的顽强阻挡,势必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这种能量的累积,是不可能永远持续的,达到一个零界点它就会释放,而释放的时候就会造成剧烈的地震。”杨院士不懂周永福的目的所在,只是以为他在怀疑自己的学术能力。
“杨院士,你刚才说,我们这里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可是这种情况又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为什么你们会认为我们这里数年内会发生大地震呢?”何保国问话的角度就与周永福不同,而且他面容严肃,这就反应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倾向是有别于周永福的。
周永福摆出了一个姿态,何保国也要用一种隐晦的方式来强调自己的态度。
在座的没有人不是人精,他们自然懂得观察。何保国不可能让周永福一句话后大家就被牵着走,同时他也想测试一下自己在同僚中的影响力。
“何省长,我们在天府这边的地震大队每年都会有一定的监测数据上报的,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这边的地质构造......我们这边的地质构造有其脆弱的一面,它的受力相对有限,就因为这样,它极有可能发生的是浅源地震,而浅源地震的破坏力就会比深源地震要来得大......”杨院士回答道。
杨院士也算是有备而来,因此相关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
“杨院士,我想知道,你们有没有向国家地震局报告,而国家地震局又是怎么看待的?”周永福抓住了一个关键点问道。
“这个......应该没有上报给国家地震局。”杨院士在这样的问题上不可能说谎。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你们应该上报,然后由国家地震局组织相关的专家来进行一个会商,从而得出一个更加可靠的结论,要是没有国家地震局的专业指导,我们也很难知道应该怎么做。”周永福三两句话,就打算把这个问题给推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